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佛斯特仔细思考了一阵,之后不太肯定的回答:“文化传承”
“错”埃吉尔斩钉截铁的否定了佛斯特的说法:“是面子,是面子啊要维持一个日渐衰败的帝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全都错是面子。只要让这个国家的国民们认为他们有面子,他们还是世界第一,举世无双。那就行了”
“可是,这”佛斯特一时间觉得有些难以理解,皱了皱眉,想要辩驳却无从说起。
“真是”埃吉尔摇了摇头,似乎在为属下的不开窍而苦恼,紧接着说道:“总之,只要能保证帝国在实质性问题上不吃亏。那么再说辞方面稍微的谦卑一些也无所谓。你要让那些骄傲自满的希腊人认为,他们已经打败了那些野蛮人了。他们是胜利者。而给予我们的一些好处,不过是胜利者对于失败者的一些怜悯,以及展示自己宽大的手段。仅此而已。这样他们就会很乐意给予我们更多的,甚至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好处。明白了么”
“属下明白了。”虽然对于埃吉尔的逻辑仍旧不太明白但是佛斯特明白他到了东罗马之后,应该怎么行事了。这就够了。所以说思考交给首领,而实际行动和操作交给下属。佛斯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就是这样。诺曼帝国的皇帝埃吉尔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即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第二次辉煌时刻,成为统一的东欧的罗斯沙皇。
诺曼在东欧这一片土地上搞风搞雨,而在欧陆内部,对于埃吉尔这样的行动也是说词不一。在诺曼间谍网路的操纵之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埃吉尔代表着天主教世界征讨异端,开疆拓土,功勋卓著。然而在埃吉尔宣称要担任罗斯沙皇之后,欧陆也有不少人察觉到了他的野心。虽然此时此刻世界地图还没有出现呢。甚至连早期的,并不精确的大致的地图都没有。然而从商人们的描述之中,人们仍旧能够得知埃吉尔全新获得的领土究竟有多么广阔。
“那是比起两个神圣罗马帝国还要大的领地。同时,那些地方土地平旷,水草丰美。虽然人口稀少,但是只要耐心经营,政策得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就能让人口数量翻倍。诺曼帝国原本的领土,绝大多数都是覆盖在冰天雪地之中,并不适合耕种,无论英格兰还是斯堪的纳维亚,都不是太过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诺曼人虽然勇悍,但是实际上数量并不是很多。兼之埃吉尔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又不肯休妻再娶。所以诺曼帝国原本是不足为虑的。只要熬到埃吉尔死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然而现在,这问题就又不一样了”
罗马教廷,教皇宫内,已经尽显老态的英诺森三世这样盘算着,有关诺曼帝国的事情。最终仍旧没能做出决定来:是真的撕破脸与之一战比较好,还是安抚这个躁动不安的庞然大物,让他为教廷所用比较好。
“希尔德枢机主教。”圣座这样轻轻叹了口气,之后问道:“新军编练的怎么样了”
“已经接近完成了,圣座。”因为掌管着军权,已经成为教皇身边头号红人,以及内定的教皇继承者的希尔德布兰德这样回答道:“总共五万精锐大军,包括三千人名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在内全部编练完成,训练也进行了一大半,进可以守护圣座左右,出可以剿灭异教异端。毫无问题。”
“嗯。”听了这样略显有些夸张的话,英诺森三世点了点头,心里面安定了一些。教皇国吃着整个欧洲的供奉,收取着什一税,卖着赎罪券。金钱方面是不足为虑的。如今硬下心来编练军队,钱财方面动的仿佛金山银海一般。那军队甲胄装备,甚至比诺曼人还要精良一些埃吉尔愁眉苦脸,拼了命的四处搜刮,想要将自己的军队全部换装成板链复合甲然而最终却只能对着账单唉声叹气。
然而,这个壮举,却让教皇国,这个位居中意大利的。不足诺曼帝国领土十分之一的“小国”给完成了。
总共五万精锐教皇国军队除了少量装备复合弓的弓箭手穿着链甲之外,其余重装步兵,重装骑兵清一色的板链复合甲,再套上天国之钥罩衣,看起来端的威风凛凛,却是不知道埃吉尔看了之后会不会吐血
第七部云卷东欧第三十二章来自教皇国的律令
“有此等强兵,何愁异端不灭,天主不兴”
教皇颔首称是。胆子大了不少,便下令道:“派出使团,出使基辅罗斯。一则为恭贺埃吉尔皇帝开疆拓土,丰功伟绩,二则要求他们好生教化当地百姓。要其信仰,皈依天主教正道。摒弃东正教异端。若是诺曼国家教士人手不足,教皇国愿意派出教士帮助诺曼帝国传教。”
当教皇英诺森三世将命令发布之后,一众主教都不由得赞叹:圣座高明啊。这一则通告听上去挺不错,又是祝贺又是要提供帮助。实际上却是包藏祸心,想要借助天主教传播来扩散教皇国对于东欧的影响。甚至直接派出教士建立修道院领地,瓜分埃吉尔的胜利果实。偏偏打出来的旗号还相当的动听。
若是埃吉尔答应了英诺森三世的要求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说,双方公平竞争,教士们借助传教的机会到东欧来圈地,发展信徒,发展直接听命于教皇国的实力,甚至将东欧土地发展成好像神圣罗马帝国那样分裂严重,皇权不振的国家。
若是埃吉尔不答应呢我勒个擦。你还是不是天主教徒想要被破门革籍吗
就是这样。无论埃吉尔选择哪个选项,结果都非常不好。英诺森三世听到两侧一众主教一片马屁声,不由得也有些飘飘然,心里面想着:教皇的确还是有好处的。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就这样,教皇国在听到了埃吉尔宣布登基成为沙皇的时候,便派出了使团去干涉。经由枢机教团的润色,教皇的这一份谕令显得更加委婉动听。然而其要求却十分的令人发指:首先。埃吉尔加冕为沙皇,就应该像是诺曼皇帝,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尊号一样,代代都需要教皇加冕才行;其次,开放埃吉尔全新征服的东欧领地,让教皇国教士自由传教。并且允许教师们自由建立修道院。第三,要求埃吉尔压迫前来加冕的罗斯贵族们,要他们转宗天主教。
就这样。除了出使基辅的使臣之外,所有的教士都对这份谕令表示满意。认为教皇圣座不愧是天主选定的欧洲之主,竟然能想出如此强悍的空手套白狼的主意来。简直是太无耻我是说太聪明了。
当然了,出使基辅的使臣想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传说中性格暴躁,残忍至极的诺曼皇帝听说了之后直接一斧头剁翻了自己。紧接着十万诺曼大军南下亚平宁半岛,血洗罗马城当然了,摊上这等倒霉差事的家伙一般都是不受待见的。有意见也只当他是放屁罢了。因此这位使臣的意见被教皇国上层集体无视。至少在表面上,集体无视掉了。
教皇国上下都不是白痴。自然也知道,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有。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发生了第二种可能性,或许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样可以提前激起双方的矛盾,诺曼皇帝拒绝教皇国谕令,斩杀教皇国使臣,那么教皇国自然有理由将之革除教籍。发动整个欧洲的十字军攻打诺曼。
其他的国家也有这种感觉吧,感觉得到诺曼人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积极进取的野心,还有埃吉尔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目空一切的傲慢。
组建联军好了。一支十字军联军。讨伐诺曼人的十字军联军。法兰西能够收复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神圣罗马帝国能够收复北萨克森和波美拉尼亚。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英格兰,苏格兰全部复国。最多给埃吉尔留下一个挪威养老就是了。
嗯嗯嗯,这样想起来的确不错呢。教皇英诺森三世想到这里忍不住有种想笑的感觉但是事情真的会如此的顺利吗埃吉尔可是天下第一强将,出道以来除了一次失败在阿尔托利亚手里之外,其余的战役好歹也是平手对贞德那一战实际上是胜了,失败是对外宣传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