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来到沙盘前,叶缅廖科拿起标杆,说道:“周先生是天津武备学堂的高材生,应该对于沙盘作业不会陌生。这是一个铁路修建的模拟沙盘。有关铁路的重要xg,我想,周先生在这次战争中,应该已经有所体会了吧”
周宪章点点头:“叶缅廖科先生指的是大清队在兵员和战争物资运输上所面临的尴尬。”
“不错。”叶缅廖科说道:“我曾经是一个职业军人,请允许我从职业军人的角度,评判一下这场战争。从现代战争的角度上,大清国从战争初期,就面临着极为窘迫的处境。这次清军入朝作战的主要作战部队,来自中国中部和西南部,而军需物资则主要来自以běijg、天津为核心的直隶省,从直隶到鸭绿江,最短的运输线也有上千公里,而据我所知,清军部分兵力甚至来自远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运输线长达近五千公里。如此漫长的运输线,给清军作战造成极大的压力。”
周宪章默然点头,俄国人对清军现状的了解,甚至比大清国朝廷还要清楚
“战争爆发初期,清军在朝鲜处于绝对劣势,正是这一漫长运输线所酿成的恶果。兵员和物资无法及时集结。现代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大清国幅员辽阔,不可能在其漫长的边境线上的任何一点都集结重兵,以抵抗外敌。按照现代军事思想,一个国家的国防,必须与其交通运输能力相整合否则,这个国家就是养兵百万,也是无济于事”
周宪章默然,叶缅廖科的话无疑是正确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对外国防需要与交通运输能力相整合,对于一个高度zhongyng集权的国家而言,其内部统治,更需要强有力的交通运输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大清国的交通运输能力,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叶缅廖科说道:“大清国甚至没有硬化的公路你们所谓的驿道,其实还是两千年前秦始皇的官道。至于铁路,你们更是一无所有在欧洲,大家公认,铁路的最为高效的运输手段然而,在辽阔的满洲,也就是你们大清国的龙兴之地,却没有一寸铁路。恕我直言,一块没有铁路的土地,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zhèngfu,对这块土地,没有事实上的主权因为,zhongyngzhèngfu不能维持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统治权,也不可能给予人民真正的保护”
周宪章心头哀叹,叶缅廖科可谓一针见血辽阔的东北大地,其实是处于无zhèngfu状态,张作霖、金寿山这些土匪之所以能成气候,就在于,朝廷对于东北的控制力极其微弱。在东北,官匪勾结鱼肉百姓,朝廷并不是不知道,但却是鞭长莫及,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
铁路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对于维系国家的大一统,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点,朝廷并不是不知道。但是,修建铁路却遭到朝野的极大阻力,而民间对铁路的憎恶,甚至超过了达官贵人。张之洞在湖北、李鸿章在直隶、刘铭传在台湾都曾试图修建铁路,但是,他们修建铁路,被百姓视为隋炀帝挖运河
百姓反对修建铁路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火车的轰鸣会打扰地下死者的亡灵这是一个祖先崇拜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活人必须给死人让路
十九世纪末,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阻力,不是大清王朝腐朽没落,而是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叶缅廖科用指挥杆指着沙盘上那条黄sè的铁路说道:“这条规划中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从哈尔滨南下,穿越整个中国东北,直达旅顺,周先生,您应该看得出来,它将是一条纽带,将大清国与整个东北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大清国的国家主权,将在整个东北得以彻底贯彻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条铁路已经成为现实,那么现在的清ri战争,很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格局从这个意义是讲,南满铁路是大清国国家利益的充分体现”
周宪章缓缓点头:“叶缅廖科先生,我非常同意你的建议我将奏请朝廷,拨款修建这条铁路。对于你的建议,我想,我可以代表大清国朝廷向您表示感谢。”
巴劳甫笑道:“周先生,您应该清楚,大清国根本没有能力修建这条铁路你们的太后需要银子修建颐和园”
巴劳甫的笑容里,充满了讥讽
周宪章却是无言以对。俄国人对大清国的国情了解得一清二楚在大清国,皇家园林的建设,往往比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更为急迫,也更为重要太后可以老佛爷为了修园子,把海防经费都挪用了,她哪里还会顾及一条铁路
这个现象看似荒谬,可是,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合理xg
颐和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皇家的奢侈,它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太后老佛爷的权威是太后老佛爷垂帘听政或者垂帘训政的权威基础
而铁路和海军,是维系国家存在的手段。
太后的权威与国家的利益,如果两者能够兼顾,那固然很好。如果不能兼顾,太后老佛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那么,巴劳甫先生的意思呢”周宪章问道。
“俄国zhèngfu愿意与大清国朝廷合作,修建这条铁路。”巴劳甫说道:“或者说,俄国zhèngfu提供经费和技术,大清国提供土地铁路修建完成后,双方共同管理。”
周宪章笑道:“俄国zhèngfu的利益在哪里呢”
巴劳甫说道:“周先生,您知道,我是一个商人,对于政治军事不感兴趣,但是,我知道,铁路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我想,俄国zhèngfu需要的,就是这个商业利益。所以,沙皇陛下召见我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我和我的远东贸易公司,应该掌握铁路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
周宪章点头:“如果俄国出钱出技术修建这条铁路,俄国公司占有大股权,这可以理解。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负有建设xg的建议,大清国朝廷肯定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巴劳甫和叶缅廖科对视一眼。
“不过,你们的商业建议,应该和大清国的朝廷去谈,或者,与北洋通商大臣去谈。我是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东北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周宪章说着,转开了话题:“我来扎兰屯,是来谈那笔高丽参交易,据我所知,巴劳甫先生还应该付给我们三十万两白银。”
第233章军事存在
巴劳甫笑道:“周先生,那三十万两白银没有问题,您随时可以带走。不过,我不能认同您要求我们与大清国朝廷谈判的建议,您已经看见了,北洋通商大臣衙门已经授权给您,现在,您代表的是大清国朝廷,换句话说,您现在就是大清国派驻扎兰屯的谈判代表。”
“是吗你们承认我的代表身份”周宪章笑道。
“当然。”
“可是,我看不到你们对于大清国谈判代表应有的尊敬”周宪章冷笑。
“我不明白周先生的意思。”巴劳甫耸耸肩:“我们给予了周先生和您的随从足够规格的接待,当然,现在周先生是以秘密身份前来扎拉屯,所以,我们不能以官方礼仪接待您。”
“巴劳甫先生,您是在避重就轻。”周宪章说道:“您应该清楚,所谓礼遇,不是仅仅表现在礼节上,而是您的态度。”
“我的态度很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