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行为,认为现在正是美国退出战争的时候,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攻势如此猛烈,而且真正的实力也渐渐地发挥了出来,长久打下去,取胜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多,奥马巴副国务卿此行如果能够成功,那无疑是我们美国人的福气,一旦失败,也可以证明白宫方面是真的在为美国公民谋幸福的。还有十一份报纸认为,白宫的行为愚蠢之极,而且,竟然踩入了中国人的圈套,中国人根本就无意与美国谈判,毕竟我们曾经冒犯过中国,而且,现在中国占领了美国的大片领土,他们也不可能轻易地退出来,应该跟他们对打到底,是鱼死还是网破,到时候自见分晓,只是,他们不赞成美国投降。”
第四十四章盟友间的交锋下
布林顿点了点头:“那么,其余的四家报纸怎么看”
“另外四家报纸持的是中立态度,他们认为,白宫方面寻求与同盟国讲和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中国方面应该不会同意。不过,此时求和,相当于投降,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民声,将造成极大的损害。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在欧洲及世界的其它地方呆下去了,我们美国是美洲人的美国,而不是世界的美国,我们只要顾着美洲就行了。所以,他们建议把军队从世界其它地方撤回来,专心攻打南美洲,并把中国军队从阿拉斯加赶出去。”
布林顿点着了一根雪茄烟,一边抽一起思索起来。他知道,美国报纸的这些看法,基本上代表了美国民众的意思,毕竟,美国是个报业大国,报纸上的思想,很容易为美国人所接受,就算不接受,天天满负荷地轰炸着,或早或晚,潜意识里面美国人就会接收报纸上的说法了。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把部队撤回来的话,至少有六成左右的美国选民会赞成,这样一来,全民公决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了。
想了想,布林顿再问秘书道:“那么,欧洲那些协约国国家的民众,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我想,情报部门也应该得到来自欧洲的消息了吧。”
“是的,总统阁下,我们呆在欧洲的人刚刚把搜集到的资料传了过来。林雷几个小时前,也就是记者招待会刚刚结束后没有半个小时,欧洲各大国的电台都第一时间报导了此事。包括协约国国家和同盟国国家。英法意等国电台大骂我们美国人不讲信义,值此多事之秋,竟然为了自己地利益而派奥马巴到中国去求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但是活该,而且是该死。有些电台甚至建议。西线的四百多万协约国军队立刻向我们美国的一百二十万部队发动进攻,以防这一百二十万部队倒向同盟国一边。把枪口对准了他们。还有一些协约国电台认为,应该把这一百二十万部队扣在欧洲,作为人质,以逼美国接着把作战物质送往欧洲。这些个发表评论的欧洲电台。大部分是私人办的电台。他们的说法,代表了欧洲大部分人地想法。至于协约国政府性质的电台,至少为止还没有发表过任何评论,非常奇怪地保持了缄默。发生了如此地大事,却仍然一言不发的,我个人觉得有点儿不同寻常。”
废话,政府性质的电台,这个时候敢发表评论就奇怪了,布林顿心里暗想。他们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意,是无论如何都不敢随便发表言论,而各大国之间对此事还没有达成一致地情况下,也无法授意电台啊。倒是那些私人电台,死猪不怕开水烫。说地话虽然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不过,都是些真话。那才是自己应该注意的。
想了想,布林顿再问:“那同盟国方面的电台是如何反应的”
“同盟国的电台相对来说较平静一些,说法也跟欧洲那种一边倒骂我们的不一样。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电台都认为,美国向中国求和,这说明美国已经支撑不下了,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这是一件大好事。中国方面之所以不同意,并且设了圈套,把本应秘密进行的此事捅了出去,很大原因,就上因为美国人狮子大开口,提地条件太高了。他们电台还说,早在五天以前,德奥等国政府就接到了中国关于此事的情况汇报,并且已经达成协议,只要美国人提出来的条件不高,他们完全可以答应。从同盟国电台的说法可以看得出来,德奥两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毕竟他们也打得够艰苦。因此,德奥等国电台一致认为,是美国人破坏了本来可以达成的一份停战协议。至于保加利亚、土耳其电台,对此事倒是没有多做猜测,只是不断地讽刺我们美国人,把我们美国人描绘成一个打不赢就投降、就把盟友们扔在一边地背信弃义地家伙。”
“这些个小国的媒体,我们不要去管他,他们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我想知道,中国方面对此有何说法”
“非常奇怪地是,中国方面对此事一点评论也没有,他们电台只是津津乐道于当时记者招待会的趣事,以及奥马巴与林杰总统会面时那亲切而壮观的场面,其它的,什么都没有说。按理说,现在正是中国人吃晚饭的时候,也正是他们电台的黄金时段,他们本应该大力报导此事的。”
把秘书赶出去以后,布林顿陷入了沉思,中国方面对此事没有任何评论,是否说明了,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过,他们只是把这当成一场闹剧,当成看了一场活生生的猴子表演,如此而已,看样子,这圈套,人家早就设好了,自己还直愣愣地把热脸贴在人家的冷屁股上。布林顿苦笑了一下,这个林杰总统,凡事都走在自己的前面,哎,跟他活在同一个时代,真是美国人的悲哀啊。
叹了一会儿气,布林顿再次叫来了秘书,叫他立刻准备车辆,他得到美国国家电台去发表演讲,好好地把奥马巴骂一顿,以换取欧洲各大国的一点点信心,从而得到宝贵的一些时间。想到如今正远在天边的奥马巴,布林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对不起了,奥马巴先生,我的老朋友,我的交往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为了我们政党的选择票,我只能牺牲你了。不过,身为一个多年的政客,对于我的这种处理办法,你应该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吧,但愿你在中国那边过得好。我知道,中国人一向好客,他们应该不会拿你怎么样。我想,你应该不会傻乎乎地跑回美国吧,要真是这样的话,我还真有点儿下不了手呢。”
第四十五章肉骨头上
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九日,图尔盖谷地北部,西伯利亚重镇叶卡捷琳堡市中心的一栋城堡内。
一座足可以容纳三百人在里面唱歌跳舞的大厅内,一张偌大的办公桌前,围坐着几十个肩膀上星光闪闪的将军们。正中间坐着的,是中华共和国陆军三十军军军长陈飞峰中将,旁边坐着三十四军的参谋长以及四个师的师长,其中包括一个装甲师师长。桌子的两边,一边坐着日本雇佣军第二集团军群夏流大将和第三集团军群渡边大将,后面坐着日本雇佣军的一大堆军长和师长;另一边,则坐着朝鲜雇佣军第一集团军群朴正恩大将,同样跟着大批的军长和师长。日本雇佣军的军服是黄色的,人称黄军;朝鲜雇佣军的军装是黑色的,人称黑军,因为这以前他们一直负责后勤运输工作,所以,人们也习惯性地叫他们黑腿子。
四月二十号之前,由于俄罗斯把国内的精锐部队都派到西伯利亚来了,而且,金宫方面并不想着尽快结束战争,所以,对俄罗斯的重视也不够,一心一意地在亚洲、非洲一带夺取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不为别的,这些个地方资源丰富,防守力量薄弱,在林杰的眼里,那可是真正的软柿子啊,不先捏,总不成去捏那有着两百多万部队的俄罗斯驻西伯利亚军队吧。也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军队才能突破中国部队的防线,一路打到前贝加尔洼地以西的地方,几乎把一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都重新夺了回来。林雷不过,中国毕竟手握制空权。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惨重地代价,并且,只能占领铁路两边,铁路北面的大片地方,还都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而驻守那广阔得不象话的西伯利亚大平原的任务,就交给了渡边地日本雇佣军第三集团军群。说老实话,表现上,整个西伯利亚平原都交给了渡边。可是,那地方太大了,就渡边的三十万人,连塞牙缝都不够。而且。那里冰天雪地,一到冬于,撒泡尿都可能会冻伤,所以,渡边并没有把部队驻扎在西伯利亚那里,而是按照王保生元帅的命令,集中力量守住叶卡捷琳堡。叶卡捷琳堡的位置相当重要,控制了从欧洲进入西伯利亚大平原地门户。离西伯利亚大铁路中段的重要枢纽车里雅宾斯克不过两百公里左右,严重地威胁着俄罗斯这条大动脉的安全。这一年多来,渡边利用地形和所构筑的工事,打得相当不错,愣是没让俄罗斯人冲出图尔盖谷地,冲到西伯利亚平原。不过,这也不能全算是渡边地功劳,俄罗斯人并不十分看中叶卡捷琳堡这个地方。原因挺简单,一来就算拿下了这个重镇,伤亡惨重不说。还没有什么价值,这个地方对俄罗斯人很重要,可是,对中国人来说,重要性并不大。中国人随时可以放弃;二来么。只要俄罗斯能够占领乌兰乌德,并进尔把整条西伯利亚大铁路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么,渡边这三十万人的部队,除了投降外就是饿死,再也没有别的出路了。所以,双方心照不宣的,都没有在图尔盖这个地方大打出手,倒是便宜了渡边,日子过得相当的滋润。王保生元帅对这个地方也不看中,只不过一天派几趟运输机送些粮食和弹药过去,纯当救济叫花子得了。
不过,四月二十号后,随着乌克兰农奴起义的暴发,一切都不同了。虽然乌克兰起义只撑了一个月左右就被镇压,可是,驻西伯利亚俄罗斯军队的粮食供应,却出现了大问题,他们地粮食,顶多只能撑到六月底,再不回撤的话,到时候,饿肚子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他们俄罗斯人了。王保生当然也看到了这个一直被他遗忘的地方的重要性,立刻派了大军前往支援渡边,并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只是,中国军队虽然有着极强的火力和战斗力,可是,需要的物质却很多,那些坦克啊,装甲车啊,都是耗物质的大家伙,而且,中国部队手持的是冲锋枪,对弹药的需求量也相当地大。而日本和朝鲜的雇佣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重型装备,也没有大口径火炮,只要给他们一杆步枪,几匣子弹,再挂上几个饭团就行了。因此,王保生索性让自己手下的主力军军长陈飞峰带着自己的部队,在日本第二集团军群和朝鲜第一集团军群的协助下,绕道哈萨克丘陵,前往阻截俄罗斯部队。在五月中旬,这支表面上看着庞大可可怕,整整有着六十多万人地大部队在缺炮少弹地情况下,一举占领了横在乌兰乌德与叶卡捷琳堡中间的新西伯利亚城,终于在五月底赶到了叶卡捷琳堡。当然,身为中国陆军中将地陈飞峰,也不客气地从渡边大将的手中,把第二集团军群的领导权接了过来,渡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也是,渡边、夏流和朴正恩,从军衔上看牛得很,一个个都是大将,可此大将并不是彼大将,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些个所谓的大将,也只不过是一些吓唬人的玩意儿而已,随随便便一个中国军队的将军,都可以把这些雇佣军的大将们当奴才使唤,而被使唤的这些人还会感恩戴德,并深以为荣呢。
自五月底到达叶卡捷琳堡,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天左右了,这二十天当中,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副国务卿奥马巴对中国的秘密访问,更是激起了千层浪,让协约国的士兵们一个个士气低落,也让同盟国的部队越打越是顺手。因此,王保生认为,现在正是歼灭这支俄罗斯最大的,也是唯一一支精锐部队的时候,也正因如此,接到命令的陈飞峰中将才会把手下人都叫了来,开始战前的部署工作。
第四十六章肉骨头中
看了看眼前的这些日本人和朝鲜人,陈飞峰中将很是满意,不错,一个个坐得挺直的,身上的将军服虽然黄的黄,黑的黑,看得挺难受的,不过,肩膀上的那几颗星星,倒是跟中国将军们的一样,闪着金光啊。这些人平时见了他,腰都挺不起来,但今天可能是个例外。今天是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将会决定由那个集团军群做为进攻的主力,毕竟,中国部队只有五六万人,主要任务就是监督这些个雇佣军打仗,同时,也做为战役的总预备队使用,并为整支部队提供火力保护,冲锋陷阵的,当然得由这些日本人和朝鲜人来了。这些个雇佣军的将领们也相当清楚,今天正是自己表现的大好机会,所以,一个个难得地把腰挺了起来,猛的一看,倒是挺有军人气势的。
陈飞峰笑了笑,大声说道:“各位,昨天,我收到了王保生元帅的电报,电报中命令我军,要在短时间内占领车里雅宾斯克,切断俄罗斯军队的退路,从而保证把这支部队全歼掉。所以,我把各位都叫了来,就是要好好地商量一下,到底该由那个集团军群担任主攻。大家看看,我们的敌人,是驻车里雅宾斯克的俄罗斯二十三万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一段时间与我们也打了好几仗,他们的战斗力你们也知道,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