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工业霸主 齐橙 7030 字 2019-05-04

朱晋文对高祖兴说道:“看到小林,我就想起咱们年轻的时候啊,那时候可真是艰苦奋斗,连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垃圾堆里刨出来回收利用。”

“没错,艰苦奋斗的作风,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高祖兴总结道。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让他郁闷的事情,他拍了拍桌上的一份报告,恼火地说道:“看看小林,再看这些败家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这是林振华第二次从高祖兴嘴里听到败家子这个词了,他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人、什么事,让一向脾气还不错的高祖兴如此恼火。他看了看朱晋文,用眼神请示自己是否可以插嘴。朱晋文给了林振华一个肯定的眼神,林振华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高部长,出什么事了,让您这么生气”

“你看看我们刚刚统计上来的这个单子吧。”高祖兴把桌上的报告递给了林振华。

“我合适看吗”林振华接过报告,先怯怯地问道。

“看吧。”朱晋文道,“本来对你这一级干部应当保密的,不过,你也不算是外人了。看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林振华这开始翻看手里的报告,原来,这是一份中国代表团在装备展上采购设备的统计表,上面列着各省市区以及各部委与外商签订的各种引进项目的汇总。他翻着翻着,不由得也血往上涌,怒火中烧:“什么整整52条彩电生产线这帮人想干什么呢”

“这还只是这次装备展上的订单呢。”朱晋文轻声地说道,“包括此前各省市和各部委单独与外商签订的协议,今年一年,咱们全国要引进130条彩电生产线,形成年产8000万台以上的彩电生产能力。”

“开什么玩笑啊”林振华嚷嚷道,“年产8000万台咱们全国才不到3亿个家庭,这相当于3年时间我们就可以在全国普及彩电了。国内能有这么大的购买能力吗”

关于各地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的事情,林振华在国内也有所耳闻,但他听说的,只是一些个案,不像高祖兴、朱晋文这样能够站在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现在听到这样的数据,让他也觉得有触目惊心的感觉了。

“要不怎么说这些人是败家子呢”高祖兴听到林振华的话,大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觉,“不光是这52条彩电生产线呢,还有20多条冰箱生产线,10多条摩托车组装线。总之,什么东西挣钱,大家就一股脑地往上扎,也不怕重复建设。都说咱们国家的外汇短缺,咱们辛辛苦苦,靠着卖石油、卖煤炭才挣来这么点外汇,这群败家子就这样糟蹋”

“这个,咱们外贸部难道不能干预一下吗从总量上控制一下,量力而行嘛。”林振华建议道。

高祖兴说道:“我这不正在和朱司长商量吗,我请他们机械委出面来协调一下,最起码,同一个省就不用引进两条生产线了吧还有,已经有生产线的省市,也不应当再引进第二条线了吧”

朱晋文摇摇头道:“事情哪那么容易啊。现在讲究简政放权,扩大地方的自主权,各地方现在拥有了独立的投资权,人家想投什么项目,我们只能提出意见,但不能代替人家进行决策。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看中了彩电这个大市场,都想从这个市场上抢利润,别说我们机械委管不了,就是计委来了,也是白搭啊。”

“那就只能让他们引进了”林振华很白痴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高祖兴道,“我们外贸部也管不了,现在外贸权也下放了,各地只要有外汇结余,他们想怎么用,我们是管不了的。一个个都是封疆大吏,省委书记亲自到外贸部来谈判,一说就是某某项目是关系到本省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你让我们外贸部怎么敢拦着”

“好家伙,130条彩电生产线,这建成之后,市场上的彩电该比白菜还便宜了吧”林振华说道。

朱晋文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这130条线能够建成投产,也就罢了,毕竟还能生产出东西来。而事实上,这130条线根本就不可能全部建成。”

“为什么”林振华有些意外。

“你以为有生产线就能够建一个彩电厂了最起码,需要搞基建吧要搞基建,钢材、水泥都是约束,今年全国的新开工项目非常多,钢材和水泥的供应肯定要吃紧的。”朱晋文说道。

“这倒也是。”林振华点点头,他的汉华重工也在搞基建,他知道钢材和水泥是如何的短缺。幸好他们还有出口创汇项目在支撑,省里优先保障他们的基建需求,否则,他的化工设备基地根本就不可能如期建成。

“还有第二点,130条线如果投产,一年元器件的需求是多少目前国内的元器件厂商根本提供不了一年8000万套彩电需要的元器件。尤其是彩电玻壳,国产玻壳连1000万套都保证不了,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年需要进口7000万套玻壳。”朱晋文说道。彩电生产不归机械委管,但朱晋文毕竟是高层领导,对于相关的数据也是了如指掌的。

林振华心念一动,问道:“那么,冰箱呢是不是压缩机也该面临着严重短缺的局面了”

高祖兴点点头:“现在国产冰箱的压缩机一半以上来自于进口,如果这20多条生产线再投产,压缩机的短缺局面会更加加剧。如果加大进口量,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外汇又在浪费在这些配件上面了。”

“国家在这方面,真的没什么调控政策吗”林振华试探着问道。

朱晋文道:“我刚才和高部长商量了一下,回去以后,我准备向我们主任汇报一下,争取与外贸部一起,向中央报一个文,要求实行玻壳、压缩机等主要配件的进口配额制,一年就限制进口这么多,你即使有外汇,我也不允许你多进口,唯有如此,才能煞住现在这股乱投资的风气。”

“那不是意味着那些彩电厂和冰箱厂要停工待料了这个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呀。”林振华提醒道。

“慈不掌兵。”高祖兴道,“我们不是没有向地方政府发过相关的提示,可是我们怎么说,人家也不听,现在只能让事实来教育他们了。”

“真是太乱了。”朱晋文摇着头,“都说搞商品经济好,我看还是计划经济更好。计划经济下,最起码大家不会这样乱来吧”

高祖兴道:“老朱,你这个提法可不对啊,和中央文件相冲突了。咱们就事论事,商品经济还是要搞的,不过,咱们毕竟是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嘛。”

林振华觉得脑子有点晕,作为一个后世来的穿越者,他天然地认为计划经济是僵化的,不合时宜的,只有市场经济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好制度。可是,听二位官员这样说,似乎计划经济也有它的优越性,最起码不会导致这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