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总,您找我”罗姝怯生生地问道。
“小罗,我记得前年你曾经在江南省采访过一家被外资收购的国营企业,你当时还写了一个通讯稿,你还有印象吗”唐笛开门见山地问道,这也是南导的工作风格,大家相互之间是不需要客套的。
罗姝脸上现出几分尴尬的神色,讷讷地说道:“唐总,是有这么回事。我采访的那家企业,叫做江南实华电器厂,收购它的,是美国的三和公司以及江南省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我当时没有经验,回来以后写了一篇偏颇的报道,受到了您和其他领导的批评。”
罗姝的难为情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当初在江实电采访,听了孙翔云给她介绍的情况,义愤之下,便写了一篇报道,质疑外资收购国有企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同时还揭露说,汉华重工参与这次收购活动的原因,在于其常务副总经理林振华与美国三和公司的董事长有私人交情,这其中可能涉及到内外勾结等问题。
罗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带着满腔热情的。谁知,当她把文章提交给唐笛时,却遭到了唐笛的一通臭骂。唐笛告诉她,国有企业本来就应当要解散的,国有企业越少越好,像三和公司收购江实电这样的事情,应当大力提倡。而孙翔云这种人,则是国企的余孽,是完全不值得同情的。
罗姝当时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江实电的这次采访,是她第一次到省外进行独立采访,本以为即使不能一鸣惊人,至少也能让人刮目相看。谁知,她得到的评语却是幼稚、保守、缺乏全球视野、没有质疑精神。这一串一串的评语让她觉得自己渺小到了极点,很长时间都无脸见人。
如今,她已经完全接受了南导的价值观念,开始知道自己的立场应当站在哪一边了。所以,当唐笛又提起当年的采访时,她感觉到的是一种惭愧。
“那篇报道还在吗”唐笛问道。
罗姝想了想,说道:“还在,包括当时的采访笔记,也还都在。”
“事件的当事人,就是你说的那个工人,还能找到吗”唐笛继续问道。
罗姝道:“这个不好说,不过我知道他的名字,如果要找的话,应当是能够找到的。”
唐笛点点头,说道:“那就好,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再去一趟江南省,到那家厂子里去,不要惊动厂方,暗中接触一下那个工人,对他进行追踪采访。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还要去一趟汉华重工,找知情人深入地了解一下与林振华有关的事情,然后把你原来那篇稿子进行修改。”
“什么原来那篇稿子还要进行修改”罗姝一惊,“唐总,你不是说那篇稿子写得非常糟糕吗”
唐笛微微一笑:“小罗啊,作为一个媒体人,你要多关心时事。你那篇稿子,放在当年肯定是不能用的,和大风向不符合嘛。但是拿到现在来,就非常有意义了。现在大家都在反思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我们国家的影响,而林振华这个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代言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与党的政策相违背的,而他现在却没有受到任何的质疑,这件事不是很奇怪吗”
“可是”罗姝的脑子一下子就短路了,不对啊,这难道是那个成天高喊思想解放的唐总应当说的话吗不对,唐总一定是被盗了号了,眼前这个长得酷似唐总的人,一定是假的。
罗姝在那里胡思乱想,唐笛已经开始给她规划开了:“这篇报道,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去写。首先,江实电为什么会垮台就是因为受到私营企业的冲击和挖墙角,我记得你那篇报道里写到过,在江实电垮台之前,林振华就到江实电挖过人才,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罗姝应道。
“这就对了,这不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吗”唐笛满意地点点头,“其次,在江实电经济遭遇困难的时候,林振华明明有实力可以帮助它,但却坐视不管,一直等到它完全崩溃了,才让自己在国外的私人朋友来收购它,这不是一个阴谋吗”
“好像有点阴谋论的意思。”
“还有,明明是美国三和公司收购江实电,林振华却主动带着汉华重工的一群干部去帮忙接收,这算不算公器私用如果收购方不是他的朋友,他会这样积极吗”
“”
“问题最大的是汉华重工。这家企业我早在几年就已经关注过了,它是一家股份制企业,虽然表面上看是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但私人股份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半数,这是典型的一家私人控股企业。在汉华重工,林振华这样一个才20多岁的暴发户几乎是大权独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搞私人王国,这是要把汉华重工带到哪条路上去呢”
罗姝的思想完全崩溃了,她记得唐笛的确是关注过汉华重工的,但他对于汉华重工的评价一向是积极的,他一向认为林振华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人,代表着思想解放的成就。他甚至还授意一名记者写过有关的评论,说全中国的国企里都应当出现像林振华这样的人,要把所有的国企都变成私企。
“唐总,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把汉华重工当成一个反面典型,是这样吗”罗姝请示道。
唐笛摇摇头道:“把汉华重工当成反面典型,不够刺激眼球。而且,这家企业有这么大的规模,轻易也不容易撼动。我们还是把林振华当成一个突破口比较好。”
“啊”罗姝眼睛瞪得老大。
“我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