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6(2 / 2)

怎么也没想到天启皇帝会说出这样一个名字,原本以为天启皇帝会说泉州,那里一直都是海贸的发达之地。宋朝时候,泉州便是最大的贸易港口了。至于上海,徐光启也很熟悉,可以说非常的熟悉。

此时的上海与后世不同,不过是长江口的一个小县城,隶属于松江府。不过上海是徐光启的故乡,他长大的地方,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皇上,上海似乎不合适啊那里太小了,只是一个县城,作为开海的第一个城市,似乎不妥啊”徐光启想都没想,这句话便说了出来,他不明白天启皇帝为什么会选中上海。

“徐爱卿,不要着急反对,这可是朕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并不是因为那里是你的家乡,更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天启皇帝拍了拍徐光启的肩膀,笑着说道。

从后世而来,天启皇帝知道,大明最适合开海的地方就是上海。当年那一位为人选择在深圳,那是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的。如果单论经济优势,上海是无可替代的,不选上海选在哪里

“朕看重的是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这个地理位置,那是多么的优越啊可以通过长江沟通内地,又可以通过运河沟通南北,还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吗”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徐光启,他相信徐光启有这个眼光,只是还没有想到而已。

这下轮到徐光启愣住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徐光启忽然想起了这句话。自己是上海人,还真的就没想过那个小县城有多么的优越。听到天启皇帝这么一说,徐光启顿时思路大开。

见天启皇帝看着自己,徐光启恭敬的说道:“皇上圣明,思虑高远。从地理位置上,确实非常的合适。至于县城太小,臣相信只要开海的事情一旦铺开,那里就会变得很是繁华。”

“那是肯定的在上海开阜,不会影响到地方士绅的利益。更不会牵扯到朝堂上势力的扯皮,开海的事情会更容易些,少一些不必要的掣肘。至于上海县城狭小,朕可以划出一块地,建立新的城市。朕相信只要上海开阜的消息传来,天下便会震动,无数的商贾便会蜂拥到上海。到时候钱财肯定是不缺的,朕光卖地便能让朝廷赚到半个国库”天启皇帝笑的像一只狐狸,自己终于能过一把房地产的隐了。

上辈子总是听说房地产多么赚钱,这次自己搞一次,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的。上海现在还处于未开放的状态,开发起来省钱,这也是天启皇帝选择上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百零七章调整布局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徐光启缓缓的点了点头,在上海开阜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大明建国以来,不是没有人试图投入海贸,可是那些走私集团的干涉,很难成功。在一个没有基础的地方开始,确实能够简单很多。如果为其他的地方树立一个榜样,那就是大势,大势所趋之下,反对的声音便会直接瓦解了。

“皇上,开阜事情重大,还是需要从长计议。”徐光启既然想明白了,自然不会在反对。对于开海的好处,徐光启自然十分的清楚。

“这个自然,朕不会慌忙行事的在开阜之前,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准备。”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徐爱卿,你觉得主持开阜,朝中哪位大臣合适”

这个问题,徐光启一点也不意外,这样的大事情,天启皇帝自然会小心的选择人选。不过在徐光启看来,朝中确实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想来想去,徐光启忽然觉得自己最合适。看到天启皇帝的笑容,回想着天启皇帝刚刚的话语,徐光启自然就明白了。

“皇上,开海之事事关重大,乃是彪炳千秋的大事情。臣生长在上海,对海外之事也十分的熟悉,另外也有一些洋人的朋友,臣当仁不让”徐光启自然明白了,自然不会装糊涂,大声的说道。

笑着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满意的说道:“爱卿深明朕意,这件事情非爱卿莫属。”

徐光启在外为官多年,可是徐家还是在上海有门有户的人家。自从徐光启担任了内阁大学士,徐家更是一时无两,在上海可以说十分的有地位。更何况上海一派的官员,官职最高的就是徐光启,威信自然不低。

将事情说清楚了,天启皇帝又叮嘱了徐光启一些事情,便离开了火器厂。

自从离开火器厂之后。天启皇帝再也没有出过皇宫,在宫里准备过年。到了年底,虽然事情很多,大明却一切平稳。

国库又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年头,天启皇帝将军费等开支又交给了国库。国库没有银子,天启皇帝会从内库拨付,没有了内库直接干预的事情发生。

到了十二月。京城已经是天寒地冻了,大雪铺满了大地。北京城的城门口,一队士卒骑着马到来了,在这些人的面前,一个年轻坐在马上。一身鸳鸯战甲显得英武非凡,与其余的武将不同。这个人的皮肤是枣红色。

“将军,城门要关了,我们还是直接进城吧”一个副将打马走到前面,恭敬的对这个将军说道。

这个人并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天启皇帝抽调回京的熊文灿在辽东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熊文灿沉稳了很多,眼神也变得内敛了起来。不过此时熊文灿的额头上带着一丝忧虑。自己身为辽东督师,在辽东干的好好的,现在天启皇帝一道圣旨便将自己抽调了回来。

经历过以前那么多事,熊文灿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得罪了什么人。不过现在熊文灿是孙承宗一派的人,刁难少了很多,这一年半是他最开心的日子。辽东兵马日渐强壮,自己是满心的欢喜。

看了一眼说话的卢象升,熊文灿缓缓的点了点头。有皇上的这位师弟陪着自己进京,自己心里还是有些底的。两个人没有在说什么,直接打马进了京城。

“飞百,我们是直接进宫去见皇上,还是去孙大人的府上”熊廷弼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卢象升。

无奈的看了一眼熊廷弼,卢象升还是有些无奈。这位熊大人还是不会做人。不过他早就已经习惯了,想了想,道:“熊大人,皇上急诏我们进京。想必是有大事情,自然要去皇宫交旨。如果不去皇宫,先去了孙大人的府邸,恐有结党营私之嫌啊”

熊廷弼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心里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不知道天启皇帝找自己回来做什么,想到孙承宗那里去打探一下消息。不过既然卢象升这么说了,熊廷弼也只好点了点头。

两个人就算到了孙府,恐怕也见不到孙承宗,此时孙承宗正在皇宫里。在孙承宗的身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原来的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