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长裙里面的红色短裤的两边就给露出来了,从视觉上来看,在长裙里偶尔露出的一抹嫣红,紧贴在梅艳芳的腰骨处,倍添性感之余,更增添观众对她长裙之下的强烈探索欲。毫无疑问,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所有诱惑中,最为致命的诱惑之一。
还没有开始演出,只是一个站姿,梅艳芳就已经震慑全场,原本还有些窃窃私语声的小剧场,在此刻完全地静了下来。随着音响中的喘息声越来越重,越来越快,而舞台上的灯光也越来快。十几秒钟过去,随着音响里一声爆炸声,白色的舞台灯光往全场横扫了一遍,站在舞台上的梅艳芳牵头,在舞台上八位舞者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微微蹲下身来,然后右手往后一摆,整个身子随着惯性站了起来,右脚往右踩一步,身子左倾,然后左脚再往左踏一步,身子右倾。再之后,她们身形一转,仿佛从胡同里突然拐出来一般,自然而然地面对在场所有的观众。
在这一刻,梅艳芳脸上那股冷傲,艳丽的气质便顿时像波浪一般,迎面扑满了整个小剧场。她的冷,是一种真的冷。那是一种自从骨子里放出来的冷,一种居高临下,傲气十足的冷。当她直视某一个人的时候,她总是会给人一种感觉你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再看她的动作,每一步都性感十足,让人神魂颠倒,沉迷其中。但是这却完全不是普通女孩子那种千娇百媚的感觉。当她把双手交在头顶,扭着腰肢,用最诱人的姿势将身子一步一步往前移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被这种无边的性感给诱惑得血脉喷张,但是却不会有任何人觉得这种姿势有多妩媚。
只有性感,无法抵抗,也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性感,然而却没有任何的妩媚可言。这就是梅艳芳在舞台上带给人最大的性感,无论是她的歌声,她的舞蹈,还是她时刻都充满叛逆与挑衅的眼神,全都在无比真切的印证这一点。
此刻在下面观看的荣少亨可以肯定,站在这个大厅里的所有男人,此时此刻的心里势必都会涌起无比强烈的征服欲,因为征服这样一个女人,毫无疑问,丝毫不会被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成就感更少。然而,在他们的心里,比这种征服欲更强烈的,就是挫败感。因为当你亲眼坐在这里,听着她的歌唱,看着她的舞蹈,对视着她的眼神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征服的女人。
因为她浑身上下,都放射出一种绚丽夺目的光彩,这种光彩就仿佛天边的美丽彩虹一般,只可用来远观,赞叹,却绝没有赏玩的机会。她看似就近在眼前,但是当你真伸出手去捕捉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原来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即使你有夸父一样的长腿也无法追到。不止是无法追到,她甚至于根本不给你靠近的机会。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不顾一切地往前奔。
荣少亨微微吐了一口气,将眼前的梅艳芳和未来的梅艳芳做了一番比较。
未来的梅艳芳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使得她的歌声总是有种独特的霸气;而她的舞姿无疑是妖艳和性感的结合体,跳舞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种生理机能,随时随地会迸发出来;东方的古典美完全被这一位妖艳的另类女子所击得粉碎,时而妖女,时而淑女,更带给自己一个“百变梅艳芳”的称号。
而此时的梅艳芳虽然在唱歌的时候还没有彰显那一丝丝霸气,不过在妖艳方面已经初露端倪,尤其她的舞姿,更是已经打破了如今香港歌坛的古板和守旧,将女人的性感作为锋利的武器慢慢地展露了出来。
就在荣少亨眼望舞台为之赞叹的时候,耳边响起一声声音道:“怎么样,少亨,我和老顾送给你的这份大礼不错吧”说的却是刚才站在舞台上说话的黄沾。
荣少亨:“真是要多谢你哩,没想到在这里能够听到如此美妙的歌声,简直比我手中的红酒还要香醇。”
黄沾扶了扶自己招牌式的黑框眼镜,笑道:“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阿梅去了一趟日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不禁歌越唱越好了,连这造型,台风都让人叹而观止啊。”感叹了一下,又道:“此时我还清楚记得她参加新秀大赛的情景,那夜,她穿了件又裙又裤,金光闪闪的歌衫出场。青春的脸,带著点不知哪里来的慓悍,好像胸有成竹,把握十足似的。“哈很有信心”我看见她在台上一站,先摆姿势,心中忍不住赞赏:“镇得住台呢”
然后,她开腔了;唱徐小凤名曲〈风的季节〉。声音低沉,和青春形象,绝不相称。但嗓子共鸣极好,节感亦佳,感情也浓洌,连咬字吐句都很有法度。我愈听愈高兴,深受吸引。
看看资料:“一九六三出生”,那么年轻,已经功夫这样好,分明是个天才,于是打分的时候,我每项各写个“十”字,全部计分项目,都给满分
我当歌唱比赛评判多年,绝少给参赛者满分。但当前这位新人,实在令人眼前一亮。歌艺和台风都一流,不给满分,对她不公平。
我回过头再问老顾:“你给多少”作为主席评判的老顾却说:“四十九本来想给五十;但艺术没有满分的,只好扣她一分”我们到后来才知道,这位天赋奇高的女孩子,早有十多年表演经验。
如今见她举手投足,咬字吐句,全是大家风范。天生绝佳的身体语言,再加上如此惊人的舞步,简直令人神为之慑。假以时日其成就不可限量啊。”黄沾感叹地说道。
荣少亨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在前世他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当年歌坛天后王菲挟容易受伤的女人、我愿意等受欢迎歌曲开她第一个红馆演唱会时,歌迷们从红馆走出来的反应竟是“想不到这样闷”因为那是个只有“听”而没有得“看”的秀。可见自八十年代开启的红馆式演唱会文化,对香港人来说没有别的意义,就只有追求“极尽声色艺之娱”。
而奠定这种文化的,当然就是当年的一干红馆神祉。又在诸神之中,梅艳芳便因她善於引起公众注意的技巧而凌驾了许多女艺人的同行是她那渴望娱乐别人的欲望,使她作为艺人的多面性得以发扬光大。那年代,女艺人还未作兴标榜“个性”和“格调”,唱歌就是把歌规规矩矩唱好,台风只是辅助性的一些姿势,很少人会想到要把它变成向自己挑战的难度。徐小凤便曾说过,拖著长长裙琚,在台上走一步路都好不困难,何况分秒必争地把歌衫一袭一袭的换出来,为观众的情绪兴波作浪
梅艳芳是汲取了东洋演艺文化,因而改写香港女艺人的舞台地位的第一人。就算她不是第一个有此意图的,也是第一个做到了。故此她后来的舞台表演,表面上是要标榜她的堂煌华丽,实际却是借大场面来表现她的功架,和宣示她对观众情绪的操纵与驾驭能力。所以说,梅艳芳当之无愧是秀场之女神,其演绎能力无人能及
仅以此章纪念一代天后梅姐,作为她的忠实歌迷,祝愿她在天国一切幸福
视海争雄第166章歌舞飞扬
第166章歌舞飞扬
遐思之中,舞台上三首歌曲已经终了,人们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梅艳芳的歌声与舞姿之中。
而此时的梅艳芳早已经下得台来,和一干名人寒暄问好,不多时,来到荣少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