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6961 字 2019-05-04

都知道百里奚是奴仆出身,却成了秦穆公的丞相,他除了治理国家有一套外,养牛也是很有一套,他养的牛膘肥体壮,让人称赞。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渡过长江,兵分两路,左路以张世杰将军为先导,高达将军跟进,廖将军负责协调各军之间地行动,从淮西进军。”李隽站到地图前,指着地图给众将分派任务。

大战之后,稍一休息,立即渡过长江,趁蒙古人大败之际,把淮东淮西之地彻底稳定下来,才是上上之策,李隽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当然是要大进军。

这次进军集中了宋朝的所有部队,每一个将领都有任务,牵涉面非常之广,李隽决定亲自部署。

张世杰,高达,廖胜功站起身领旨,道:“遵旨。”

李隽招呼他们坐下,道:“右路军由君玉为先导,柳将军跟进,由祥甫负责协调各部之间的行动。”

张珏,柳河子和李庭芝站起身道:“遵旨”

张世杰熟悉淮西,李庭芝熟悉淮东,如此安排再合适不过了。

“玄甲骑兵,特种部队,黄汉将军的步兵,解晋将军的骑兵为总预备队,由我率领,随后跟进,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增援。”李隽看着众将,继续道:“自从高宗皇帝南迁以来,北方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王师恢复故土,现在,我们投入江南部队,淮东军,淮西军,四川军总计八十万,加上淮西淮东坚守江北的十五万军队,共计九十五万。这不仅是我朝历史上,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行动。

“这次北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稳固淮西淮东地区,第二阶段左路军西进,收复襄阳、蕲黄之地;右路北上山东,收复山东,建立良好的港口,以便水军运送补给。第三阶段,目标汴京”重重一拳砸在地图上的汴京。

自从宋室南迁以后,收复故土,光复汴京一直是宋人的夙愿,多少人仁人志士为此洒热血抛头颅,由于宋室积弱始终没有得以实现。直到今天,这一百年心愿方才付诸行动,李隽明显感到屋里地热度高了许多,众将眼里地热切之光热情万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长江岸边,宋军登船完毕,只要李隽一声令下,就可以万舟齐发,直去江北,开始北伐,光复故土。光复在即,将士们非常振奋,人人都是热情高涨。

李隽站在岸边,看着急欲渡河的将士们,也是兴奋起来。回想起一年前初来这个世界时,南宋面临地局面是何等的凄凉,时间仅仅才相隔一年,局面完全不同了,百万大军云集,准备光复中原了,其间的变化是何等的巨大,巨大得让李隽都有些难以相信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高达红光满面,好象年青了二十岁,道:“皇上,快下令吧。”

“好啊,我这就下令。”李隽的话给一声远远传来的声音打断了,这声音急切地道:“皇上,臣有十万火急之事。”李隽回头一看,是中书省侍郎冠占文,他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飞马赶来。后面跟着几个骑马的兵卒,也是人人气喘不已。

中书侍郎一般不会出现在这里,他如此急切地赶来,肯定有十万火里的事情,李隽感到事情不妙,问道:“你有什么事”

“皇上,臣奉文丞相之命给皇上送来十万火急的奏章。”冠占文勒住缰绳,连行礼都忘了,喘着粗气道,取出一道加了火漆的奏章递给李隽。

文天祥递奏章居然要侍郎亲自跑一趟,这事情肯定是重大得不能再重大了,李隽一下接过来,去掉火漆,把奏章看完,只觉天旋地转,原本绚丽多彩的美好世界突然之间变成了灰色,这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灰色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晕了过去,仰面便倒。

解晋忙把李隽扶住。高达惊叫一声“皇上”,从马上跳下来,捡起奏章看了一遍,难以置信地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手一轻,奏章掉在地上。

第一卷危局篇完

第二卷巴蜀篇第一章政治黑手

s:第二卷的序是个免费章节,由于上传的时候没有找到管理员,我就把原本一千多字的序压缩成八百多字,不收费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黑手,黑手,无耻的黑手。”李隽骑在马上飞驰,表面上看来一点变化也没有,一如平时,心里实是已极怒极,恨不得把捅出谢道清死讯的罪罪魁祸首碎尸万段,在心里愤恨不平地想道:“不论是谁,我一定不能饶了他,就是血流成河也居不所惜了。”

解晋率领两万骑兵簇拥着李隽一道进京,骑着高头大马跟在李隽身边。赵佥也率领玄甲骑兵走在头里,为李隽开道。

李隽本是个大度的人,一般事哪里会惹得他生气,这事也实在是太难以让人忍受了,竟然是在即将北伐的关键时刻捅出来,可见此人的心机有多深,此人的眼光很老练,显然是蓄谋已久的事情,是故意在这节骨眼上捅出来,目的就是败坏这次北伐行动。

不用说,李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使南宋的形势发生了好转,形势一天比一天好,先是打败了临安城下的军队,现在又把入侵江南的郭侃军队全歼了,他已经在群臣、在南宋老百姓心中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还不是神一般的存在,原先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与妃子嬉戏的无能皇帝形象已经不复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精明强干、圣明过人地圣圣君,老百姓一提起他都会以尊敬地口吻叫声皇上。

要是李隽率军北伐成功。汴京光复的话,他在群臣、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自然是妒忌他,不允许他成功,才在这关键时刻把谢道清之死捅出来,以此大做文章,其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要逼李隽退位。

皇位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蒙古大军席卷江南之时。皇位又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虽然有人很想,就是自忖没有那个能耐打得败蒙古军队,只好忍痛割爱,抛给李隽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把李隽逼得退位,自己坐上去。岂不美哉要是再趁形势大好地机会率军渡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