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傅们,咱们江实电已经拿到了从美国来的订单,是为美国的泰戈工厂加工和组装电冰箱。这个业务一旦做好了,未来就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江实电的振兴指日可待。像孙翔云这样的人,总想着靠敲诈勒索来挣钱,这是咱们工人应当做的事情吗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业务做,何愁挣不到钱呢”
“林经理,你不用说了,我们随时可以开始工作”沈彪站在下面大声地应道。
其他的工人也一齐喊道:
“对,我们早就闲得难受了,你就说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吧”
“要不是孙翔云这个狗贼捣乱,咱们早就已经开工了”
肖仁武和林振华对了个眼神,林振华向他点点头,肖仁武走上前一步,大声宣布道:“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各个岗位上的工人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合格之后即可上岗。此外,我再宣布一个决定”
说到这,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卖了一个关子,见众人都安静地听着,他笑着说道:“我宣布,我们今年的出口加工任务是15万台,如果能够在明年春节前完成15万台的任务,我承诺,明年的年终奖金,每人不少于2000元”
“嗷”工人们这回真的激动得发狂了,这是货真价实的2000元啊。15万台的加工任务,只要大家努力,应当是能够完成的,完成了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年终奖,这个消息简直好得让人不敢相信啊。咱们工人,可不就是靠工作来挣钱的吗,靠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拿得光荣,花得踏实。
没有人再去注意孙翔云了,大家一齐涌上前来,对着林振华、肖仁武等人问长问短,也有人诚心诚意地就前一段时间厂里的乱象向他们表示道歉。肖仁武刚才发了一阵子王八之气,此时面对着热情的工人们,他又恢复了和蔼的样子,对谁都是眯眯笑着。
“老肖,刚才这段智斗孙翔云,演得不错啊。”好不容易把工人们劝走之后,林振华对肖仁武说道。
肖仁武笑道:“这不都是你小林经理策划得好吗”
林振华道:“不过,你也有一点地方没按剧本演哦。”
“什么地方”肖仁武问道。
“你说你是来当厂长的,还扯什么找老婆的事情现在好了,全厂的工人都知道肖厂长是来找老婆的嗯,不对,你小子不会是故意的吧好家伙,你拿全厂的大喇叭做征婚广告呢”林振华这才反应过来。
“嘿嘿,这都让你看出来了”肖仁武哈哈大笑起来。
363代工
363代工
让孙翔云在全厂工人们面前露出他的真面目,是林振华的团队经过反复讨论之后确定的策略。对孙翔云这样的人,一味地使用强力手段来解决是不行的,这样无法让江实电的工人心服。林振华让肖仁武向孙翔云示弱,然后诱使他把自己想要的条件说出来,再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他提出的条件公之于众,这样一来,他的形象就轰然倒地了,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孙翔云的下场,也让其他一些跃跃欲试想向厂方提出什么讹诈条件的工人退缩了。肖仁武在厂部门前霸气侧漏地扬言自己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这番表白也对一些想蛮干的人造成了威胁。后来,大家又陆续了解到,不光是肖仁武,朱铁军和林振华也都是上过战场的,而且非常凑巧的是,这三位打仗的地方都是在西南,朱铁军是在解放初的时候参加过广西剿匪,而林振华则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
后续的事情还有许多,不过都是管理上常规的事情了。江实电的底子是江南省石油化工机械厂,厂里有不少搞化工机械和化工容器、设备的熟练工人,对于这些工人,林振华等人都是努力去劝他们干回老本行,到浔阳的汉华化工设备公司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实电这边,原有的冰箱生产线经过改造,开始承接美国泰戈公司的冰箱组装订单。另一条从美国拆解过来的生产线已经运抵浔阳港,不久就可以运到江实电来进行安装,届时江实电将形成30万台电冰箱的组装能力。
在前期,江实电组装的电冰箱将全部使用从美国运来的压缩机,但林振华与霍恩比老头已经商谈过了,霍恩比同意,待江实电自己的压缩机生产线投产后,这些冰箱将可以全部改用江实电的压缩机。
关于冰箱压缩机的生产,林振华布局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投入资金让韦东齐进行了技术开发。这一次,林振华说服了霍恩比,从泰戈工厂那里获得了几项关键技术,使韦东齐开发的压缩机一下子达到了美国8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完全能够符合出口冰箱的要求。
林振华知道,未来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各种家电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些甚至能够达到80的水平。在这个时候,他收购江实电,并对江实电进行改建扩建,增加生产线,未来是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江实电的厂区面积足够大,附近有章江水道可以直通浔阳,汇入长江,运输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适宜于建设一个规模宏大的冰箱生产基地。
虽然林振华的兴致并不在轻工业方面,但他却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这方面,因为他知道,轻工业是来钱非常快的行业,而他非常需要钱。汉华目前的重工业水平还不足以在全球称霸,未来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这都需要海量的资金。
林振华现在的状态,很像他在小时候玩过的那款名叫红色警报的游戏。你要建坦克工厂,要爆坦克海,就必须先造采矿车,挖矿挣钱。一车矿石运回来,金币嘀铃铃落下的声音听起来很美,可是只要点一下造坦克的选项,你就会看到几百几千的金币一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有位后世的大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抨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策略。他认为,中国不应当搞那么多轻工业,应当多发展重工业,搞高科技、尖端科技。他还用自己在海外留学的经历来打比方,说有的同学不读书,天天出去刷盘子挣钱,这是鼠目寸光的表现。中国发展轻工业就相当于刷盘子,而搞高科技就是读书,读书的收益慢,但从长远来看,书中自然是有黄金屋的。
类似于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富家子弟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有田有地,不愁吃喝。穷书生非要跟人家去比这种境界,最终的结果,自然只能是饿死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