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怎么了”韩矿猛地惊醒,茫然的四下看着,良久眼中才回神,对刘一璟道:“刘大人,唤我何事”
刘一璟差点把鼻子气歪了,不过还是耐心的道:“韩大人似乎有心事能说来听听嘛”
“没有,没有刘大人说笑了,韩某哪有什么心事,就是这几天睡得又怎么好。”韩矿微微一愣,连忙摆手否认,不过脸上的神情却一副急迫的样子。
见韩矿又不说话了,刘一璟就明白了韩矿有事情,只是他不说自己也不能勉强。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在这里继续等待天启皇帝。
“皇上驾到”把随着王承恩的喊声,天启皇帝从龙辇上走了下来。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天启皇帝还是第一次在人前露面。神色间虽然恢复了,可是略显苍白的脸色还是让人觉得皇上的虚弱。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重臣赶忙跪倒在地,向着天启皇帝的方向三拜九叩。
天启皇帝在空中虚扶了一下,大声的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众人便站了起来,站在天启皇帝的身后,一起等待着孙承宗出现。
天启皇帝既然已经来了,孙承宗自然很快就出现了,这个时间都是掌握好的。伴随着欢迎的礼炮,孙承宗的队伍缓缓的向着德胜门走了过来。
百姓们自然不理解官员复杂的目光,他们都在大声的欢呼着,欢迎着孙承宗回来。
第五百二十一章荣宠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队锦衣卫,飞鱼服秀春刀,胯下清一色的红色骏马,正是天启皇帝皇帝派去护卫孙承宗的锦衣卫。经过两年辽东的生活,这些锦衣卫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了。
黝黑的脸膛,壮硕的身躯,锐利的身躯,他们仿佛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卒。身上的带着普通锦衣卫没有的杀气,一看就是沙场上见过血的。
看到这些锦衣卫,骆思恭即高兴又失落,当初的锦衣卫身为天子亲军,曾经也是征战沙场赫赫有名。如今的锦衣卫虽然名声更大了,可是名声也更臭了。更加的偏重探案抓人,沙场上没有了锦衣卫的身影,可以说有得必有失。
很快骆思恭就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看着面前这些锦衣卫,骆思恭的心理很是欣慰。无论到什么时候,锦衣卫不能丢掉自己的根本。
锦衣卫开路之后,后面紧跟着的是举着回避的牌子的亲军,然后就是孙承宗的仪仗。旗子随风飘扬,太傅、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极殿大学士、首辅大臣、礼部尚书、蓟辽总督孙
看着这些旗子,在场的官员全都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十分的精彩。原本以为刘一璟能与孙承宗一教高下,现在看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单看孙承宗的官职,大部分就觉得头皮发麻。
对上这样既得圣眷,自身又实力非凡的孙承宗,无论是谁都会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无力感。所有官员都有一种撞墙的冲动,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生当如此,不禁豪情万丈。
此时的孙承宗说是大明朝第一臣子也不为过,没有人会质疑这个称号。很多人已经开始看天启皇帝的脸色了,有这样一位臣子在朝,究竟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
整个队伍慢慢的停了下来,所有人全都跪在了地上,德胜门前鸦雀无声,只有随风飘扬的旗帜猎猎作响。
一辆马车慢慢的停了下来,随着车帘跳挑开,孙承宗从车上下来了。此时的孙承宗身上穿着大红色团金龙蟒袍,腰上系着八宝攒珠玉带,三缕白色的须髯飘散在胸前,温和的目光在周围扫过。
从马车上下来之后,孙承宗大步的走向天启皇帝,他的身子慢慢的开始颤抖,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来到天启皇帝面前,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声的道:“臣孙承宗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启皇帝早就免了孙承宗的跪拜礼,不过孙承宗却选择了三拜九叩,天启皇帝也没有去拉孙承宗,君臣都知道这不光是一个礼节。
直到孙承宗参拜过后,天启皇帝才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拉着孙承宗的手,神情激动的道:“先生,想死朕了”
一句先生,孙承宗的双眼顿时发红,几滴泪水便落了下来。轻轻的擦拭了一下,孙承宗有些感慨的道:“皇上不要见怪,人老了总是感情丰富一些。”
摇了摇头,天启皇帝脸上满是愧意,道:“先生,是朕对不起先生,辽东苦寒之地,朕让先生在哪里受苦,是朕对不住先生。”
听到天启皇帝这么说,孙承宗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认真地说道:“臣乃是大明朝的臣子,在哪里做官都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能够得遇陛下这样的明主,是臣的荣幸这是每个臣子的荣幸,皇上切不可以地域带官员,不可以官职分贵”
天启皇帝的一躬身,语气恭敬的道:“先生教诲,朕谨记”
看着天启皇帝真诚的面容,孙承宗老怀大尉。能够有一个好是每个老师的希望,更何况是帝师。
看了一眼一边的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宣旨吧”
“是,皇上”王承恩恭敬的答了一声,从一边将圣旨取了过来,大声的道:“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接旨”
孙承宗自然是早有准备,连忙撩起衣服跪倒在地,恭敬的道:“臣孙承宗接旨”
一边的大臣们顿时提起了耳朵,他们都知道天启皇帝肯定又圣旨给孙承宗,不过除了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谁也不知道这圣旨里面写的什么。不过几位内阁大学士虽然极力掩饰,可是神色间还是有几分羡慕嫉妒,甚至有些失落。
没有理会别人的脸色,王承恩轻轻的展开圣旨,大声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人臣宣力于朝,乃德也。每逢乱世,文武大臣忘身于外,皆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