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2 / 2)

焚清 八月猴子 5689 字 2019-05-03

因作战不利,宋庆被朝廷追究责任,将两级留用。部下徐邦道、章高元也遭到革职留用的处分。

清军原本低落的士气,随着一次次失败,已经下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缸瓦寨之战,原本据有一定战斗力的铭字军,在遭到ri军围攻时,宋庆主力坐视不救,统领刘盛休一怒之下脱离部队而去。朝廷竟然对刘盛休不闻不问。这使得部队的士气再一次遭到重创。

海城军营里,开小差屡禁不止,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到了逃跑的行列中,就连营官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他们已经没有兴趣再诛杀部下了。这些部下能活到现在已属不易。

只要ri军再向海城发动一次进攻,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遭遇战,十万大军就会灰飞烟灭

整个海城,完全沉浸在一片残云愁雾之中。

宋庆的帅字旗,在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摇,那似乎不是帅旗,而是招魂的灵幡

宋庆以戴罪之身站在帅旗下,呼出的气息在冷风中凝结成了碎冰,挂在他雪白的胡须上,宋庆竟然浑然不觉。

他的身后,是同样戴罪的徐邦道、章高元、聂士成等大小将佐。

每个人都是垂头丧气。

远处,传来了战马的嘶鸣声,宋庆缓缓抬起头来。

一队骑兵从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马蹄溅起阵阵雪雾。

“当啷”一声,营垒前一个兵丁手里的步枪竟然掉在了地上

一个哨长怒斥:“没用的东西,那是钦差,不是ri本人”

宋庆闭上了眼睛,心中一声哀叹。大清国的兵丁们已经被ri本人吓破了胆

骑兵队由远及近,来到了帅旗前。

一位身穿一品武将官服的老人跳下了战马。老人长须过胸,冷峻的脸上,满是如刀刻出来的皱纹。老人年过六旬,身手却还是那么矫健。

这位老人,就是名震一时的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

刘坤一,字岘庄,湘军宿将。他的湘军资历,甚至笔曾国藩还早。太平天国起事后,刘坤一以廪生的身份,招募乡勇,投身到湘军江忠源所部,在湖南、江西一带与天平军绞杀,而那个时候,曾国藩还在长沙城里和当地官员因为练勇之事打嘴仗。

刘坤一率湘军屡立战功,由廪生逐级升为教谕、知县、知州、知府、广东按察使及广西布政使,并于1865年起晋升为江西巡抚。后来,刘坤一接替曾国荃担任两江总督,后调任两广总督,1890年,再次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其地位,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不相上下。

在世人眼里,刘坤一属于曾国藩的湘军系统,与李鸿章的淮系素有隔阂。曾国藩死后,刘坤一被世人看做是湘系扛大旗者。

清ri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军队一败涂地,这似乎意味着淮军的没落。于是,太后老佛爷想起了湘系的刘坤一,她剥夺了李鸿章的指挥权,任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总理对ri战争。

不过,刘坤一自认为,他既不是淮系,也不是湘系,刘坤一就是刘坤一,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系统。

宋庆率领众将官跪倒在地:“罪臣宋庆,率众将恭迎刘中堂大人。”

刘坤一把马鞭扔给了身边的侍卫,扫了一眼跪在雪地上的清军将领,淡淡说道:“宋提督请起。”

“谢中堂大人。”宋庆站了起来,而他身后的将领们,谁也不敢起身。

刘坤一的威名,足以让每一位将军心甘情愿地跪倒在地。

“让他们都起来吧。”刘坤一淡淡说道。

宋庆这才招招手,众将小心地站起身来,低头站立在辕门两旁。

宋庆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此处寒冷,刘大人请移步军帐。”

刘坤一回头望了望四周,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包,山包上光秃秃的,满是积雪。

“宋提督,咱们到那边走走。”刘坤一缓缓说道。

“这个”宋庆看了看山包,一阵风起,山包上的积雪被风鼓荡起来,四处飞扬:“那里风雪太大,刘中堂年迈”

“我年迈吗”刘坤一沉声说道。

宋庆慌忙说道:“那就过去走走。刘中堂请”

“宋提督请。”

刘坤一迈开大步,向山包走去,一个小个子军官跟在他的身后。

宋庆慌忙快走几步,跟了上去,他的卫兵急急跟上,却被宋庆摆手阻止了。

刘坤一和宋庆走出一里地,上了山包,极目四望,众将和刘坤一的随从们站在辕门下,眼巴巴望着他们。

只有那个小个子军官跟在刘坤一身后四五米,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北风肆虐,刘坤一的身躯却如铁塔一般,纹丝不动。

宋庆暗暗惊叹,这个行伍出身的两江总督,果然名不虚传。

“宋大人,你认为,海城守得住吗”刘坤一问道。

宋庆看了一眼刘坤一身后的军官,沉吟不语。

“宋提督但说无妨。”刘坤一说道。

宋庆轻叹一声:“士气全无,海城恐难据守”

刘坤一点点头:“宋提督快人快语。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守海城”

宋庆仰天长叹:“卑职奉命夺回金州旅顺,如今不仅没有夺回失地,反倒要丢掉海城,我宋庆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和太后”

刘坤一点点头:“宋提督,咱们彼此彼此”

两人沉默无语。两人达成了默契辽东守不住了

良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