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逸总觉得卫风把交州俚僚贬的一无是处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仿佛这个人天生对交州俚僚怀有敌意似的,这是为何呢难道他与交州俚僚有过节但不可能啊,他今日才来番禺就职,哪有与交州俚僚结下梁子的机会
邓逸的确是摸出了些眉目,只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卫风敌视交州俚僚的根源完全是现代人的情感作崇罢了,广州的俚僚,是一千多年后壮、苗、瑶、侗等民族的前身,是兄弟民族,性情温和,是五十六只小猪之一,自然不能痛下杀手,而交州不同,那里都是越南猴子,不杀了还留着干嘛正如他对待倭人的态度,趁着现在有能力杀,就尽量多杀,绝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患
种族灭绝固然残忍,却不失为一劳永逸之法,正如当年欧洲人入侵美洲,把美洲的印弟安人几乎杀了个精光,少数残存的印弟安人才老老实实不闹事,心甘情愿的做起了下等人,没办法,想闹事也得有力量才能闹啊
大毛子更毒,把西伯利亚的黄种人杀的一个不剩,使得那广袤的土地成了白人的天下
而被欧洲人带往美洲的黑人,由于没有采取种族灭绝政策,结果步步坐大,一发不可收拾,不了解世界历史的,还以南美洲天生出产黑人呢
康有为曾言:黑人之身,腥不可闻,白人黄人,才能形状,相去不远,可以平等,其黑人之形状也,铁面银牙,斜颔若猪,直视如牛,满胸长毛,手足深黑,蠢若羊豕,望之生畏,其棕黑人有性情太恶,或有疾者,医者饮其断嗣之药,以绝其传种
除了对黄人白人的可以平等持保留意见,康有为对黑人的看法,卫风是无比赞同,在他眼里,以菲越为代表的东南亚猴子不比黑人好上多多,都是被奴役,被抹杀的对象
当然了,那时只有华夷之辩,还没有种族灭绝这一说法,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时起,中央政府对交州俚僚多以文化输出与羁縻统治作为手段,因此卫风并不能过多的解释,只能拿些令人不是太信服的理由出来。
邓逸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于是问道:“使君,后汉初年二征作反,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官吏贪暴所致,倘若行仁政,又何以至反何况交州俚僚的数量虽无人清楚,但数十万、甚至百万总是有的,杀如此多人,岂不是不伤天和”
“哦”卫风诧异道:“邓将军,本将记得你之前还指斥俚僚野蛮残暴,与我晋人有解不开的深仇,既然如此,灭族有何不妥”
“这”邓逸一时无言以对,他与林邑常年作战,但是与交州境内的俚僚冲突不多,在心里上并不敌视,然而,刚刚的话的确是从他嘴里冒出,这一下子就被卫风抓住了话柄
卫风摆了摆手,又道:“邓将军,据本将了解,二征作反始自于后汉朝庭向交趾征收赋税,原本当地俚僚不纳税,而是贡纳奇珍异品,但在得到了汉朝传入的先进技术与工具之后,生活日益富足,有了纳税的能力
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落到了好处岂能不回报因而朝庭向交趾征税天经地义,也无可厚非,只是税赋把收入从地方移往了朝庭,这必然损害了当地雒侯、雒将的利益,而雒侯、雒将为免利益受损,向普通雒民征收双重税赋,并煽风点火,引发雒民对于朝庭的怨恨,使得二征有了作反的土壤。
这从一方面看,罪魁祸受乃是雒候雒将,雒民只是从贼而已,但随着数百年来中原人士的大量涌入,需要大量的土地维持生活,会对原有的土地制度起到冲击,移民与原住民出现争地现象不可避免,雒民必然要起而抗之,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虽说二征被镇压下去,但本将敢肯定,只要朝庭的控制力稍有减弱,日后还有会三征,四征冒出头,林邑敢于反叛,不就是瞅准了汉末天下大乱,朝庭无力南顾吗
邓将军,朝庭代表的是我汉晋移民的利益,任何律法规定,首先应为我汉晋移民服务,当有外来反抗时,则必须给予与精神上的双重消灭,才能保证我汉晋移民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繁衍壮大
本将希望邓将军能好好考虑,要不这样,一待除去了林邑国这心腹大患,本将会往龙编与你家使君详细分说”
s:谢谢城管大大的评价
第三五六章林邑概况
卫风的双重标准,确实是令人蛋疼的很,邓逸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居住在一条人为划出边界两侧的俚僚会有两种不同的命运但是他也不方便多说,一方面卫风怀有整治交广二州的决心很大,如能成功,对当地的汉晋移民会带来莫大的好处,再从自已家族的角度来考量,也可以借势壮大发展,另一方面,卫风受天子诏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握有交广二州的军政大权,严格来说,包括交州刺史在内,所有人都须奉命行事,这其中也有他邓逸
更关键的是,卫风持节
虽然假节是皇帝赐节的最低一等,却可以战时斩杀不奉军令者,如果抠着字眼分析,卫风的确不能随意斩杀官员,但任何律法规定都有漏洞,只要卫风发动战争,就可以凭节斩杀或是诱杀所有与他不是一条心的官员,这很简单,命令你领着孤军去攻打某一绝地,去还不是去去了是死,不去就是违令
偏偏卫风不是一个弱势刺史,他拥有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部队,而这三万军随时都可以机动作战,这就很恐怖了,堪称交广地界上的最强军事力量
卫风有实力,有名份,因此,邓逸决定不再纠结于这令人蛋疼的双重标准,改口提醒道:“使君,交州地域虽不如广州辽阔,但俚僚同样分布较散,有些还居住在山上,末将只担心您清剿不完全,反而引来了无穷的报复啊”
李驻接过来笑道:“邓将军。恐怕你对将军不大了解,将军三年前尚为流民,于草莽之中脱颖而出,曾三败孙恩,两次渡海远征新罗与百济,这其中更是将新罗灭国,直接、间接死在将军手上的人,怕是有数十万之众了,但将军只杀蛮夷、胡虏与该杀之人,绝不滥杀无辜
而将军本人。也由义兴军司马、会稽都尉、广陵太守。一直到今日的广州刺史,同时,又由庶人一跃而为普通高门,升迁虽速。可每一步都坚实无比。而且因着为姻亲报仇。灭去相王全族,生擒北府军督帅刘牢之,将军也由此被南郡公忌恨在心
然而。将军利用北府余孽在江北蠢蠢欲动的形势,与自身的雄厚兵力,迫使南郡公不得不把将军外放为了广州刺史
邓将军,末将斗胆猜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