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燧发枪,已经不是之前的拿种破落货,上面的火药是特别制作,子弹也是特别加工,枪镗里刻画了膛线,又是米加弹,可以连续五发。
为了制作这种跨时代的高科技产品,可谓是集中了大宋诸多优良工匠,花费了较大精力、财力,最后打造而成的,属于奢侈品。
一共就三把,专门用来防身的,是来对付刺客的。
赵朴深知,他武功不怎么样,遇到高手,遇到绝代刺客,绝对是歇菜的料。为了防身,为了应对高级刺客,赵朴专门杨志这种秒杀高级刺客的武器燧发枪。
经过多次改造,已经接近十八世纪英国制造的燧发枪。
只要刺客敢来,绝对是秒杀的料
“陛下,是我”
侍女瑞雪惊骇道。
她可见识过燧发枪的威力,连坚固的铠甲都可射穿,更不用说是血肉之躯了。
“以后,进书房要打一声招呼,或是敲一下门,还有走路时声音大一些,不要脚步太轻”赵朴阴沉着脸色,告诫道。
“是陛下”侍女瑞雪,觉得皇上变了很多,变得她几乎认识了。
在汴梁时,那时皇上还是仪王,好蹴鞠,好斗鸡,好青楼风月,好琴棋书画;可是此时的皇上,除了批阅奏章,军营行走之外,什么也不喜欢干,有闲暇时间,也只是呆呆的发愣,思考着什么。
“陛下,秋闱到了,又是士子们赶考的日子”侍女瑞雪道。
“那又如何”赵朴不解道。
“陛下,杭州正举行花魁大赛,陛下只能不参加”侍女瑞雪提醒道。
“原来如此”赵朴点点头,有些明白了。
京城,总有几个经济旺季,比如春闱、秋闱等。这些都是举子们进京赶考的日子,随着大量的举子进入京城,整个京城会出现经济旺季。而此时青楼产业也会随之进入旺季,进入营业额最为高涨的时期。
书生总是与风雅分不开,
会试过后逛青楼,这几乎成了习俗。
一生的荣辱付于此,科举不但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命运,还承载着父母、妻儿、族人、甚至整个乡里的希望。在考试时,各自背负的压力都太沉重。
自认考得好的人,去青楼是为了庆祝。自觉考得不好的人,去青楼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压方式。
人生寂寞如雪,总需要打发释放压力之处,于是青楼产业。
于是,一幕幕才子与佳人的传说诞生了
而皇帝们,皇子们,也喜欢逛青楼,结交才子,结交青楼奇女子。宋徽宗与李师师的爱情,总是让后人回味无穷,思想连篇。
而在汴梁时,赵朴也喜欢逛青楼,与一些纨绔进行争夺花魁的游戏。
竞争花魁,与其说是争夺美女,更不如说是争夺荣耀。
抢夺走众人喜欢的女子,本身就是骄傲之事。
而赵朴也多次获胜,最后从青楼中为一些红颜赎身,将这些女子养在外面的庄园中,算是外宅
女人,本身就是权势的象征,是才学象征。三妻四妾,除了生理上的需要,更多是为了面子,更多是炫耀,是威仪的展现。有时家中女子太少,或是质量太差,反而显得没面子。
下等富豪,炫耀财富,显露面子;
中等土豪,展示古董,展现面子;
上等贵族,显示美女,展露尊贵。
收藏一些高雅、美貌女子,本身就是一件风雅至极,值得炫耀的事情。毕竟,对于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王爷而言,似乎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丝生活的乐趣了。
她们好似金丝雀一般,被他养在家中。
没有太多的幸福,但是也谈不上苦恼,因为多数美丽高雅的女子,都是这样渡过一生的。
若是没有意外,就会这样度过一生。只是随着靖康之变,一切都改变了,不知她们还好吗
恍然间,昔日间那一丝丝记忆好似流水般,再度复苏。
曾经我荒唐过,曾经嬉戏过,曾经玩闹过
“好,是该出去逛一逛了”赵朴点点头。
第341章花魁
的确该出去转一转了
当皇帝久了,渐渐患下职业病。
在过去,赵朴是仪王时,好蹴鞠,好斗鸡,好青楼风月,好琴棋书画,兴趣广泛,爱好颇多;而此时当了皇帝之后,几乎是没有了爱好,不爱蹴鞠,不爱斗鸡,不爱琴棋书画,甚至连美女也是兴趣缺乏。
唯一的爱好,就是批阅奏章,训练军队,与朝廷大臣钩心斗角。即便是闲暇下来,无事可干,也多是睡觉假寐,或是练剑,或是发呆。
整个人简单而单调,毫无乐趣可言,比木头强不了多少。
活生生一个机器人。
而令人奇怪的是,赵朴对这种生活不感到厌倦、疲劳,反而是有种兴奋之感。
在前世,赵朴读到一些人玩网游,乐此不疲,不断打怪升级,升级,升级,再升级,没有一丝疲劳,没有一丝厌倦。
那时,赵朴不理解,可是现在是理解了。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得病了,得了心理疾病,需要好好医治,再继续下去,可能真的会变成木头,变成机器人
该出去散散心了
尽管对参加花魁大会,兴趣乏乏,可赵朴还是强制着自己前去。
天香楼位于城南,朱雀街烟花巷中,每日夜幕一降,便急遽热闹起来。
气派的大门前灯火辉煌,车如流水马如龙,人声隆隆鼎沸,大门下人流进出不绝,大红灯笼分作两排高高悬挂,里面阁亭连绵。庭深院广,彩灯眩目,莺歌燕舞其富丽繁华,堪称京城一时无两。
隐约间,赵朴想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
赵朴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的天香楼,皱了皱眉,有着格格不入之感。
天香楼虽然是青楼,但却以清官人为主,只卖艺。不卖身,里面的女子都是琴棋书画精通,诗词歌赋惊才绝艳的尤物,杭州的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士大夫们汇聚在一起,或是饮酒作乐。或是畅谈诗文。或是鉴赏书画,等等,往往不惜一掷千金,邀请这些清官人到场。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求不得,天香楼生意要比皮肉生意的青楼赚钱得多。
赵朴曾经想要过取缔青楼。因为绵绵青楼最磨损士大夫心志,一个个成为了软脚蟹。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这些青楼每年给朝廷带来太多的赋税,各种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处理起来麻烦极多。
此外取缔了青楼,士大夫们无事可干,精神沙漠化,那又是麻烦无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