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9(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6628 字 2019-05-04

“念吧”虽然尚不知道内容,高勇却也能猜出个大概,因为中山国、常山郡皆出现蝗虫,想必并州境内也有了征兆。

“启禀主公:中山国、常山郡之蝗灾已蔓延进入并州,雁门郡、新兴郡已有小范围蝗虫肆虐,幸二郡地广人稀,目前尚未影响到田地。然并州旱情日益加重,即便蝗灾不来,恐怕收成也较去年下降二至三成。臣等请示主公是否可以减免灾区赋税,与民修养生息”

“嗯”高勇神色骤冷,扫一眼奏报,“文和,你有何看法”贾诩望一眼高勇,欲言又止。高勇点点头,“无妨,只管说来。”

“主公,此二人怕是要借蝗灾之便行己之利。减免赋税听上去虽好,可主公治下农税已低至五十税一,与免收毫无二致。因此,二人主张的重点应在减免商税上并州乃去年新定,经商、营矿多为外地迁来的豪强、世族,其中不乏中原迁来的大族”

听到这,高勇制止贾诩继续下去,反倒是挥挥手让司马朗先行退出,而后才道:“文和是说并州境内有些豪强世族仍然反心不死故此蛊惑二人上书请求减免税赋”

贾诩道:“主公所言正是。此法一举两得:主公答允,他们凭白得利;主公不允,他们便可趁机造谣生事,败坏主公名声”

高勇微皱眉头:“此的要事,为何没听民政、警备两部提起该死,忙于征战,居然把这个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此时,高勇才想起来,目前的统治构架中,有监察敌我军情的,有监督官吏行为地,有审查舆论情形的,却唯独缺少对内部的监察机构,一个平行于行政、军事、司法却又不会造成失衡的监控机构换句话说,这个机构虽然由自己直接指挥调动,却也受到政务院、督军府的适度干涉。想到这里,高勇脑中突然出现了三个可以胜任的人

“主公,并州地事”

高勇摆摆手,“暂时不回复,同时让奉孝秘密派人进驻,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子另外,倭岛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留下五千兵力足以应付,还是把王信调来洛阳吧,此外马成那小子也一并叫过来”

待贾诩离去,高勇独自一人躺在藤椅上,喃喃自语道:“是叫调查局好呢还是国安局或者锦衣卫不,这样不但麻烦,还会成为双刃剑,必须另想办法”这时,高勇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有趣的词语:三法司

明朝设立的三法司分别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有职责却有相互出现重叠牵制。不过高勇更看重的是其中都察院的职能。现如今自己治下高法已经步入正轨,运行的相当完好,可监察机构却没能有效运转起来,也由此出现了许多疏漏之处。

“干脆取个省事的法子,就定名为都察院”高勇兴趣一来,便仔细回想明、清现成的设置,立即提笔写来。都察院下设御史台、廉政署、律政司,可称小三法司。其中御史台负责风闻奏报,主查百姓、豪强、世族的违法违纪之事,也兼职稽查官吏;廉政署主侦查官吏地违法违纪行为;二者掌握证据后转至律政司,经复核完毕按律报送法院立案。三者互相监督,又可相互弹劾。当然,为防止违纪官吏乘机脱逃,御史台、廉政署专职道员有权利提请警备队协助羁押犯案官吏“左、右都御史,左、右巡察史,还有大理寺卿,官职都是现成地。”

“主公,陈将军急报,兖州济北国、泰山郡出现小规模蝗灾”

第十卷峥嵘岁月第五章以静制动1

第十卷峥嵘岁月第五章以静制动1

八月五日,在洛阳城外逗留两天的高勇终于接到了第一份好消息:由冀州北上的蝗虫在幽州方县境内被拦阻剿灭此役得益于新任方县县令乃是农户出身,曾在幼年时有过灭蝗经历,从而知道一个灭蝗的土办法,那就是在夜间燃起篝火,篝火旁挖掘出大坑。蝗虫飞掠过来时见到篝火必然扑来,百姓立即趁机扑杀,并将蝗虫尸体扫入大坑就地焚烧,如此方能将虫卵一并消灭,彻底去除蝗灾隐患。

一个方县,一夜之间焚烧的蝗虫竟然填满了数十座大坑,由此可见蝗灾之烈

“此方法可行”高勇抬头问幽州派来的信使。

“回将军,此法可行方县使用见效后立即向就近的范阳县、泉州推广,两地已有相当效果,越境而来的蝗虫几乎被消灭干净,三县庄稼也没怎么遭受损害。”

高勇虽然来自未来,却还真不知道灭蝗有何好办法,毕竟没真正的看过,而且那个时代即便出了蝗灾也能用药物在短期内扑灭。可现在是东汉末年,哪里来的药物“给于三县全体官吏嘉奖,着方县县令立即将灭蝗经验书写下来,冀州、并州、青州依其灭蝗”

“遵令”信使转身离去。短短八日,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几乎从未停歇,范围也随着蝗灾而不断扩大。

此时冀州已成了重灾区,辖内九个郡、国均有不同程度的灾情。河间郡最重。魏郡最轻。青州地城阳郡发起的蝗虫已然越境南下徐州了,如今只剩北海国这股蝗虫,相信有了此等灭蝗方法,剿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有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冀州前后投入的兵力多达二十余万,相信必能迅速控制住灾情”贾诩长出口气,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紧随而来的人祸。“陈留郡也有小范围的蝗灾。料想曹操治下也难以幸免。中原局势恐怕要因这蝗灾而受到影响了”

高勇边听边点头道:“吕布久攻许县而不下,士气渐弱。军力已疲,加之后方闹灾,想不撤退都不可能。不过,撤退之前的最后一次猛攻将是许县面临地最大考验,顶过去,就能多延续些时间;顶不过去,就只能沦入他人之手。倒是曹操的行为诡秘。令人捉摸不透,济北国出现蝗灾,他却按兵不动,难道他已作好了损失秋粮地准备”

“很有可能,若易地处之,诩也会劝谏主公集中兵力拼着任城、东平遭受损失也要杀入豫州,一旦从豫州夺下一两个郡,损失便可以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