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所提出的观点并没有错,我们中国是一个单民族国家,中国确实不适合走民主共和道路。”
“据我所知,蔡军长以前一直是共和派人士,为什么态度会突然转变呢”
“因为我们以前看问题太局限性了,不仅忽略了我们真正的民族文化,也忽略了我们中国的国情,只是单一的从谁强大就学习谁的角度去出发。”蔡锷回答道,近来蔡锷在听了夏钧的演讲内容后,态度转变得很快。因为夏钧剖析出了本质问题,让人不再是从表面上去思考。
“请问蔡军长,如果我们中国再次走上帝制道路,您的立场是什么样的”很快记者就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蔡锷之所以会如此受关注,那就是他在袁世凯称帝时起兵造反,最后还成功了。
“我个人不支持帝制。”蔡锷首先申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继续说道:“但我个人支持专政,如果委员长一定要走帝制道路,那么我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为什么呢”记者问道。蔡锷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蔡锷的这种态度转变在于,夏钧并非袁世凯,当前帝制也代表着大多数国民的态度,单是从武力上的制止上来说已经不可能,他若是反对,西南军区的全体官兵第一个就不支持他。
再则,蔡锷不得不承认,夏钧如果当了中国皇帝,那么结果也不是坏的,最起码中国能如同夏钧在演讲时就专制政体的分析那样,在初期高效率的发展。
蔡锷身为梁启超的首席大弟子,他的意见转变,很快给了梁启超很大的打击,就连梁启超也开始怀疑,中国是否真的不适合民主自由。
研究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民族主义上面。
说民族主义是不好的,也说不上。
这让梁启超升起一种挫败感,同样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如果是在清末民国初年,那么他的思想是很有市场的。
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对外战争,大半个中国省份都已经被华东政府彻底整合,民族主义复苏速度之快,已经让的思想没有了市场。
现在把话挑明白了说,而且这些话是夏钧说的,以夏钧的威望,足以让大批知识分子瞬间接受,因此他的思想更加没有市场了。
此时坚持什么民主共和都已经是徒劳了。
梁启超只能退而求次,继续前去游说夏钧,意图让夏钧不走帝制道路,但支持夏钧走专制政体路线。
梁启超的妥协,同样意味着中国国内的民主共合派的衰弱。
夏钧再次会见了梁启超之后,对是否走帝制道路又有了一些的考虑,虽然此时直接走上帝制道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此时的思想还是不够统一,一旦走上帝制道路,同样也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动荡危机。
而走元首制度则没有这个顾虑。
但不走帝制道路,则不利于民族复兴和国际霸权的塑造。
天朝,天朝就是代表着绝对的权威,谁敢不服天朝,天朝当可随意惩戒。然而这天朝自然得有一个皇帝。
“我提出两点要求,不知任公可否接受若是任公接受,则我便施行元首制。”夏钧静静的停了一会梁启超的游说,突然对梁启超说道。
“大将军请讲。”梁启超振奋精神说道。
“第一个要求,走元首制的话,我要高度集权,但我只暂任十年,任公可否接受”夏钧对梁启超问道。
“十年”梁启超惊异道。
“第二点要求,就是关于帝制的。我就任元首,可以承诺做到以下几点,若是我能做到,十年后则就任中国皇帝,如若做不到则下野,如何”
“大将军且说承诺事项。”梁启超沉吟道。
夏钧微笑道:“第一,我可以承诺让所有中国国民实现温饱,这是首要问题。”
“然也。”
“第二,让每个出生在中国的国民,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
梁启超再次点了点头。
“第三,专政体制下,我可以承诺约束官吏,杜绝腐败。第四,绝不做出损害民族利益的举动。”
夏钧微笑道,“第五,我承诺让每个同胞都能活得有尊严,这也是我最后一个承诺,但也是最主要的承诺。”
“如何具体理解第五项承诺”梁启超不解的问。
尊严,很多时候能指很多东西。
“即民族尊严,及做为一个人应有的生存尊严。民族尊严即是对外战争中所建立的,生存尊严则是作为一个人,他应可享受的各向权利。”夏钧笑道:“任何公也可理解为,若是对外战争中失败,则可视为未完成此项承诺。”
“任公以为然否”
“然也。”梁启超也没有什么犹豫了,接着他却说道:“不过十年太短,大将军您看是否可延长至十五年”
“任公若是觉得时间太短,就十二年吧”夏钧用不容回绝的语气说道。
“好,那就十二年。”梁启超答应了下来,夏钧跟他立下这个约定已经是很给他面子,梁启超知道自己是没有什么和夏钧讲条件的资本了,再得寸进尺那就是不知好歹。
若是不答应,那么马上就可以进行帝制,梁启超也没有办法阻止。
夏钧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十几年后的事,他与梁启超达成约定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的思想还不够统一。
严格的说,是还有一批坚持民主自由主义的资本商人存在,先把这些资本商人清理掉,那么一切也就翻不起任何波浪了,到时候民族思想高度统一,恢复帝制只是分分钟的事。
暂时的退让并不代表着利益的流失,暂时的元首制和帝制实际上没什么不同。
“不过此五项承诺,还是由我提出较好。”梁启超对夏钧建议道,夏钧点了点头,这样自然是更好的。
夏钧要避嫌嘛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谦让。
总不能说对外界说,我好想当皇帝啊
由梁启超提出这五项要求,即可避嫌。
梁启超也并非是要以打倒夏钧为目的,对于这个能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领袖,梁启超还是坚决拥护的。
双方的分歧只是观念上的,而非是利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