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胜功点头道:“组建战略部队对于我朝来说有百利无一害,这点臣也有同感。解晋将军的骑兵部队集中了全军的精锐,装备了最为先进的装备,他们的训练最为严格,每一个人不仅仅是优秀的军人,还拥有一技之长,有的善长探路,有的善长医术,是以他们可以从扬州到始,进行长途奔袭。
“皇上,臣以为我朝应该仿照此例再打造几支这样地精锐部队。不仅仅是骑兵,还要有步兵、山地师、海军、海军陆战队。哦,对了,黄永善他们在研发一种新型火器,据他说装填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只是这种武器的生产太过费时费力,成本也很高,不能大量装备部队,我们正好可以用来装备战略部队。”
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一齐点头赞道:“皇上,廖将军所言极是有理,还请皇上采纳。”
“这事,我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说到底就是没有一个合适地战略部队负责人。”李隽直言不讳,道:“现在好了,战略部队的指挥官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句话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负责战略部队组建一事,非杜大用莫属。”
第二卷巴蜀篇第三十五章战略对话下
“皇上,臣资质弊陋,年轻识浅,一得之愚不敢辱至尊,臣万万担当不起如此重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李隽的话音一落,杜大用马上推辞,急得脸上都冒汗了。他是万万想不到李隽居然如此看重他,会委任他如此重任,要不急都不行。
此人年纪虽轻,却谦虚谨慎,老成稳重,却没有一点矜骄之气,让人一见之下就生好感,如此表现使得廖胜功他们对他的看法更增几分好感,点头不已。
李隽笑道:“大用,你不用推辞了。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放心好了,有问题可以向我直接反映嘛。你呀,就想着读书,这是好事,朝廷现在急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为朝廷出力,你就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心里想的是:“想当学生,我这个老师开导学生还是不错嘛。”
“杜将军,你是一个优秀的学员,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廖胜功附和李隽的意见,道:“现在,我以军事学院院长的名义准许你毕业。你这个学员,真够低调的,把那样的好计策向高达他们说,却不给我说,还真得给你找点事做,罚罚你。”说到后来,已经开起了玩笑,可见他的心情有多愉快。
廖胜功这人除了具有良好的军事修学外,还有一个不错的优点,就是喜欢提携人才,听了杜大用的分析,已经喜欢上这个年青人了,说到高兴处自然是要玩笑一下。
杜大用忙道:“廖将军军务缠身。大用一点浅见不敢打扰廖将军,还请廖将军原谅。”
“你呀,还没有听出来。”李隽提醒杜大用道:“廖将军这人有一个不好的缺点,见了别人好地主意,总想着弄个明白,你找了张世杰,没有找他。他呀是有点点怨气,就罚你毕业了。这战略部队一事。还非你莫属。”
李隽也是个玩笑高手,开了廖胜功一个小玩笑,引来一片笑声。
杜大用仍是不敢答应,道:“皇上,可臣还年轻。”
“你二十四岁,也不小了嘛。”李隽阻止他要说的话,开导起来道:“你是知道的。霍去病十八岁出征,以八百壮士斩敌过当。二十四岁时,已经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了。正所谓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嘛,你也二十四岁了,正是驰骋沙场的大好时光。不会说你没有霍去病的胆色”这话既有开导,也有激励。更有激将之意。
果然,杜大用一听之下,头一昂,胸一挺,明净的眼中射出精光,道:“皇上。既如此,臣干了。”
“这不很好嘛。”李隽非常欣慰,道:“杜将军,这战略部队的组建是头等大事,有什么需要,你可以直接找我,这事千万要从快从严抓起。”
杜大用领命道:“臣明白。”
“成立战略部他,我早有想法,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就把特种部队,玄甲骑兵以及解晋将军地骑兵都划入战略部队。”李隽一下子就弄出三支战略部队。这三支部队都是精锐之师。装备了极其先进的装备。用现在地话来说技术含量不低,划入战略部队再正确也没有了。
特种部队和玄甲骑兵这两支在临安保卫战中大显身手的精锐部队正式升级为战略部队。
廖胜功他们自然知道李隽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道:“皇上圣明。”
“杜将军,你刚才提到要夺取山东和加快四川战事的进程,现在就把你心里的话全说出来,具体要怎么做,我想听听你的高见。”李隽期待地看着杜大用。
杜大用这样的人能够提出夺取山东和加快四川战事的进程,不用想都知道他肯定有他地计划,听听他的意见对处理这些问题很有好处。李隽是个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的明君,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机会。
廖胜功他们也如李隽一样想,非常期待地看着杜大用。
“遵旨。”杜大用领旨,走到地图前,拿起竹节鞭,指着地图道:“皇上,臣以为夺取山东,我朝可以来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可以派出一支劲旅在这里登陆,然后沿着这一带南下,与从扬州出发的大军南北对进,遥相呼应,切断盘踞在山东之地的鞑子军队与中原鞑子的联系,以便全歼。
“在实施分割的同时,派出军队实施多点登陆,进行向心突击,打他个遍地开花,可以在最短地时间内结束山东战事。”
他的话音一落,立即响起一片赞同声,是李隽他们表示同意。
“这是个很好的计划,但是必须要有一支能够担负得起分割敌人重任的大军才能完成。”廖胜功以特有的洞察力分析,道:“只可惜解晋将军远在江汉平原。”他的感叹之词是说,谢晋是胜任这一重任地最好人选。
解晋这支部队从扬州开始的长途奔袭干得实在是太漂亮了,让人非常放心,廖胜功自然是一下子就想到他了。
他的话马上得到李庭芝他们的赞同,陈宜中道:“皇上,臣以为可以让郑静和将军把解晋将军运送到山东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