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9(2 / 2)

工业霸主 齐橙 6834 字 2019-05-04

阿塞韦斯的承诺事后被证明还是非常靠谱的,在烧鞋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加强了对中国商人的保护,中国人在埃尔切隐隐有些一等公民的地位了。

埃尔切烧鞋事件还产生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原来在欧洲默默无闻的埃尔切一下子成了众人睹目的焦点,许多原来苦于不知道从哪里能够批发到便宜的中国鞋子的商人纷纷赶到埃尔切来进货,结果反而促进了埃尔切鞋业市场的繁荣。

几年后,发生烧鞋事件的中国仓库被拆除,代之而起的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中国鞋城”。原来因为中国鞋子的冲击而失业的西班牙制鞋工人后来都变成了鞋城里的雇员,工资反而比当年做鞋子的时候还要高出不少。这样一来,中国鞋商与当地人的矛盾也就逐渐淡化了,这当然也同样是后话了。

林振华一家三口离开埃尔切的时候,埃尔切的街头正在举行反对“中国制造”的大游行,游行者高举着“抵制中国商品”、“遏制中国”等标语,呼吁给予烧鞋案的肇事者无罪判决。尽管林振华等人不懂西班牙语,但从现场的气氛中,多少也能猜出游行者的诉求了。

“爸爸,你说,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呢”林菲坐在汽车里,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笑着反问道:“草原上狮子和斑马进行搏斗,你死我活,你认为是谁的错呢”

“你是说,这就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是吗”林菲道,她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懂得东西还是不少的。

林振华道:“菲菲,那天你也去了现场,看到那些西班牙人烧中国商人的鞋子,你不觉得那个场景似曾相识吗”

“似曾相识”林菲颇为不解,“我怎么会看过这样的场景呢”

林振华道:“在电影里,那些反映清朝末年的电影里,你没有看过这样的场景吗”

“可是”林菲迟疑道,“那是中国人烧洋货啊,可是”

林振华哈哈大笑道:“没错,我说的就是中国人烧洋货的事情。当年,欧洲人的廉价商品大量涌进中国,把中国的民族工业一家家挤垮,那些破产的中国商人虽然满心气愤,但无奈技不如人,于是只能焚烧洋货来出气。一百年了现在终于轮到外国商人破产,不得不来烧中国货了。古人说得好,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欧洲人想不到他们还有今天吧”

林菲转动着大眼睛,笑道:“爸,照你这样一说,还真有点这样的意思。看那个阿塞韦斯对你点头哈腰的样子,真像清朝那些无能的官员在洋人面前的丑态呢。”

“那是当然,我们手里捏着西班牙政府的钱袋子,它的官员能不低三下四吗”林振华傲气十足地说道。

坐在一旁的杨欣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林振华说道:“振华,你怎么这样解读这件事啊照你这样说,西班牙人烧我们的鞋,还是一件好事罗”

“对于那些受害的鞋商来说,当然是坏事。”林振华道,“但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不被人抗议,能算是崛起吗杨欣,菲菲,你们看吧,以后中国被人抗议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的,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会是无声无息的。”

“真是歪理。”杨欣笑着说道,在她的心里,也觉得林振华的话颇有一些道理。

林振华道:“杨欣,你带菲菲继续在欧洲玩,我要赶到里斯本去,黄岗在那里等我呢。葡萄牙政府要向我们借钱,黄岗让我过去商量一下,该怎么跟对方谈条件。这家伙心太善了,搞不平等条约这种事情,他还得请教我呢。”

718欧债危机

欧洲的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在走下坡路。进入新世纪之后,颓势更为明显。对于欧洲的衰落,坊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出于对欧盟的忌惮,明里暗里加以打压;也有人认为是欧洲的高福利政策奖懒罚勤,导致人们缺乏工作热情。

中国的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是有道理的。欧洲人仗着自己祖上留下来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活得实在是太滋润了,没有谋生存的压力,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的冰岛、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先后遭遇财政危机,弄得欧盟几乎都要散伙。在林振华所经历的这个平行世界中,欧债危机来得还要更早一些。

“振华,葡萄牙政府向我们求助,希望我们能够购买至少100亿欧元的葡萄牙国债,以帮助葡萄牙渡过眼前的财政困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在里斯本街头的一家露天咖啡馆,黄岗和林振华相对而坐,一人端着一小杯咖啡,正在轻松地聊着天。看他们那个悠闲的样子,可一点也不像是在谈论这样大的一桩交易。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啊,欧洲竟然衰落至此。”林振华痛心疾首地说道,“我记得我最早一次到欧洲来的时候,简直像乡下人进城一样,满眼看到的都是帝国主义的繁华。可是现在我怎么觉得里斯本还不如我们浔阳啊。”

“哈哈,振华,你也太自负了吧”黄岗笑道,“再怎么说,人家也有几百年的文化底蕴,你居然说还不如你们浔阳”

林振华撇嘴道:“它才几百年的底蕴,你知道我们浔阳在三国时候有多风光吗”

“呃呃”黄岗无话可说了,跑到欧洲来说文化底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