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2 / 2)

啊阿济格猛地回过神,脸上的神情却没有好转。叹了口气,道:“你去安排吧我们尽快的离开这里。大哥带着一万人马来接我们,我们要尽快和他会合。”虽然很想冲过去和明军一决生死,可是阿济格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如果在失去这两万八旗子弟,大金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朱燮元原本还在纠结要不要和建奴作战,没想到半夜便接到了暗哨的回报,建奴跑了这让朱燮元松了一口气,建奴自己跑了,自己也不用纠结了。反正以明军的速度,想要追上建奴,那是痴人说梦。

拍了探马跟着,然后朱燮元便继续休息,至于追踪的事情,还是天亮再说吧能够将建奴送走,这也就差不多了。不过朱燮元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给天启皇帝的奏折,建奴始终是一个祸患,还是要尽早评定的好。对于天启皇帝的想法,朱燮元不了解,在他看来大明早就有剿灭建奴的实力了。

天启皇帝思考的不是建奴,此时的建奴已经是嘴边肉,天启皇帝觉得自己随时都能吃掉。现在要考虑的是台海,因为那里马上就要打仗了。

“皇上,这是西班牙人和大明最后达成的协议,请皇上预览。”孙承宗恭敬的站在下面,双手托着一份奏折,这是他刚刚拿到的。

接过了陈洪拿过来的奏折,天启皇帝慢慢的看了起来,最后轻轻的放到了一边。笑着看着孙承宗,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这上面说的办吧朕会下旨给俞咨高和戚金,让他们率领海军赶赴泉州。这次朕要一举平定台海,无论是荷兰人还是海匪,通通不能放过。至于西班牙人,以后再收拾他们。”

孙承宗点了点头,他现在十分的期待大明开海,这是十分赚钱的买卖。不过孙承宗微微皱了皱眉头,略微有些担忧的说道:“皇上,海军舰队固然十分的强大,可是毕竟成军不久,又没有参与过战事,是否会有闪失”

对于海战,孙承宗并不熟悉,这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不过身为一个军事家,该有的眼光还是有的,连忙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爱卿不必担心,海上作战其实简单的很,唯一依仗的便是坚船利炮。至于什么其他的战阵策略,会被极大的削弱。戚金和俞咨高也不是第一次领兵了,不会有问题的。况且朕要的海军也不是要一个摆设,是要能打仗的军队”天启皇帝摆了摆手,虽然自己的心理也有些担心,可是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得无所谓,表现得非常有自信。

“皇上,这次西班牙人既然是非战不可,又是他们求着我们,这可以利用一下。是不是让戚金他们不必投入全力,适当的将实力隐藏起来,让他们三家去互相战斗,我们也好坐收渔翁之利。”孙承宗低着头想了想,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笑呵呵的看着孙承宗,这位老臣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天启皇帝轻声的说道:“朕的圣旨里不会写,不过军机处的文书里可以提一下这件事情抓紧去办,让西班牙人尽快的离开,马上天气就转凉了,让他们回去准备一下。”

这件事情绝对是重中之重,天启皇帝决定将明年一整年的精力都投入到这里面。至于剿灭建奴的事情,完全不在天启皇帝的计划中。毕竟军制改革刚刚完成,还需要一些时间融合。

西班牙人的事情说完了,孙承宗觉得该说说葡萄牙人了看了一眼天启皇帝,孙承宗对天启皇帝说道:“皇上,对于葡萄牙人的扶植是不是太过了,前三年的战船全都给他们,臣恐怕养虎遗患啊”

笑着摆了摆手,天启皇帝心中一点这个担忧也没有,开口说道:“爱卿多虑了,葡萄牙此时很弱小,他们的国家被西班牙人占领着,西班牙人才是他们的死对头。朕之所以帮助葡萄牙人,就是希望给西班牙人找个对手。毕竟在这次台海之战之后,这里边只有大明和西班牙人了。冲突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葡萄牙人就有了作用了”

天启皇帝给了一个不是解释的解释,其实天启皇帝的想法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天启皇帝是在为以后设想,实际上就是在打西班牙那些殖民地的主意。

目光不能仅仅的放在台海,这是天启皇帝心里十分明白的。以后介入东南亚,争夺那里的利益,这是迟早要做的事情。想要名正言顺的争夺那里的殖民地,葡萄牙人是最好的借口,同时也是做好的向导和前锋。

虽然对自己的战舰非常的有信心,可是天启皇帝也知道大明毕竟告别大海这么多年了,需要详细的海图和丰富的航海经验,这些正好是葡萄牙人能够提供的。不过这些话天启皇帝不会对孙承宗说,也许是时机未到,也许就是单纯的不想。

孙承宗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能感觉到天启皇帝对自己有所隐瞒。可是孙承宗也知道,天启皇帝既然没有对自己说,那就不是自己应该知道的。一直以来,天启皇帝对自己可以说是坦诚相待,既然没说那就一定有他的理由。

“皇上,还有其它的吩咐吗”孙承宗见自己承奏的事情都说完了,天启皇帝也没有让自己走的意思,不由开口问道。

天启皇帝微微一愣,想起了一个问题,便直接说道:“爱卿,你觉得朕将开海定在哪里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把孙承宗问的愣住了,他已经听到了传言,天启皇帝似乎有意在徐光启的家乡开海。也有意让徐光启去主持开海,不过只是些传言,孙承宗也没有在意。

刚开始的时候,天启皇帝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可是现在情况的变得有些复杂。如果想要在上海开海,那么久需要重新筑城,花费甚大啊看过徐光启上的预算折子,天启皇帝只能是摇着头苦笑,这个花费实在是太高了。既然山海不行,那就换一个地方吧不过天启皇帝也不知道选择哪里好,今天看到孙承宗了,便把这个问题拿了出来,希望孙承宗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建议。

第六百三十一章乘风破浪

对于开海的事宜,孙承宗并不是很了解,可是这绝不妨碍他以一个大臣的身份考虑这个问题。低着头想了想,孙承宗便直言不讳的说道:“皇上,老臣觉得在福州开海是非常英明的决策,远比从新开通通商口岸来的有利。”

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面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自己是穿越过来的,对于大方向的把握自认没有问题。可是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时代,想要把握这个时代的脉搏,还是交给这个时代的人最合适不过。

“爱卿有什么话但讲无妨”天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莫过于孙承宗,一个能带着全家几十口人誓死报国的大臣,天启皇帝是从内心里面信任。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因为私利坑害国家,当然不能说他没有私心,可是他的私心绝对不会用到这里。

“皇上,泉州一直以来都是海贸之地,从宋朝开始便已经是了。无路是地方上,还是官方上,大明都没有比泉州更合适的地方了。况且泉州有福建水师,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