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林振华找到了当地那些立场最坚定的学者,试图通过提供学术资助的方法来让他们改口。但这些学者都坚决地表示:他们是不会为这一点点钱而折腰的
这句话其中可是颇有奥妙的,这些学者不会为一点点钱而折腰,但如果钱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他们倒也不会拒绝微微地欠欠身子。所谓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同样是要待价而沽的,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这并不奇怪振华找人询了一下足以让这些学者们卖艺兼卖身的底价,得到的回答是一流学者起码要百万美元起,二三流的学者也要几十万。
此外,新加坡这个地方学者还真不少,不单是搞经济学、政治学的学者会唧唧歪歪说话,连那些搞理工科的学者也时不时出来在公众面前装装大尾巴狼,贬低一下中国,以博取一个“良知学者”的名头。
林振华粗粗一算,要想摆平这一干学者,让他们替中国说说好话,起码要花出去好几千万个数字对于中国来说,倒也不算大,企业需要有公关费用支出,国家同样也有公关费用支出,拿几千万砸一个正面形象出来,也不算亏本。
但是,林振华也罢,陈天也罢,都无意于做出这个选择。摆平一干学者,仅仅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小部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仇怨,本质上是地区主导权之争,只要新加坡民众内心的优越感没有消除,这种争执就不可能平息,这与圣戈加群岛的民众迫切消获得中国的帮助是完全不同的。
吴维琨说得对,这是一个谁也无法破解的死局。
“我已经尽力了,这件事本来也不是我们搞企业的人能够插手的。还是你们政府官员去操心吧。”林振华半躺在五星级酒店客房的大沙发上,懒洋洋地对陈天说道。他有一种挫败感,虽然这件事的确与他没什么直接的关系。
陈天正坐在一张单人沙发看着这些天搜集到的资料,听到林振华的话,他抬起头来,笑着说道:“怎么,咱们无所不能的林总,也碰到难啃的骨头了”
林振华道:“我想过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矛盾,与中日之间的矛盾有些类似之处。日本强大了,必然就要遏制中国,或者找机会侵略中国加坡国家小,不可能侵略中国,但它至少可以做到给中国添点麻烦。让中国无法顺利地崛起。”
陈天道:“你这个类比,倒也有几分道理。那依你之见,中日关系也是死结,无法破解了”
“这倒不是。”林振华道,“我一向认为,中日关系还是有办法改善的。”
“哦”陈天有些意外。以他的了解,在中国民间,对中日关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中日之间没有什么仇怨,林振华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第二种观点就是认为中日之间是不死不休的世仇,是根本无法和睦相处。看林振华刚才的话,他似乎有第三种观点,那就是认为中日之间有仇怨,但这种仇怨却是有办法解决的。
“说说看,你觉得中日关系应当如何改善”陈天说道。
“只有打”林振华道,“对于中日关系,我倒是认真研究过一段时间。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必须要打。日本这样的岛国,是没有什么节操可言的。谁强就依附谁,谁弱就欺负谁。中日之间要想和睦共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中国把日本打趴下,然后日本就老实了。”
陈天哑然失笑:“振华,你倒是一个好战分子啊我还以为,你到了这个岁数,应当不会那么偏激了。”
“这怎么是偏激呢”林振华争辩道,“这只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好不好难道你不认为日本欠揍吗中国教会了日本人拿筷子吃饭,他们反过头来就侵略中国。美国人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结果日本人把美国当成了干爹就是岛国的人性,越打越乖。”
“现在是21世纪了,不是10世纪,甚至也不是19世纪,你以为打仗那么简单啊”陈天道,“中日之间如果发生战争,那就是世界大战了。爱因斯坦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大家拿着石块和木棍打的。”
陈天引的这个典故,是不是出自于爱因斯坦之口,也无从考证了。但这个道理是没错的,当今世界,如果真的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绝对是核弹乱飞,直接把人类社会送回到石器时代去的因为这样,世界各个大国之间对于战争二字都是非常谨慎的。
林振华面露鄙夷之色,说道:“陈局,你怎么一点理解能力都没有中国和日本要发生战争肯定是不容易的,我说的打,并不一定是军事上的打击啊,经济上的打击也是一样的。只要在经济上把日本打趴下,它也同样老实了。”
“这个说法还差不多。”陈天道,“这些年,你们汉华倒是一直战斗在对日本经济战争的第一线啊,继挤垮了尼宏重工和西乎公司之后,听说你们又收购了好几家日本中小企业,战果菲然啊。”
林振华摆摆手道:“这是你看得见的,还有你看不见的呢些年,我们国家在机床、家电、汽车、造船等领域一直都在挤压日本企业的空间,日本经济已经持续10年零增长了,再拖上几年,日本经济就要彻底完蛋了。”
从1991年开始至2001年,日本经济基本上是零增长,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至于说日本人的生活还是非常富裕,那不过是因为当年经济起飞时期积累下来的家底十分雄厚,还能经得起折腾。如今,已经进入了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没有什么起色,有专家已经预言,日本将迎来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一个国家,有多少个十年能够失去呢
“照你这个思路,我们对新加坡,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啊”陈天说道,“新加坡的优越感,就来自于它的经济,如果我们能够削弱它的经济,让它成为一个旧加破,它还能强硬得起来吗”
林振华笑道:“陈局,你可是政府官员啊,你说话是要代表政府的。咱们一直都声称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这种削弱别人经济的事情,好像不是我们该做的吧”
陈天道:“林总有所不知,我们的政策是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这不假。但我们的政策里还有一句,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于那些愿意和中国友好的国家,咱们当然不能欺负人家。但这种上赶着来欺负我们的国家,不给它两个大耳刮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啊。”
“唉,消咱们国家的政策一贯如此就好了。”林振华感慨道,发完感慨,他换了一副认真的表情,说道:“陈局,其实这些天我也在找新加坡经济上的破绽,琢磨着怎么能够收拾它一下。但新加坡和日本的情况不同,日本是个一亿多人口的大国,需要有许多个产业才能支撑起来,我们随便切掉它几个产业,它就无法应付了。
但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随便一个小产业就足够养活它了,咱们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把它所有的路断掉的。它目前的很多产业,像电子、炼油、修船等等,都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关。它卡在马六甲海峡口上,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我们要想挤垮它的产业,缺乏地利的优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