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诠释了什么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片尾曲是黄种人,这首歌更是让片尾充满了激荡。
“越动荡,越勇敢,流下属于我的黄,一身坦荡荡,黄天在上,看我如何做好汉”
这是宣言
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被击垮的民族,只要有机遇,这个民族就可以迅速从低谷中走出,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
当电影反映完后,孙文最一个离场,当他走到电影院门口时,一个华人上前递给了他一封信,对他说道:“孙文先生,这是国内来的信。”
孙文接过信,发现信封上写着孙文先生亲启的字样。
国内来的信,这封信很大。
孙文拿着信回大家后,打开了信封。
发现里面有一张中华帝国国会议员委任书,委任书上写着孙文二字。
还有一张信纸,信纸下面的名字赫然写着夏钧二字。
这是夏钧从国内捎给他的信。
“先生自二次出国,时已六余年,二次以成往昔,对错皆可不问。今中国复兴在望,时局已愈平稳,国力已愈强盛,故置信与先生,望先生归国从政,共达振兴中华之理想”
夏钧在信中温言软语,就是要把孙文劝回国内,免得在美国被美国佬当枪使,坏了中华帝国政府的名声。
那些流亡海外的政治犯,最容易走上这种歧途。
陆荣廷会屁颠屁颠的跑回国内,不代表他孙文会。
他孙文好歹会讲些气节,当初既然流亡海外,今日中华帝国政府就算是下了特赦令,也不可能自己跑回去。
当然,若是给他个台阶下,那一切另说。
孙文在看完了信,不由心中澎湃,整个人顿时兴奋不已。
宋庆龄见孙文神色兴奋,不解的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我们马上收拾东西。”孙文说道。
“去哪”
“我们回国。”孙文兴奋的说道。
“回国”宋庆龄不由纳闷,前两天她还对孙文说想回国,毕竟现在下了特赦令,已经可以回国了。
不过却被孙文一口回绝。
现在怎么又想要回去了
这让孙庆铃有些想不明白。
第一更到
第一卷第328章: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
第328章: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
一个民族的重生这部电影在西方国家的上映,收到了良好的票房,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一部电影,也让西方国家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的电影。但这布电影也很快成为了英美法日四国联合围堵中国的一个契机。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危机意识,此时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其自身为首的亚洲联盟。为了围堵中国的持续扩张,英法美日迅速确定了援助俄国苏维埃以抗衡亚洲联盟的继续向西扩张。
随着春季的到来,中俄联军已经在乌拉尔一线集结了八十万兵力,其中俄国占五十万,中国占三十万。
中国往乌拉尔军区调遣了五个装甲师。
在空军方面,俄国集结了三百架重锤4轰炸机,中国往乌拉尔地区调遣了两百架重锤4轰炸机,以及五百架蚊式轰炸机,以及强击机、战斗机、运输机等军用飞机三百架。
苏维埃红军于乌拉尔地区,于奥伦堡一线集结了三百万红军,都是参加过欧洲战争的俄军士兵。
4月21日,中俄联合空军对奥伦堡一线的俄军发动了轰炸,五百架重4轰炸机陆续起飞,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将奥伦堡地区的俄军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不过苏维埃红军早有准备,在空袭到来不久,防空警报就响了,士兵陆续钻进了防空洞内躲避。
在空军发动空袭的时候,中俄八十万联军也开始向前推进。
俄国苏维埃东方面军司令叶戈罗夫立即指挥部队进行应对,苏维埃红军将主要力量布置在奥伦堡。
而看中俄联军的架势,显然是要从奥伦堡进行正面突破。
叶戈罗夫丝毫不怀疑中俄联军的突破能力,一切情报都表明,中国从其国内调遣了装甲师和大量轰炸机。
因此,叶戈罗夫已经做好了被突破的准备了,但依旧还是努力的去防守。
然而战斗刚开始,苏维埃红军就遭到了凌厉的炮火打击。
大量的炮弹从天而降,中俄联军装备了一种新型204牵引式榴弹炮,该榴弹炮的威力之大,远超一般的榴弹炮,射程已经达到了15公里。
苏维埃红军炮兵随即展开还击,但第二波的轰炸马上就跟着中俄联军的火炮而来,成群的轰炸机在苏维埃红军上空盘旋,以伺机轰炸苏维埃的炮兵部队。
由于缺少防空武器,更缺少飞机,苏维埃完全没有制空权。
随着苏维埃红军的火炮开火还击,中俄联军的火炮马上开始重点清理苏维埃的火炮,双方炮战随即展开。
在步兵正式接触之前,炮战是一道传统的开胃菜。
在炮战刚开始,苏维埃红军的炮兵部队马上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对面的中国炮兵不仅打得准,而且反应速度之快,协调能力之强,和他们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一个炮兵师师长跑打电话到指挥部,对叶戈罗夫报告道:“司令,中国陆军有先进的通讯设备,我们的炮兵打不过他们。”
这个年代的苏维埃红军的装备很差,只是一个初步接收了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所留下的底子。
唯一有优势的,那就是人海战术了。
炮战不仅在火炮上不如中国所使用的火炮先进,而且在通讯设备上又大大不如,加之中国炮兵那几乎是用炮弹堆出来的精准度,更是在中日山东战争中积累下了丰富的炮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