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5(2 / 2)

明朝第一弄臣 鲈州鱼 7508 字 2019-05-03

侯爷尽管动手的是那些如狼似虎的明军,可奴隶们都知道,摧毁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掳掠他们为奴隶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被称为侯爷的人。

“都干什么想死吗侯爷也是你们能看得的干活,赶快干活”

谢宏是奴隶们眼中的恶魔,却是辽东百姓的万家生佛,江彬的手下也好,或是辽镇边军也好,对谢宏都充满了狂热的拥戴,哪里容得这些奴隶如此不敬,皮鞭挥舞声和斥骂声接连响起,奴隶们恐惧的低下了头。

见到这样的景象,谢宏心中也略有不忍,可他摇了摇头,很快恢复了坚定。没办法,资本的积累是血腥的,通往发展的道路上,总是有人要牺牲的,既然不能让我中原百姓受苦,那么也只好委屈你们了。

“谢兄弟”不多时,江彬就从林海深处钻了出来,他顶着一个大光头,映射着阳光,显得很是精神。

“嗯,江大哥,这个发型果然很适合你,哈哈。”

“大哥,你也要学和尚出家么不然怎么留了个光头”

“嗨,别提了,还不是谢兄弟说的,过江的时候要装扮的象一点,可那猪尾巴实在难看,某干脆就把头发都剃了,过江的时候就戴个假发,回来的时候就摘了。说起来也是奇怪,这些鞑子咋就这么没有审美观呢留个猪尾巴做啥子。”江彬摸摸光头,没好气的抱怨道。

“谢兄弟,咱们这就开始吗”刀疤脸本来就不怎么注重个人形象,随口抱怨了两句,马上就把烦恼丢在了一旁,急吼吼的向谢宏问道:“等木头都运到旅顺,是不是就该出航了”

“没错,今天就开始吧,江大哥,等下你分些人去出海口那里,嗯,就坐木排好了,我们的船在前面拉着等到了那里,直接拉起锁链,然后这边的木排就可以逐一放下去,在出海口那里拦住,等累计一定数量之后,一起拉会旅顺,估计跑个十几趟,应该就差不多了。”

交待完工作,谢宏又想起了什么,往江对面指了指,道:“另外,这边的林子不要砍伐太过,其实江对面的森林也挺茂密的,反正也没人在了,所以等这些都安排好,这里就交接给吴大哥好了,等船再来的时候,江大哥你就跟着回旅顺好了。”

“好咧。”江彬等谢宏这句话等了很久了,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下来。

正文第437章扬帆出海,新的征程

第437章扬帆出海,新的征程

远航的测试也很顺利,因此,回到旅顺后,谢宏再次扩大了航海学院的规模,把从辽镇军中收刮来的木匠全部集中了起来,开始大规模造船。

谢宏来辽东以后,在金州这里经营的时间最长,如今虽然还算不得是铁板一块,可在安全和隐秘性上,也已经没什么大的隐患了。

既然不用避人耳目,谢宏将码头和船坞都利用了起来,十架龙骨齐齐的铺设了下去。原本的船匠现在都变成了指挥者,带领着新加入的那些工匠日夜赶工,为的就是要在谢宏预计的时间前,将进度抢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十艘新船先后竣工,并且开始了试航。望着片片风帆穿梭在碧波之上,谢宏欣慰之余,心里也是火热了起来,出海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出海的行动,谢宏当然是要亲身参与,亲自指挥的。海战可是技术活儿,他手下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具体形势的把握,除了他自己,也没有别人能胜任。

所以,在正式出海之前,谢宏还得把辽东,以至京城的事都安排好,等他离开后,要想保持联系可就难了。

京城好说,正德压服群臣的那场朝会的过程,谢宏在三月底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尽管这种压服治标不治本,可却也足够了,用不着谢宏太过担心。

何况,治本其实也不难,谢宏出海的行动的首要目的就是这个。

辽东这边问题也不大,垦荒的进度进展的很快,单是辽南就已经开拓出了几十万亩,而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的增加中。

谢宏的新政彻底激发了辽东军民的热情,在新工具和充沛的畜力辅助下,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人们以十倍百倍的热情努力的劳作着,等待着收获的一天。

在这样的情势下,任何异动都会遭到迎头痛击,何况还有异心的无非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只要盯住了就好。

何况有异动的人眼下也是自顾不暇,据辽西的线报,祖大焕如今正焦头烂额呢。

祖家在辽西虽然势大,可终究也做不到一手遮天,他麾下的军将也好,或是普通军户也好,对辽东其他地方的动静也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

收到风声之后,眼见着其他地方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熟地的耕作也没耽误,辽西军民又怎能置若罔闻田地多就意味着温饱的生活,辽西人不傻,眼看其他人跑步进入小康,他们还在原地踏步,又如何能淡定得起来

因此,面对群情汹汹的辽西军民,祖大焕如今也是焦头烂额,别说给谢宏捣蛋了,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陈世良那边也差不多,在朝会之前,这人上串下跳的折腾的好不厉害,朝会的消息传到辽东后,他一下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据辽阳的信报,这人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出过府了,很有变成宅男的倾向。

令谢宏挂怀的主要是旅顺的作坊。

在离京之前,几个专科学院都已经开始步入了轨道,谢宏觉得自己可以逐渐放手,任其自行发展了。但是,士大夫们的逆袭却让他有了紧迫感,因此他才将部分人带来了金州,为的就是揠苗助长。

只不过来到辽东之后,他一直也不得闲暇,没怎么顾得上这边,开发新农具的时候,主要靠的是他自己,造船的时候,物理学院这边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结果除了日常的学习研究,物理学院一下被闲置起来,实是有违谢宏的初衷,当造船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谢宏又是转过头来,规划起物理学院的发展来。

想了很久,最后他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仿造后世教学制度,直接布置课题。

那件东西的基本原理,谢宏是了然于胸的,不过具体到细节上面,就需要慢慢推敲了。左右物理学院这群人也是闲置着,谢宏索性就给他们找点事做,于是他把构思的那件堪称划时代的东西,当做课题布置了下去。

而冶炼学院的重心在京城,由董平全权负责,谢宏并不操心,他带来的工匠以应用为主,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那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