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8(2 / 2)

朝中大臣只能是答应,皇帝陛下是铁了心要守卫襄阳,将战略重点,放在了襄阳,放在了中路。

“北方平原为主,重在骑兵,谁掌控骑兵谁就掌控了战争主动权;而南方则是河网密集,重在舟楫,谁掌控了强大水军,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赵朴道,“守卫襄阳,重在水军,只有强大水军,才能确保,进可攻,退可守,才能保障战争的主动权”

“此战重在一个拖字,拖上一年半载,拖得金军财力枯竭,兵力疲惫,拖得金军不得不退兵。我军就胜利了。但是不能被动的防守,要积极的防御;进攻也不能冒险进攻,而是稳妥的进攻”

赵朴下了这次军事会议的主调。

看着在座的文武,赵朴微微叹息,此时的文武还是有些幼稚。还是不成熟,想要快速长大,必须要交“学费”,只是希望学费不要太过昂贵。

“我打算成立军部”赵朴开口道。

“军部是什么”在座的文武立时心中伸出疑问。

赵朴解释道:“战争之道,在于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我朝缺乏强兵,有无名将,无汉唐强兵,无孙武、白起、韩信之将,为今之计,只有以拙破巧。集聚众人智慧,共同制定作战计划”

军部,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部。

而在大宋枢密院,也扮演着参谋部的一部分角色,只是很可惜,真正起到作用很少,大多时刻。起着负面作用。

此时,武备学堂还未培养出太多高素质人才,满朝的文武又不争气,更为严重的是党争极为厉害,只能是成立军部,起着参谋作用。

讲述了军部的职责之后,赵朴道:“军部,不在朝廷机构编制中,只是暂时的编制,人员由我亲自任命。主要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我军长远战略。作战计划要详略得当,在具体的指挥上可以灵活,而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必须要详细至极”

而临时成立。意味着可以随时解散;不属于朝廷机构,便于控制是,少去了党争。

有些机构,是不编入朝廷编制的,属于私密机构,而朝堂的大臣很难干涉,很难制约。这些机构的特点,往往是品级很低,甚至是没有品级,可是却负责一些私密的事情,在大致方针上,影响皇上决策。

比如,内卫,专门负责保卫和情报,主要是监视朝中大臣,探查朝廷大臣隐私。这个机构,自然是为大臣不喜欢,自然是遭到大臣们集体反对。根本无法正式成立,只能是私下里,以私卫的形式存在。

而军部也是如此

在大宋,兵部、枢密院、各部军队,彼此之间,相互制约。枢密院有调兵权,当无统兵权;兵部有统兵权,但是无调兵权;而各部军队,没有上级命令,根本不得调动。总之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最大程度的将兵权握在手中,避免了军阀割据。

但是在三者之间,缺少一个大脑般的存在,协调彼此。

于是,赵朴想到了参谋部,便创立了军部。

成立军部,主要是集中思想,全力制定合理的军事作战计划,减少党争,减少内耗。

只是设置军部时,赵朴没有打算将他设置为朝廷机构,为的就是防止军部权力扩大。随着战争的继续,军部权力会扩大,甚至是凌驾于诸多的朝廷机构,那时会破坏朝堂的稳定,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在座的都是精明之人,立刻明白了军部所在。

若说内阁,是文臣的首脑;而军部,这是军队的首脑。在未来几年战争中,军部必然占据重要位置。而若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也意味着话语权的扩大。

“陛下,军部几人”赵鼎率先问道。

“进入军部者,必须要知兵之人。进入军部。人数按照具体情况确定,暂时八人,若是情况有变,可以适当增减”赵朴含糊道。在他的设想着,军部的主要成员,将是武备学堂的学员为主,以八字军主要将领为框架,构成一个整体。

接着,赵朴又大致的讲述了军部的参谋职能。

中国在很早就有了庙算的思想,在宋代就有了简单的参谋制度,可是至始至终,就没有蜕变成真正的参谋机构。

打仗,更多是靠着武将的经验。

若是武将经验丰富,抓住敌人破绽,击败敌人,就胜利了;反之,武将经验差一些,则是被敌人打败全军覆没。而大的战役指挥上,往往是靠着元帅,想当然的作战,或是一些狗头军师你一言我一语,元帅最后做选择题,选择对了,就胜利了;选择错了,就输得裤衩也没有了。

此时,战争更是一种艺术,全靠双方水平决高低。

而赵朴,则是要把战争变为数学,获取精确的信息,得知双方的利弊得失,进行各种数据进行推演,将战争的各种变数,变为可确定

而军部的作用,就是将这种艺术,抓化为数学。

这种转化,可能会压抑一些名将的天分,可能减少一些大捷的出现,但是也会减少一些将领的失误,减少大败战的出现。

s:感谢优酷4投了1张月票

第263章难克的汴梁

“多算胜,少算不胜军部,就是将庙算发挥到极致。这种庙算,不是拍着脑袋决定,而是综合各种信息,不回避自身的缺点,也不回避敌人的优势,一切追求客观真实,使战争的胜负可以估量,而不是想当然的你认为必胜,或是想当然的认为必败。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要制定最理想的一份,也要做最坏的一份作战计划”赵朴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文武听着,隐约有些明白了。

而在军部人员初定上,仅仅八人,文臣四人,武将四人。文臣主要是侧重于后勤一类,而武将则是侧重于基层军官。而不论文武,都是年青人为主,官位不高,山头主义不太严重,党争迹象不显,有较大的塑造性。

军部初创,就开始发挥作用,制定襄阳之战的作战计划。

有了军部的存在,赵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此刻,他只需要扮演监督者,决策者就足够了,以检测军部八人合力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否可行。

军部才草创的时刻,汴梁大战再次展开。

山河依旧,汴梁却遭受了大劫,此时金军正在缓缓退去,同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