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一人游看没意思,不如便装前往,与民同乐有趣,于是就带了五十名内侍悄悄前往。偶遇八姐、九妹,惊见仙女。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年轻的真宗皇帝也不免俗,忍不住上前表示君子好逑之意。当杨洪报出家门,也自觉做事孟浪,暗想,自己刚登基不久,如让百官知道皇上君戏臣女,是很没面子的事,更担心佘太君去南清宫王兄处说道此事,那样,自己就不好看相了。杨洪带八姐走后,王钦若觉得给杨家找麻烦的机会来了。就煽动真宗道:“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万岁登基以来,东西二宫久虚,无论万岁爷有无真心,皆可到杨府提亲,成则二宫得以充实,败则今日之事别人也无可厚非矣望万岁三思”真宗也觉得此计可行。就对王钦若道:“此事今日爱卿与朕皆不宜开口,你速传朕意,令丞相寇爱卿伴驾前往,”于是,真宗更衣摆驾,慢慢行走,等寇准赶到后一起打道天波府。
礼毕坐下后,佘太君起身问道:“微臣敢问圣上,驾临寒舍有何旨意宋真宗看了王钦若一眼,王道:“万岁到府是想问一下:令嫒八姐、九妹是否有家问字”佘太君若回答皆已许亲待娶,也就没事了。哪知她一时失措,回了一句词不达意的话道:“回万岁,我家女儿是不嫁人的”王钦若道:“太君此言差矣古人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堂堂天波府岂有女大不嫁之理”太君道:“吾家有女不嫁,自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何劳王司马操心”王钦若嘿嘿一笑道:“在下哪敢过问太君的家事,此乃皇上欲知,太君拒不回答有点不妥吧”寇准此时才弄明白皇上传自己来杨府的意思,也看出佘太君无意把女儿送入宫中。正想暗示太君以女有暗疾为由来巧妙推辞。哪知太君竟答曰:“有女不嫁是没遇到门当户对的人家”王钦若哈哈大笑道:“当今万岁与令千金年岁相当,君臣联姻,珠联璧合,正是门当户对,天下绝配看来、、、、、”“看来王司马是没听懂太君的意思据下官理解,太君所谓没有门当户对之语不过是个措词而已,真正意思是女有暗疾、不便议亲”寇准圆话道。佘太君不知迷到那啦,竟抢白寇准道:“是谁告诉你吾女有疾真是岂有此理”“那就必然是没有人家能出得起彩礼啦”寇准道罢连连与太君使眼色。佘太君一愣总算明白寇准的好意啦,可话已出口,岂可当面反悔,犯欺君之罪只可顺着往下说道:“按山西人的风俗是有这么个意思,大丞相不会笑话老身吧”王钦若忙接口道:“原来如此啊万岁有意纳贵府千金并列东西二宫,这彩礼嘛太君是可以随便要的”太君正要接话,寇准道:“启奏万岁河东是有这么个以彩礼定亲家的规矩,不过一旦女家张口要的彩礼男家不出、、、可、、、”“不出彩礼闺女永不出门”佘太君严肃的说。寇准看了佘太君一眼奏道:“万岁你看、、、、”真中自负地道:“寇爱卿不必担心除了朕的江山外,其他任太君随便要你就替朕笔录吧”
待杨洪研好墨、铺好纸。佘太君道:“寇大人请记吧定亲礼四样:一两清风,二两彩云,三两星星,四两月亮。
做嫁衣的布料一匹:用织女织的百鸟锦。
定亲信物两样:大女爱肚子痛要哪吒的混天绫护腹;小女脸易冻要半斤千年蛇油美容。
回门九礼食盒一桌,八个菜是:凉拌灵芝草一盘,凤凰皮蛋一盘,凉拌猪八戒耳朵一盘,清蒸牛魔王排骨一盘,红烧蚂蚁心一盘,干炸冰块一盘,爆炒蛟龙须一盘,拔丝蟠桃一盘
出嫁时的礼仪要求:八人抬花轿一顶,轿夫用下八洞神仙,张果老、锺离汉、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合、何仙姑、用李长庚替下吕洞宾。这时,寇准问道:“为什么用太白星替下吕洞宾”太君曰:“嫁闺女不用色仙抬轿”伴娘四名:常娥、织女、貂蝉、西施。压轿孩子一名:红孩儿。放喜炮两人:哼、哈二将。唱礼司仪一名:姜子牙。杨府到皇宫要用如来佛的遮天旗遮天两个时辰,用金砖铺地。洞房花烛容易灭,用夜明珠两颗。”太君要过彩礼,寇准将录好的礼单呈给真宗,真宗看过礼单,哭笑不得。明知佘太君是在故意刁难,不想嫁女进宫,可有言在先,又不想因为自己选妃而治杨家的罪,只好将礼单收起道:“既然彩礼朕备不齐,此事就做罢论吧”
送走了真宗,寇准道:“太君啊巧要彩礼固然封住了皇上的口,却留下了人间憾事”佘太君道:“老身一家靠的是真本事立站朝堂,不想靠女儿裙带显荣耀,何憾之有”寇准道:“下官指的是自今而后,令嫒怕是再难嫁人要嫁人就有欺君之嫌。有女不能嫁,岂不悲呼”太君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啦唉这叫什么事嘛、、、、、、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天波起风波”
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
却说王钦若即辽邦的间谍,原名耶律黑接到萧太后的密旨后,整日考虑如何才能给杨家找麻烦。佘太君巧要彩礼拒婚,王钦若心中窃喜。随真宗回宫后,用尽挑拨离间之能事,拼命扇阴风点鬼火,要真宗以欺君之罪问罪佘太君。宋真宗对太君巧拒婚一事,如耗子掉在温缸里受的是温顺温水欺;心中固然不悦也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难吐他心中明白,杨家毕竟是忠良臣,是大宋江山的安全保障,绝不能因小失大,为此事自坏长城。就对王钦若道:“朕去杨府提亲乃是一时兴之所至,并非真对杨家二女梦寐以求,势在必得,不过一场玩笑而已,王卿以后再休提起”
王钦若见一计不成,又思一计。回府后即派人将自己的亲信死党,现任枢密副使的谢金吾招到府中饮酒。两人对饮时故意唉声叹气,待谢金吾再三追问才道:“现在人心不古啊当年杨延昭被潘仁美陷害,落魄潼关逆旅,吾呕心沥血为其写御状、报血仇、、、、、、那时,他与我兄弟相称,不仅他对老夫恭维有加,杨府的人谁见了老夫不是点头哈腰如今呢,杨延昭见吾如同路人。更为可气的是,那日老夫偶过天波楼心有所思,忘记下马,竟被佘太君百般羞辱、、、唉此事也只是能与贤契说道说道,与其他人说道岂不是自取其辱”谢金吾道:“恩师何必为此区区小事烦心,古人云:鹰,有时低飞于鸡,其为捕兔尔鸡则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恩师在本朝除了八王千岁,何人敢与争锋老寇准凡事让三分,六部大臣唯你马首是瞻至于杨府嘛、、、杨延昭常年不在京,府中只有一群大小寡妇、、、早已外强中干,有什么了不起恩师如果气不过,明天学生就去天波楼给杨府找个难看,让他们也大气一场”王钦若见谢金吾上钩,心中暗喜,却装模作样地道:“贤契不愧是老夫的得意门生,忠心可嘉不过,天波楼乃先帝赐建,非同小可要三思而后行若为此受到皇上申斥,老夫于心何忍”谢金吾狂妄地道:“学生胸有成竹恩师静观好戏吧告辞”。
谢金吾何许人也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行事
原来,谢金吾祖籍辽东,其父谢豹原是辽军千夫长,随周良聪进攻雁门关时,被杨令公神箭射死。其母宁氏靠谢豹的抚恤金银子,带着不满周岁的谢金吾展转数千里,到汴京投靠经商的舅舅宁瑞。宁家帐房周老夫子,是一位不得地的饱学儒士,奉东家令兼教谢金吾功课。周见其聪明伶俐,为其取名谢聪字,金吾,意谓长大做执金吾大官前途无量的意思。王钦若成名后,宁瑞以辽东同乡的身份千方百计地与他拉近了关系。真宗开科取士时命王钦若为副主考,王极力将谢金吾推荐为榜眼中举,并安置到枢密院做实习行走小官。其时,宋真宗正图精心治国,下诏广征进谏,谢金吾写了一篇破辽鉴呈上龙庭。主要内容是总结辽宋历年作战的经验教训,针对宋皇室,用将看出身;用帅不信任的弊端,大胆建议:用将不拘一格,用帅信之不疑,应授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权力、、、、、、。此策,深受八王、寇准、等朝中重臣的赞同,真宗甚喜。王钦若趁机建议将谢金吾提升为枢密副使,真宗准奏。至此,谢金吾将王视为不世恩人。谢缘于父仇,早就想与杨家为难,因杨家根基重,迟迟不敢下手。今得王钦若的支持始开始复仇行动。
次日,谢金吾以娶小妾为由,带着百余人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鸣炮奏乐、浩浩荡荡来到天波楼前,不仅不遵例静悄悄肃然通过,反而故意放铳、鸣炮、锣鼓喧天、、、、、、乱哄哄一拥而过。佘太君闻之大怒曰:“谢金吾系中山狼也得志即猖狂,竟如此无视大宋律,若不惩戒,余必更狂老身当奏本参之”
来日早朝,佘太君拄着龙头拐官冕上殿。宋真宗听得殿头官高呼:“佘老太君上殿见驾”忙离龙位站起道:“太君不在府中纳福,何事见朕快请坐下慢慢奏来”宋真宗贵为天子何以对佘太君如此礼遇是因为佘太君所持的龙头拐系先皇所赐,龙头项下挂有一面金丝吊的闹龙金牌,上面雕有太宗皇上御笔亲书的:虽无銮驾,如朕亲临八个金字。大宋朝所有官民见到此拐,就如同见到太宗皇上一般,须先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然就犯了大不敬,欺君罪。太君如持拐打人,包括皇上在内的文武官员都是白挨且打死人不犯法。是故,太君平时使用的是自制的檀香木镀金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用此御赐金拐。宋真宗表示客气是对拐,而不是对人。注,宋朝太祖、太宗两代开国皇上,为了拉拢重臣曾御赐四样有此权利的物件,分别是:八千岁赵德芳的的金锏、东征王郑印的西瓜锤、呼延赞的钢鞭、佘太君的龙头拐佘太君坐下后奏道:“天波楼乃先帝赐建,楼前竖有御碑,上书先帝圣旨:过此楼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肃然通过。这不是敬杨府,而是朝廷的尊严,国家的法度昨日,谢金吾带人鸣铳、放炮,锣鼓喧天,公然招摇骑马过楼。全不把朝廷放在目中,望万岁治其大不敬之罪”真宗即唤谢金吾出班责之道:“你科班入仕,熟知朝例,怎能如此犯上真是岂有此理”谢金吾道:“万岁息怒微臣非是有意犯上,前天因筹备续铉之事彻夜未眠,一路精神恍惚,过天波楼时恰巧睡着,下人不知规矩造成此错。另外臣反复思考觉得天波楼之事还有待商量、、、、、、”真宗道:“尔虽系误犯,亦不无微罪太君参你,服罪就是,还有何商量之处”谢金吾道:“天波楼初建时,地处御街末尾的转弯处,对御街交通并不妨碍。近几年金水河一带,建了许多大臣的府第,是故御街延伸穿天波楼而过。这样,天波楼就成了阻在御街上的建筑。每日上下朝的大臣须遵礼通过且不讲,奉旨天使通过也须下马潜行。臣以为:这未免失了当今朝廷威严为维护万岁的天威,臣冒死奏请万岁下旨拆了天波楼。”真宗正在考虑,王钦若出班奏道:“臣以为谢副使所奏甚是有理天波楼离杨府大门尚有数射之远,拆了也无损杨府的荣耀。为了御道的畅通,拆之为善”当日不是大朝,八千岁,诸王都不在。没人为杨家保奏。寇准觉的不妥,正要上奏,天子已发话道:“此事待朕思过再议,太君与谢卿且候旨吧退朝”
其实,真宗心里想的是:谢金吾的建议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意在替自己狡辩。他不当殿驳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觉得佘太君为礼节上的事,专门上殿参大臣有点小题大作;二是,觉得太君在拒婚问题上,太不给自己面子了,借此稍挫一下她的威风,也无不可其实,天波楼拆与否都无所谓。王钦若见真宗没有表态,知道杨家在皇上的心目中地位很重,须自己继续点火才能促成。于是跟着真宗进了养心殿又奏道:“适才当着百官的面,有些话臣不便讲。其实,天波楼的存在不利御街畅通还是小事,有损皇上的尊严乃是大事臣闻街上小儿歌谣道是:汴京御街天波楼,杨府威风镇九州,百官过似朝天阙,天子过似朝太后。臣以为,自古:臣有功,君有赏,乃明君之道也然,因赏引起朝野非议,似乎欠妥望万岁三思”真宗心动,就传旨谢金吾拆楼。
太君闻知长叹曰:这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身是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矣柴郡主安慰曰:“婆母无须烦恼待为媳去南清宫问计于皇兄。八王对柴秀英道:“御妹啊此事吾已听寇老西说过,本拟明天上朝阻止,谁知今日圣旨已下。为今之计,只能贿赂谢金吾,让其拖几天再动工。速喻杨延昭回京商议对策。”柴秀英回到杨府,转达了赵德芳的意思,佘太君一面收拾礼品派杨洪给谢金吾送去,一面派杨延瑛飞马三关给杨延昭送信。
谢金吾收下杨洪送来的礼物,乐的手舞足蹈,得意地自言自语道:“佘赛花呀你这个老乞婆,既有如今何必当初呢谢某祖上之仇以此岂能报之此举只不过替恩师出口气而已。你如果有肚量,任谢某招摇过楼,装迷不问,岂不皆大欢喜你好不该小题大做,上金殿参吾,哼谢某岂是省油的灯如今要拆楼啦,才明白谢某也是尊神像。哈哈看在珠宝份上,就拖几天再拆吧这叫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杨延昭得到九妹报信,觉得也只有自己与八王、寇相面商才能解决此事。可他又不敢公开离开三关,按宋制:将、帅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