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些散布在各地的章军官兵岂能服气这些人可都是经历过战争的悍兵悍将,百姓又同情他们,他们要是和孙文合伙,闹起事来,太后老佛爷就没法收场了女儿猜想,太后老佛爷这几天正在为这事发愁呢。”菊藕款款说道。
张佩伦点头说道:“不错,前些天,太后老佛爷突然派崔玉贵把周宪章的岳母和夫人接进了颐和园,看来,她也觉察到了风声,这是把周宪章的家人做人质,给自己留条后路”
菊藕继续说道:“周宪章呆在大清国,太后老佛爷的日子不好过,她总不能再杀周宪章一次,那天下的老百姓就不答应了如今,大清国已经与日本人完成了台湾交渡,台湾已经不是大清国的地界了,那里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都与大清国无关”
李鸿章捋着胡须,微微点头:“说下去”
“如果周宪章带着他的章军去了台湾,太后就算是去了一块心病,而且,章军再台湾,不论他们如何强大,那也是和日本人争夺台湾,而不是和太后老佛爷争夺台湾。台湾孤悬海外,周宪章不论怎么闹腾,哪怕他和孙文在那里建立共和国,也和大清国没有关系如此一来,岂不是去了太后老佛爷的一块心病,她何乐而不为呢”
李鸿章眼前一亮:“不错这是太后老佛爷最好的选择不过,周宪章愿意吗他已经和日本人血战过一场了,章军牺牲惨重,他还愿意去和日本人血拼吗佩伦,你见到周宪章,他怎么说”
张佩伦说道:“淀山湖边,周宪章身负重伤,目前还没有表态。”
菊藕说道:“我要是周宪章,就会同意的”
“为什么”
菊藕说道:“这样对周宪章也有好处。他的章军,是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他要是留在大清国,太后岂能给他好日子过。他去了台湾,远离了太后,天高任鸟飞,打出一番天地来,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周宪章还可以和太后老佛爷讲条件,逼着太后老佛爷拿出银子来,武装他的章军,否则,他就把他在黄海上的遭遇说出来,率领章军老部下与太后斗个你死我活,就算不能成功,也够太后受的”
李鸿章眉头舒展:“不错,不错太后老佛爷精明了一辈子,从来都是她和别人讲条件,从来没人敢和她讲条件而现在,周宪章这小子居然可以和太后讲条件了”
张佩伦说道:“照菊藕的说法,太后老佛爷正巴心不得周宪章离开大清国,离得越远越好,只是,这种话,她自己说不出口,正需要一个人替她说出来。岳父大人,咱们正好顺势而为”
李鸿章沉吟半晌,问道:“周宪章与孙文,究竟是什么关系难道他真的加入了革命党”
张佩伦说道:“据我所知,他和孙文那伙人在一起,纯属巧合,至少在现在,他还不是革命党。”
“现在”李鸿章皱眉:“那么将来呢如果他将来加入了革命党呢革命党人是要推翻朝廷,建立什么民主共和国”
张佩伦沉思片刻,说道:“岳父大人,小婿来北京的路上,听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台湾士绅丘蓬甲在台北召集民众,打算建立台湾民主国”
第114章巧芸馆
李鸿章猛地挺直了身子:“台湾民主国,这是个什么东西谁当皇帝”
“台湾人不愿意做日本人的顺民,朝廷又不要他们了,所以,他们打算自立为国,这个台湾民主国,是按照美国人的那一套搞的。其实,这个民主国,和孙文他们想搞的共和国,是一回事,没有皇帝,只有总统,总统四年一换。”
“那么,他们打算推举谁做他们的首任总统呢”
“唐景崧”张佩伦说道:“岳父大人,这个唐景崧在朝廷上竟敢顶撞皇上,对岳父大人出言不逊,看来,他的背后有一帮台湾人给他撑腰”
菊藕说道:“如果他真能带着台湾人赶走日本人,就算自立为国,对于咱们大清国,也没有什么不好如今咱们大清国,像唐景崧这样有血性的大臣,真没有几个了父亲,今天在朝廷上,唐景崧虽然对您出言不逊,可女儿看来,这也是他一片忠心啊”
李鸿章点点头:“他骂得对为父并不恼恨他我担心的是,如果周宪章和唐景崧一起,搞起个台湾民主国来,那么,将来总有一天,这个民主国会成为孙文那些革命党人的基地,周宪章带着他的章军到了台湾,他们和孙文又是一路的,到时候,我大清恐怕永无宁日了”
菊藕低声说道:“父亲,如果周宪章真的加入了革命党,那他也是太后逼得女儿想,天下大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将来会发生什么,父亲大人只可顺势而为”
李鸿章一怔,呆呆地望着菊藕。菊藕这是在暗示,如果孙文他们要把中国变成共和国,也并无不可
良久,李鸿章发出一声长叹:“我老了,也顾不了将来的事了你们夫妻二人,好自为之吧”
张佩伦和菊藕对视一眼。
窗外,响起沉闷的钟鼓声,一个慵懒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五更”
大清国就像这沉沉的夜色,到了破晓时分。
也许,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个大清国将不复存在
颐和园,苏州街,一座别致的四合院,院门上挂着一块蓝色的匾额,上书“巧芸馆”。
苏州街位于颐和园后湖,是仿造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一处所谓的“买卖街”,街道两旁建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古玩店、绸缎店、茶楼、饭店,应有尽有,店员都是太监宫女装扮,皇帝游幸的时候,苏州街开门营业,皇帝与民同乐。
光绪年间,大清国内忧外患,国力江河日下,不论是皇帝还是太后,早就没了逛街的兴趣,这苏州街就萧条了下来,一连好几年,也没开过业,店里的那些所谓的“店员”们也是人去屋空,冷冷清清的街面上,白天也看不到几个人,到了晚上,更是如同是一座鬼街。
赵巧儿一家三口来到颐和园后,就被安排在了苏州街,她们是这里唯一一家住户。太后老佛爷还算是细心,命太监临时打扫了一个小院落出来,还没忘了给这座小院落起个名字巧芸馆,暗含着赵巧儿的名字。
五更天,敲打更鼓的宫人走过夜风习习的苏州街,凄冷的更鼓声声,传进了巧芸馆。
赵巧儿被一阵叩门声惊醒,匆匆披上衣服,走到门口。
门外传来宫女小翠的声音:“夫人,护国和硕格格、玉琼格格来了。”
这才五更天,两位格格突然驾到,赵巧儿心中起疑,却也不敢怠慢,慌忙穿戴齐整,和柳英淑一起,迎出了门,来到了客厅。
护国和硕格格敏秀、玉琼格格樱桃,坐在客厅里,宫女小翠小心地伺候在她们身边。
赵巧儿和柳英淑面向两位格格下跪,敏秀一手扶住赵巧儿,一手扶住柳英淑,笑道:“两位姐姐不要客气,章军不行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