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成果朝廷百官即便都来也比不上的”
杨修听这话里别有味道,忍不住辩驳两句:“朝廷里也有一心为民之人,只不过”
“一心为民整日里争议不断,没事都能搅出三分事,倘若有半个高将军一般的人,堂堂朝廷何至于沦落到只有洛阳一城此番北行,杨兄弟心中多少明白一些,如今的朝廷,在高将军眼中不过是摆设,随便伸出两根手指都能掐灭”
杨修神色一黯,再也说不出辩驳的话语。
沉默一阵,二人沿着道路走下河堤。不多久便在路牌的引领下,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杨柳林中的寂静陵园。
蜿蜒的碎石小路延伸开去,穿过一片杨柳树林,是陵园与外界唯一的通路。路侧栽种着花草,在这初春时节开放出各色鲜花。陵园没有修砌围墙,只有门口处高高耸立的石碑,坚定地守护着这一片寂静的地方。
走在碎石路上,看着路边随风摇曳的花朵,二人的心情渐渐归于平静。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只不过人们往往记住了结果,却忽略了过程和代价。
看着陵园内一排排整齐的墓碑,上面刻划的一个个名字、籍贯、生辰,也许一两年前还是一个鲜活的人,也许三五年前他们还在奋勇杀敌,只不过,眼下都静静地躺在这里,接受百姓祭奠。
“都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想高将军能超凡脱俗,不期然也是一般。”杨修驻足于一座墓碑前,凝视着墓碑上熹平三年七月初七兴平元年十二月二十九的字迹凄然道,“才二十岁啊”
徐方走到一旁,轻声念道:“周昌,无字。幽州玄菟郡奉阳县人。身份编号1101521750707213,士兵编号11015212368。初平二年入伍,随所部参加并州剿匪、临晋之战、西疆之战,积功至九十二步兵师三团一营二连连尉,后参加北疆马邑之战,斩敌三人后为保护属下英勇殉国。第九军,虎贲将军娄兆,祭。”一边轻声念,一边伸袖擦去碑上灰土。“二十岁已经是连尉,属下五十兵卒。可惜,如若没有战死。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墓碑上没有刻划此人容貌,可徐方仿佛隐约看到一名年轻的军官正在向自己敬礼,耳边似乎传来年轻军官坚毅的声音:“吾之荣誉即忠诚”
“吾之荣誉即忠诚”杨修凝视着墓碑,不知不觉间也说出了刚刚在门口石碑上看到的这句话。
徐方收回目光,看着身边异样的小兄弟,淡笑道:“知晓高将军的厉害之处了吧。一句话,竟能令人热血沸腾。高勇麾下兵马悍不畏死,与此不无关系。”
“民心,军心,皆在其身,洛阳朝廷机会渺茫。”当心底最后一丝期望破灭之后,换来的反而是一片宁静祥和。
徐方视线缓缓扫视左右,正巧落在两个籍贯相同、名字相近的紧邻墓碑上,“兄李松弟李虎”目光一行行扫过碑文,徐方脸色渐渐动容。看过这里,又沿着小路向里面走去。杨修默默跟随。“何谓民心这便是民心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无怨无悔。”徐方最终停步于一座墓碑前,目光久久凝视上面的一句话,这是墓主生前写下的墓志铭,即便战死,吾亦誓为高将军先锋,踏平地府“何谓忠诚不敬天地,不尊鬼神,只效命于一人,生死无改”
“死后亦为先锋踏平地府生死无改的忠诚”杨修面露骇然。
这时,安静的园中悄然传来沙沙扫地的声音。徐方循声望去,只见一少了左臂的中年人右手握着一把扫帚专心扫地,另一名少了右手的中年人则拿着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墓碑上的尘土。
身有残疾的人在北方六州并不少见,二人知道他们都是伤残军人。换在其他地方,他们的下场恐怕只有自生自灭一途。可高勇治下却是截然相反,优先参政议政不说,还享受官府各种优待以及相应的津贴补偿,衣食无忧,比起一些务农、务工之人也不逞多让。而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军人,到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那两人也发现墓碑前的徐、杨二人。微微点头示意,尔后继续手里的工作。
杨修想要上前询问一二,却被徐方拉住,“应是照看陵园、照看生死兄弟的人,不要打扰他们了,咱们走吧。”
返回奉天的路上,二人默默无语。直到经过一片田野时,被对面林荫路上嬉闹的人吸引了注意。那是一家子人,三个大孩子在蹒跚学步,一名年轻的男子时时鼓励,间或传来几位女子的嬉笑,一副和睦融融的景象。
“真羡慕这样的生活”杨修心中感慨。
徐方摇摇头,只胸中抱负,就让自己无福享有这样的恬静日子。恰在此时,左近林中不知何时走出来四名军兵,神情警惕的围住徐、杨二人。乍惊之下,徐方一眼看到军兵臂章、领章上的鹰剑图案,心下一凛,急忙道:“几位军侯,不知”
肩扛营尉军衔的一人面无表情的敬礼道:“请出示证明文书”
懵懂的杨修愣了一下,扫视一圈后,撇起嘴,极不情愿的准备伸手入怀。就在此时,武艺不错的徐方骤感脊背发凉,眼角不自觉地跳了起来。多年习武经验告诉他,自己被人盯上了,杀机骤现,显然还有人隐藏在暗处,并且不只一把强弩瞄准过来。说不得,旁边的杨兄弟也是一样,只不过他毫无察觉罢了。
这一刻脑筋飞转,徐方眉梢微跳,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鹰剑是高勇近卫机步师的标识,如此严密的盘查,岂不是说高勇就在附近抑或者想起刚刚看到的一幕徐方竟怔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