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叹气,跟着高将军,早晚有报仇的一天”甘宁抬起头,突然露出一丝诡笑,“虽说做了山贼,你们的水下功夫都没忘了吧”
“哪能水里功夫可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啥年月也不能丢”
“好,既如此,宁哥就给你们安排一个好活计,先从孙策身上讨还点利息”
翌日,这座规模不大,却历史最久的山寨一点点安静下来。此后数年,几乎每年都会有人来这里聚首
五月二日,徐州广陵港休整的高览、岑壁两师率先接收辽东运来的夏装,换装完毕后连夜乘船南下钱塘港,登陆后开赴会稽郡。与此同时,优先得到兵员补充的海陆三师、海陆四师则正式进驻武进、江都二城,全面封锁江面,并武力威胁逆江而上的孙策、刘表地盘。鉴于江都、武进二城的重要性,政务院、督军府联合行动,经过多方论证后,决定改扩建上述二城,使之成为徐州、扬州的交通枢纽。由此,大量物资装船南下,停泊于广陵港,而后逆江而上。
严格盘查之下,孙策与吴郡的联系愈发困难,出了依靠渔民偷偷联络外,再无其他更好的办法。而夷州调来的几艘风帆驱逐舰横亘江面,彻底断绝了小江船偷渡的可能。幸好联合舰队的母港暂定在广陵港,否则大江之上恐怕再也看不到孙策、刘表的水军了。
不过,受联合舰队的刺激,孙策、刘表不约而同的下令扩编水军,大型江船的督造纷纷提上日程,甚至更大、更强的战船也已出现在了纸面上。随之而起的,则是巡洋舰这一新名词的风生水起。
无论是否亲见,每个人都要议上两句。什么高若城楼、什么宽若宫殿、什么长比城墙,总之夸张、诋毁大行其道,前者更多一些罢了。不过,有一点可以预见,沿江的渔民要苦闷许多。每每遇到联合舰队的船检,都只能老老实实。曾经有过某些渔船试图反抗,可下场无不凄惨。巡洋舰之威由此深入人心
五月三日,东安城战火重燃,得到物资补充的士武不得不硬着头皮发起强攻。守军一方,安胜沉稳应对,果断调动兵力进行反制。得到援兵启程的消息后,精神大振。两个机步师,虽不是齐装满员,可足足三万的总兵力,仍是不可小觑的力量。随着会稽至东安官道全线扩建完工后,完全可以保证五万兵马的粮草辎重补给,而此点恰恰是反攻的基础
“不知道呈报给甘将军的反攻计划能否得到批准或许”安胜平静的凝望城外,目光似乎与对面的士武遥遥相对。
第十一卷江山社稷第十一卷江山社稷第四章硝烟退散11
第十一卷江山社稷第四章硝烟退散11
洛阳,刘繇自幼生长的地方。城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住过的宅邸。关于这一点,刘繇不得不感谢高勇的大度,让洛阳处于半自治的状态,极大地保护了原有建筑格局的完整,从而使人感觉不到丝毫的陌生感。
此番被押解回洛阳,刘繇心中清楚,高勇不过是借自己的性命告诫皇上老实一些。而自己呢或者与死去已经没有多大却别了。兵权在手,自然可以获取皇帝朝臣的青睐,可一旦失势,则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哪怕是被推出宫门问斩,相信也不会有一个人为自己求情。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已经在路途中清晰地展现在刘繇的面前。曾经的故交好友,曾经的同道中人,竟然没有一位看看自己。徐州、兖州、司州无不如此,哀莫大于心死。进入洛阳城的一刻,没有看到一位朝臣探望的时候,刘繇便清楚了一切。
落寂的仰望苍穹,双目之中泪光闪烁。刘繇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的作为到底是对还是错
“刘公,洛阳已到。待交接完毕后。末将便要返回徐州,倘若有需要效劳的事,请尽管开口,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陈茂决不推脱。”受张颌指派,亲自押运刘繇的正是陈登族弟,广陵郡兵校尉陈茂。当然,徐州一战结束后,陈茂已经晋升为偏将军,并被破格提拔为163师师将,也算是高勇对陈登父子归顺示好的回应。当然,正式赴任之前,还是要到奉天军大学习。
刘繇摇头苦笑,却仍感激道:“谢过将军好意,繇感激不尽。起兵前,繇已将家人安顿完毕,思前想后也没什么牵挂。倘若要说的话,只有一件事请陈将军代为转达高将军。”
陈茂整肃神情,恭敬道:“刘公请将”
刘繇抿抿嘴唇,面露思念之色,“请高将军无论如何都要善待扬州百姓,他们是无辜的。”
陈茂深施一礼,“刘公放心,末将一定将话带到。”
刘繇点点头,释然道:“还是你伯父、兄长看得远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还真让那个家伙说中了不。不对,岂止是枭雄呵呵,哈哈,老许啊,想不到你也有看走眼的一天”
听到刘繇莫名其妙的话,早已习惯成自然的陈茂只得挥挥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夕阳西下,余晖遍洒,辅以古色古香,还真是对洛阳最完美的诠释。昔日的繁华帝都,如今正缓缓暴露出苍白无力的疲态。
登高临望,刘协的心情异常低落。刘繇被押解回来的消息早已经传遍朝野,可是至今却无一人敢于议论,甚至连奏请迎接的都没有。那可是堂堂皇叔、汉室宗亲啊,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今日的刘繇,极可能是来日的皇帝。“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皇上,杨太尉求见。”常侍还是常侍,却再无当年十常侍的威风和权柄了。刘协多么期望他们能够重复十常侍的威风可在高勇的刻意打压下,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句大话都不敢讲。
“宣”瞥一眼常侍颤巍巍的背影,刘协轻蔑的撇撇嘴,“十常侍引出了何进,何进引来了董卓,董卓成就了高勇,接下来谁能制止他,成就朕呢”
杨彪此刻的心情同样低落,却不是因为刘繇的失败,而是因为儿子杨修从辽东寄回来的一本游记,上面详细记述了其北上沿途的见闻,及其客观的给予评价,并稍稍提及了自己的判断。洋洋洒洒十余万言,竟看得杨彪心惊胆战。你道为何还不是高勇的实力竟比表面上来的还要大百姓拥护不用表述,单单兵马一项,就绝对不止表面上公布的百万大军。世人皆言高勇的百万大军乃是虚数,可杨修通过仔细观察,竟然判断出百万不过是高勇随时可以调动的兵力。由此推之,杨修建议朝廷当继续忍辱负重,万万不可因一时意气,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潜实力葬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