张岳派来的人对他们说:“这里是澎湖,有三公子的入室弟子陈里长主事。有什么事情,都自有陈里长安排。”
义久等入港时,澎湖上下一片忙碌。
原来福建也遭了旱灾,灾情到了什么地步呢明史五行志只轻轻巧巧地说了一句“湖广、江西旱。二十四年,南、北畿、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河南俱旱。”这可怕的“俱旱”二字,是由多少尸体铺成地呢
举与澎湖一水之隔的泉州府惠安县为例,据惠安县志,这一年的惠安竟到了“百姓饿死甚多,尸体弃道”的地步大批的饥民胡冲乱撞,到处找饭吃,情急生变,变中生乱,治安问题导致了原来许多处于破产边缘的穷苦人家提前破产,恶恶循环之下,情况便越变越糟这些垂死挣扎的饥民,大部分就近地变成了盗匪,也有小部分能支持着背井离乡地逃荒。
那么逃亡哪里呢澎湖大员
“听说那里有吃的”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的饥民携家带口向这里涌来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这阻挡不了他们没大船坐就坐小船,没小船坐抱着一块木头就跳了下去甚至还有人直接就游泳游过来
慈悲地陈羽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理会所以他派人接待了他们。反正澎湖本来就蓄积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本来是打算拿来做商业用途的,这时候正好拿来接济灾民。陈羽霆算过一笔账,同利在澎湖、大员、月港三处的仓库,足以应付这场剧变,支持这批灾民到来年
不可否认,陈羽霆确实是个办实事的人,年纪虽小,组织能力却强,在政务处理上很有一手,流入澎湖的饥民在他的安排下变得井井有条,他给饥民饭吃,所以大家都听他的指令这是非常简单地生存逻辑先到地人遵守了秩序后,便将规矩告诉了后来者,加之还有数百机兵维持秩序,所以登岸的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但澎湖却半点不乱。
只不过小小地澎湖忽然间多了几千人,作为政务首脑的陈羽霆忙碌可知绕是如此,听说徐家派了人来以后,他还是马上抽出时间来接待,见面以后,他问徐来旺:“徐公子派你来,要说的可是十万火急之事”
徐来旺道:“信我没看过,不过应该不是急事。”
陈羽霆道:“若是这样,那你就不用去尤溪了,三公子不在那里。现在或许在福州,或许在泉州,或许就在月港。但他给我来信,说他近日会赶到澎湖来,你不如就在这里等他吧。现在到处都很乱,你要是去尤溪,只怕中途反而与三公子错过了。”又指着他身后的义久义弘等道:“这些是什么人”
徐来旺讶异道:“这几个,不是李家在日本失散的童子、护卫吗”
陈羽霆一呆,看义久、义弘时,义久在来路上已打听到这个陈里长在李家位高权重,是个在李彦直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便哭泣着跪下,道:“陈里长,我们其实是借着徐家公子的途径来求见李孝廉的。”
徐来旺大吃一惊,指着他们道:“你们你们是骗子”
陈羽霆亦听出事情有异,先调来了护卫,看住他们之后,才指着他们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借徐家之名偷入澎湖”
义久道:“我们其实是岛津家的人”
陈羽霆一听心头剧震:“岛津家”
第四卷南海移民之三回乡前后
从日本回来后,李彦直将印符还给了镇海卫指挥使田大可,把田大可感激得差点将李彦直当祖宗来拜,李彦直又戒他往后要奉公守法,不得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田大可唯唯诺诺,不敢二话。
从此同利将部分货物的出海地点南移,从镇海卫辖境出口,和田大可商议了一个走私分赃比例,后来田大可有了本钱,干脆自己也入伙,买货物托同利的海外分号运营,贪官奸商一起赚钱,皆大欢喜。王直在浙江,操作手法亦类似。
李彦直在大员呆了一个多月,论功行赏,与部下同乐,又处理了一些陈羽霆处理不来的麻烦事。这时大员已有千户之编,澎湖机兵亦已逾千人。他命吴平驻澎湖,王牧民驻双屿,南北呼应,以闽海为立足地,浙海那边主要是与许栋、王直分利,维持通往日本的贸易路线而已,暂时不谋求在浙海与日本航道上的霸主地位。而浙派私商见李彦直识做,便就承认了他在闽海、广海上的领袖地位。
实际上,李彦直此刻称霸的不过是闽海的一部分,广东海面完全不是他的势力范围,不过,澎湖却已经成为闽海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港口,佛郎机与回回来来往往,商业逐渐发展了起来。大员海峡控制的是大半个中国以及日本、朝鲜通往南海的生命线,不过对李家来说。南海地贸易航道还有待深入开发。
陈羽霆又从佛郎机人那里引入了许多美洲的作物这是李彦直在去日本之前就叮嘱的事,这些作物有一部分福建人已经开始种植,中国地农民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植者。手里一有种子,只要老天不作梗,便不怕不丰收。
在农业、商业、行政、司法、治安、水师等方面都安排妥当之后,李彦直才洗脚上岸,换了举人服饰,又带了澎湖、大员的地理图谱,偕同乃兄李介来到都指挥使司,向孙泰和磕头谢恩,孙泰和好生抚慰。又笑道:“你们二人,哥哥为了弟弟奔波在外,弟弟为了哥哥蹈海冒险,真个是兄友弟恭,想必是感动了天地我不过是行个顺水人情,何恩之有”但对李彦直兄弟带来的厚礼却是“却之不恭”。
李彦直又道:“晚生此番出海。到澎湖、大员。见到我太祖皇帝所设澎湖千户所旧址遗迹。打听家兄行踪之时,顺便宣谕圣贤之要义,澎湖、大员之民闻之皆心悦诚服。途中又遇海盗,晚生以大义责之,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