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港方向,冒起滚滚浓烟。
东乡平八郎心头一沉,喝道:“全速向仁川港前进”
“是”大副答应一声,浪速号掉转船头。
仁川港是ri军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闪失。
“舰长阁下,那些救生艇怎么办”
“扔下一个救生艇,装上水和食物。”
“舰长阁下,他们是敌人”
“不,他们是难民”
汉纳根瘫坐在救生艇上,望着远去的浪速号,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上帝暂时还不想见他。
在海上漂了三天了,他的身边,满是体力消耗到了极限的清军兵丁。
在丰岛海域,汉纳根第一次遭遇到浪速号巡洋舰,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作为一名德国人,汉纳根原本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浪速号,要求避难。ri本人虽然骄横,但他们和清国人一样,对西洋人有一种因为仇恨而产生的敬畏。他们会给予汉纳根礼遇,尽管这一礼遇的背后,是仇恨。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把自己摆在了清军的立场上,尽管,他穿着的是退役德军大尉的制服。
汉纳根以清军将领的身份,代表高升号上的一千多兵丁,与浪速号上的东乡平八郎进行了直接交涉,要求东乡平八郎放行,他依据的法律是国际战争法,在这个法律的框架下,两国未经宣战,不得采取敌对行动,更不能交火。
然而,国际法或者说是约定俗成,是西洋人的思维方式。亚洲的两个大国,大清国和ri本,似乎对这一法律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东乡平八郎拒绝了他的交涉,婉言邀请他留在浪速号上。
汉纳根同样拒绝了东乡平八郎的邀请。
作为德队退役军官,是大清国给了他第二次军人的生命。他被大清国任命为天津军事教官,并担任李鸿章的副官,十五年过去了,他在大清国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也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奉献给了大清国。
汉纳根不理解大清国官员和臣民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件事都有很多选项,但是,大清国的官员们总是会理直气壮地选择最差的选项,他们给出的理由,往往让人啼笑皆非。比如说,威海卫,汉纳根早就发现,威海卫炮台“只能顾及海中,不能兼顾后路”,而李鸿章的理由竟然是:我中华后方固若金汤
不理解归不理解,汉纳根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其他的官员,对于他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就凭这一点,汉纳根不打算做“贰臣”,这是中国人对没有节co的官员最恶毒的嘲讽。
汉纳根回到了高升号,他准备和一千多清兵一起被击沉。
他相信,如果他死了,大清国会为他举办国葬。这是一个德军大尉永远也得不到的待遇,在德国,只有功勋卓著的元帅才能享受国葬。
然而,他却没有死。
他被一群清兵强行架上了救生艇。
大清国的人向来仇视洋人,然而,在丰岛海域,大清国的兵丁扔掉了武器,却没有扔掉他。
然后就是无边无际的漂流。
就在今天早上,他们看见了陆地。
然而,他们也同时看见了浪速号
浪速号是魔鬼,它像一个挥不去的幽灵,横挡在他们奔向陆地、奔向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上。
那一瞬间,汉纳根想到了投降。
三天的漂流,让他感到了生命的可贵,国葬似乎显得毫无意义。
浪速号发来了旗语,告诉他们,他们将得到人道主义待遇。
然而,汉纳根发现,他的伙伴们,那些把他架上救生艇的清兵们,对人道主义待遇毫无兴趣。
第096章西京丸
他们的眼sè是无神的,但是,他们的态度是明确的。
没有人愿意向浪速号投降,那艘向落水者开枪的巡洋舰,已经失去了受降的资格
他们决定放弃最后的生路。
汉纳根终于放弃了投降的念头,躺在救生艇上等死。
一连串爆炸声从远处传来,汉纳根举目四望,他没有看见被炮弹激起的水柱。
远处的海岸线上,冒起了浓烟,伴随着冲天的大火。
浪速号急匆匆向火光驰去,丢下了一只救生艇,艇上装满了水和食物。
汉纳根再次与浪速号擦肩而过,也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上帝啊”汉纳根喃喃说道:“我们应该把那艘救生艇拉过来,上面有吃的。”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何况,那是浪速号扔下的东西”一个兵丁冷冷说道。
汉纳根大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真的很奇怪。
“吴佩孚,你是个很有文化的兵。”汉纳根冲着说话的兵丁说道,高升号即将沉没的时候,就是这个吴佩孚带着兵丁门,强行“绑架”了汉纳根。
“那当然,我是秀才出身。”吴佩孚有些得意,又有些黯然:“妈的,他们革除了我的秀才”
“为什么”
“老子砸了知县小舅子开的鸦片馆。”
汉纳根大笑:“youhaveseed”
周宪章从大海里冒出了头,看了看冒着浓烟的西京丸,向岸边的礁石丛游去。
他的身后,是五个会水的新军哨兵丁。
仁川防备森严,ri军在仁川港留下了一个大队一千多人,装备jg良,他们还把野炮也留在了港口上,以防备可能出现的北洋水师。
ri军知道,大清国要想夺回在朝鲜的主动权,除了全力守住平壤外,另一方面,就是要攻占仁川,截断ri军的后路。
不过,ri军也知道,自丰岛海战后,北洋水师就没有离开过山东近海。看来,北洋水师并没有一举切断ri军后路的决心。
这个迹象,让防卫仁川的ri军出现了松懈麻痹。
在朝鲜南部,已经没有了清军大部队,有的只是一些被打散的游兵散勇,他们不可能组织起对仁川的进攻。只要北洋水师不出动,仁川遭到攻击的可能xg几乎为零。
ri军从上到下都有着这样的共识,这让周宪章钻了个空子。
昨天夜里,周宪章就带着一支二十四人的小分队到达了仁川,而章字营主力则留在了大峪岭。
他们在附近的山头上等了一整夜,在黎明时分,看见了从大海深处驶来的西京丸。
西京丸并不是周宪章的攻击目标,事实上,在西京丸出现之前,周宪章还没有找的合适的目标。
周宪章要在仁川制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