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 1)

话说杨家将 怀夫子 5057 字 2019-05-03

激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高怀德见辽将凶猛催马上前夹攻,辽将耶律沙扬刀截住。只见四匹战马奔腾、八条胳膊飞舞、鞭斧相碰、火星四溅,刀来枪往、耀目生辉,战鼓咚咚、震耳欲聋,杀声阵阵、响彻云霄,自古多少将军战,哪有今日打的凶四人狠斗多时,马儿力乏,各自罢战。

高、呼二将回到大营对潘仁美道:“敌将凶悍,难以取胜”潘仁美道:“耶律沙、耶律奚底都是辽国有名上将,岂是易与之辈所幸者我方不胜,亦不败矣明日二位将军出阵,分头缠住二将,本帅与高怀亮领大军掩杀,敌将慌乱便可取胜”。太宗闻知对潘仁美道:“明日朕亲临战阵,留德芳与杨家父子守城”

辽营主帅耶律休哥对众将道:“宋军高、呼二将久历战阵,骁勇无比,力战难以取胜杨无敌如出战、我军就不能稳操胜卷矣故,明日改变战法。先有二将军挑战诈败,引其来追,有耶律衲领弓箭手围射之。密告耶律学古将军领兵偷袭宋军后队,在乱中活捉宋太宗赵匡义。”

次日,太宗头戴闹龙金盔,身披锁子黄金甲,骑一匹骅骝逍遥驹,得胜钩上挂一杆赤铜刀。在柴秀英、党进等大将的拥护下来到阵前。三通鼓罢,辽军耶律奚底出战呼延赞,耶律沙出战高怀德。激战二十回合后,辽将出现败势,二将同时败走,高怀德觉的有诈,停骑不追,哪知潘仁美已经指挥大军冲杀过来,只好带头冲向辽阵,双方展开混战、、、、、、。辽帅耶律休哥见宋军中计,暗暗指挥辽军边战边退,渐渐将宋军引入埋伏圈。

太宗在阵前见辽军节节败退,心中大喜,正要指挥御营兵将支援潘仁美。猛听得阵后一声炮响,有无数辽兵冲杀过来。他毕竟久经沙场,闻惊不乱,指挥护驾将官与来敌接战。哪知,辽军早已定下调虎离山计。正面战场只有耶律沙、耶律奚底、耶律衲及耶律休哥诱敌,其余战将都调到耶律学古的军中。结果是,辽军来一名战将,太宗派出一名护驾将军迎战,等到太宗身边已无将可派时,辽军勇将兀环奴、兀里奚并骑来捉太宗。太宗也是个临危不惧的马上皇帝,毫不犹豫地扬刀亲战兀环奴。柴秀英虽然是初次上阵,看到皇上有难也奋不顾身地举起日月双刀截战兀里奚,

在城门楼观战的杨继业,见战场情况突变,对八千岁道:“末将守城有责,不能违令出战二、三、四、五郎分守四门,也不便出去,让六、七郎出城救驾,八郎紧跟千岁以防不测”八千岁道:“今日全仗卿家力挽狂澜”

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出城不远就被耶律学古拦住去路。杨延昭一看有辽将截道,就对延嗣道:“七弟挡住来将为兄杀入重围救驾”七郎大喊一声:“六哥放心我杀了来将就去接你”说罢挺枪与耶律学古战在一起。杨延昭拍马冲入包围圈,一手挺枪、一手拿鞭,如狮子摇头、猛虎发威,枪挑、鞭打杀的众辽军人仰马翻,旗倒血溅,哭爹喊娘,纷纷让路。纵观战场,见宋军十几名战将与辽将捉对拼杀,一时难分胜负,只有一名白袍少年将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忙拍马冲上一枪直刺敌门面,趁辽将拨枪之机,一鞭将辽将的头扫掉半拉。转身问小将道:“圣上在何处”小将道:“西北黄龙旗附近”杨延昭顾不得问名,喊了声:“且随某救驾去”拨转马头向西北冲去。

被救战将名叫潘昭瑞,是潘仁美的二侄儿。潘仁美利用手中兵权,先是把大侄潘昭祥弄到军营委了名游击将军,结果在太行山被呼延赞打死。二侄潘昭瑞要替哥哥报仇,也投入军中,潘仁美怕再出事,就把他安排到御营暂委名千总相当现在的团长本以为跟着皇上打仗拼命机会少,升官发财机遇多。没想到中计皇上被围,也得出马拼命。别看这小子顶盔贯甲,威风凛凛,其实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杨延昭如果迟救半刻时光必死无疑。

且说太宗与兀环奴交手多时,本无胜败之分,原因是兀环奴虽然比太宗技高一筹,但接到的命令是:只能活捉,不能杀死。是故太宗能久战不败。意想不到的是,太宗的战马被乱箭射中,一时失了前蹄将太宗摔落马下,兀环奴一见喜从天降,用刀指着太宗喝令辽兵绑人。这时杨延昭恰好赶到,一枪把刀挑飞,再一枪把人也挑落马下。本应下马救驾,因见柴君主被兀里奚追的危机万分就转身对潘昭瑞道:“你下马救驾我去救郡主”拍马向兀里奚追去。

要说柴秀英的功底可以列入中上等,但与兀里奚相比差的就不可道以里计啦,前十合她打的有板有眼,满像回事,往后就成了铁匠的砧子挨打的料恰遇兀里奚是个好色的蛮子,一心想活捉她玩玩,二人才打了好半天。柴秀英是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掉,耳内还得听脸红心跳的污言秽语,在又羞、又急、又恼、又无奈之际杨延昭挺枪赶到,放过柴郡主直刺蛮将。兀里奚措手不及被一枪刺个透心凉。君主见杨延昭是个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的年少将军,就忙问尊姓大名,当得知是有名的杨家六郎时,不由钩起来自己的心事。就羞答答地道:“将军救奴家于危难之中,无以为谢有祖传针珠衫一件奉送将军,且有四句偈语要牢记在心回京与八千岁共参详先帝曾留言,贤王作周全,如得事成就,还须一状元。”

道罢随杨延昭杀向太宗被围之处。半途迎着一拨宋军,领头之人正是潘昭瑞,他见郡主已获救对延昭道:“圣上已被呼延赞、杨令公护驾回城末将奉旨接郡主回去”杨延昭道:”既是如此你且护送郡主回城,我去救应众将”转身又杀向包围圈。

回头再说呼延赞与高怀德正在追赶败将,忽听身后炮响,回头看到有大批辽军攻击后阵,逃跑的辽军也卷土重来,高怀德已知中计。忙对呼延赞道:“我军中计,形势凶险趁蛮子兵未合围之际,将军速杀回御营护驾进城我去帮潘招讨突围”呼延赞冲到御营时,杨继业也奉八千岁令带八郎出城救驾,二将随保护太宗回城。

潘仁美发现中计之时,高怀亮已领二万人马完全进入了辽兵的埋伏圈,通知撤兵也来不及,仅把自己领的人马招呼在一起,各自为战,也不管圣上及高怀亮的死活。高怀德冲到时,潘仁美的战马已被弓箭射死,正在狼狈不堪地徒步指挥潘龙、潘虎拨打四周射来的雕翎、、、、、、高怀德杀散一队辽兵弓箭手,抢了一匹马给潘仁美骑上,掩护潘家父子冲出包围。这时才得知兄弟怀亮仍在包围圈内,就翻身又冲入重围,在圈内寻找多时,不见怀亮。后在草丛中寻得宋军一个伤兵,得知兄弟已被耶律沙回马刀劈死。高怀德一听不由气冲斗牛,如疯虎般在包围圈内来回冲杀多次,要找耶律沙替弟报仇,先后杀死辽军千夫长以上将官五人,也没找到耶律沙,只好向外围冲去。哪知此时包围圈内活着的宋军,已只剩下他一人,耶律沙在圈外指挥耶律衲带的弓箭手,集中力量射他一人,高怀德舞动双鞭,拨打雕翎、上护身、下护马冲了多次都被箭雨挡回,不幸战马被射倒卧地不起,怀德心想:战马一死,突围无望,身为大宋一家王爷,岂能被俘受辱随拔剑自刎。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怜南征北战二十余年,为赵家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高氏兄弟,竟被缺智少谋、阴险毒辣的潘仁美借刀害死

潘仁美收拾残军,但见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宋军折兵八万余人,丢失军械、粮草无数,所得涿易二州复归辽邦。耶律休哥大获全胜,收兵回幽州庆功。

太宗逃入定州,众将参见请罪时太宗道:“今日作战多亏白袍小将军救驾杨继业父子奋勇杀敌,才使朕转危为安,回京后朕定要封赏”八千岁奏道:“此一役我军误中敌人奸计,不仅损兵八九万,更可惜的是,损折了高家两位王爷。目前士气已失,粮草不继,莫如暂时收兵回京,从长计议伐辽战略。”太宗准奏,即日下诏班师。

太宗回汴京休息三日后设朝,先拨库银万两为高氏兄弟治丧,当殿册封高怀德的儿子“高琼、高怀亮的长子高麟世袭乃父王位,随朝伴驾;次之高风为孝义侯在家侍母。封杨继业为无佞侯代州刺史,杨家诸子皆封为代州团练使,王贵、杜国显封雁门关总兵。另赐杨继业金银各一提、宫女十名,全家搬入天波无佞府居住。呼延赞下河东战功显赫封铁鞭王赐王府一座居住;李建忠、耿忠、耿亮,柳雄玉等封为参将,御营服役;其余随征官兵升赏不一。唯对潘昭瑞之功当殿未封。

原因是,战场上太宗跌下马时被龙袍盖住了脸,一时揪扯不开,没看到是杨六郎救的驾,潘昭瑞将他扶起上马,就误以为是潘小将救的驾。当杨继业、呼延赞到时太宗对潘昭瑞道:“柴郡主被辽将追杀的不知下落,小爱卿如能将其救回,回京当招为郡马”潘小子喜从天降,遵旨去追杨延昭,他知杨家儿郎个个武功高强,定能将郡主救回,自己只要接住护送回城,就表明她是自己所救,杨六郎新归宋营谅也不敢与自己争功,这个郡马就稳做了。也是他运气好,路上碰上郡主,就护送回城。太宗本想当殿封他为郡马,突然想起先王对柴郡主的婚事有遗昭給八王,还须与皇侄赵德芳议定一下,就当殿未提此事。下朝回宫后,听内侍传报八千岁宫外侯旨,心中大悦,即传进宫。八千岁何以刚下朝又进宫呢

原来,杨延昭回京后,将柴郡主的话告诉了母亲佘夫人,夫人叫他去南清宫请教八千岁。千岁思考有倾道:“先王对秀英宠爱有加,曾对本御言道:将来秀英皇儿的婚事须,珠衫为聘、状元为媒、将帅之才、天子主婚。现在御妹将珍珠衫赠与你,不言而喻是对你有意思哈哈看来你我君臣要变成郎舅之亲了你且回府侯佳音,本御现在就进宫奏明叔王。”

太宗给赵德芳赐坐后道:“朕此次在幽州被辽将兀环奴所困,命若悬丝之际,天降白袍小将枪挑兀环奴,救出朕躬,又追杀兀里奚救回秀英皇儿。朕以为功高莫过救驾,为酬其功,朕已许其为郡马,不知皇侄意下如何”八王道:“救驾小将父子英杰,,将来必是朝中国家栋梁叔王金口许婚,更显皇恩浩荡,侄臣万分赞同为遵先王之意,可下旨新科状元吕蒙正为媒。”内侍即宣吕状元进宫。吕蒙正乃吴下才子,少年聪慧过人,可惜官运不佳,数科不第。去岁王丞相主考,见其文笔刚劲、立意新颖、论事观点独特老道,就取其文章为甲卷,呈太宗御笔亲点头名状元。蟾宫折桂时年已三十有二,晚成大器,行事谨慎,身列朝班不久,就获得朝野好评。此次奉旨做御媒更是格外小心,因为杨延昭去请教八千岁时,恰巧他也在场,所以不等太宗说出男家是谁就领旨出宫,直奔杨府而去。

佘夫人得知吕状元来意,自然喜从天降,急令杨洪大摆酒宴,要盛情款待大媒人状元公。吕蒙正道::“慢来慢来吕某为令郎保媒,喜酒自然要喝,不过不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夫人应携杨延昭进宫谢圣上赐婚之恩才是”夫人道:“状元公所论极是有理老身即带六郎进宫,隔天再向状元公道乏”

太宗闻奏佘赛花携子进宫谢婚,先是一愣,而后龙颜大怒,质问八王是怎么回事。八千岁奏道:“杨六郎救驾有功,圣上亲许郡马,吕状元奉旨做媒,佘赛花进宫谢恩乃是顺理成章之事不知叔王气从何来侄臣甚是不解”太宗道:“救驾小将是潘府昭瑞,与杨府何干尔等假传圣旨,愚弄朕躬意欲何为真是岂有此理”叔侄正在争论,内侍奏报:“潘太师携侄潘昭瑞宫门侯旨”

潘仁美出于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劝太宗驱劳乏之兵平辽,阴谋得逞枉害了两位王爷的性命。但他作为三军统帅虑事不周、中敌埋伏、损兵折将毕竟不是光彩事。回京后一直担心太宗降罪,借故养伤不敢上朝。听得圣上亲许潘昭瑞为郡马,就像吃了一副兴奋剂,马上来了精神。他也不问明事实真相,更不考虑凭潘昭瑞那两手三脚猫、鬼画符功夫,能不能杀死辽国大将救下圣上与郡主只管携侄进宫谢恩。

太宗见潘、杨两家都来谢恩,气的哭笑不得,堂堂帝王家郡主,一女许配两家大臣,传出去笑话就闹大啦不由恼羞成怒,拍案大骂吕蒙正道:“堂堂新科状元,耳不聋、眼不花,也不问清谁是救驾之人,就稀里糊涂做起媒来,真乃昏庸之极如今使朕进退维谷,如不借你项上人头以平事端,皇家脸面何在来呀将吕蒙正绑出午门斩首”八千岁忙奏道:“叔王息怒听侄臣一言,再杀吕状元不迟叔王明鉴:秀英许婚一事,牵涉两家大臣,事关朝廷颜面。既然潘、杨两家都说是救驾之人,那其中必有一家是冒功邀赏,这就关呼到朝政赏罚律例,必须查证清楚吕蒙正机智过人、善断疑案,莫如将秀英、潘、杨两家都宣上殿来,有吕蒙正当场审断。如断的清、判的明将功赎罪;判断不明,二罪并罚,叔王龙意如何”太宗见事成骑虎之势,只得准奏

看到气呼呼站在旁边的两家大臣,刚去鬼门关走一趟回来的吕状元,擦去脸上的冷汗开始问案:“潘昭瑞你救驾之时所杀辽将,叫什么名字,使用什么兵器”潘昭瑞心想:当时远远看见杨延昭枪挑辽将落马,并未见双方通名报姓,。随便报个名字,料也无妨兵器嘛,,辽人多使狼牙棒,于是就答道:“辽将名叫巴若里使用兵器狼牙棒。”杨延昭则道:“辽将名叫兀环奴,是萧太后的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