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凤阳乃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龙兴之地,这里自然能得到大明朝历代皇帝的照顾。所以凤阳城一再扩建,现如今已经是一座非常大的城池了,也同样非常的繁华。

作为凤阳府的知府,李长玲是四品的文官,这在官场上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最让人诧异的是这位李长玲李大人今年不过刚刚四十岁,显然前路还长着,将来官至一省巡抚或者六部尚书也未见得不可能,这才是真的叫做前程似锦。

不过现在这位李大人却并没有了以往的从容淡定,站在屋檐下面望着天空,丝毫不在意天空中的雨点打在自己的官服上。

“府尊,天已经不早了,你还是早一天休息吧”师爷张芳来到李长玲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回头看了一眼张芳,李长玲轻轻的叹了口气,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三天两夜的暴雨,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点停下来的迹象,本府怎么睡的着啊”

师爷张芳是举人出身,并不愿意做官,因为是,李长玲父亲的学生,所以才在李长玲的身边做师爷。对于这个名义上的师爷,实际上的师兄,李长玲一直都是非常的尊重的。

“在这里看着也没有用,老天爷要下雨,我们有什么办法。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黄河真的决口了,也是能算是天灾。”张芳说的话似乎是在安慰李长玲,可是他的脸色也是非常的不好看,看着漆黑的天空一筹莫展。

轻轻的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张芳,李长玲沉声说道:“去年秋天,本官上书朝廷请朝廷拨付治河的银两,想要把河堤加固一下。奈何奏折犹如石沉大海,一去不返,没有了丝毫音讯。后来我给家师写信询问情由,结果家事回信说京城有大变,已经顾不上这些了。现在看来这老天爷是一点功夫都不给啊如果黄河真的有事情,本官恐怕罪责难逃啊”

“府尊放宽心吧黄河决口本就是天灾,如果没有人祸,府尊自然不会受到牵连。何况府尊的座师已经是内阁次辅,实际控制着内阁,只要有他代为周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张芳沉吟了一下,轻声的说道。

缓缓的摇了摇,李长玲颇为无奈的说道:“本官的官职是保住了,可是这沿河的百姓怎么办黄河大堤真的决口,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于非命了。弄不好那是会出大乱子的,到时候恐怕谁也保不住我。”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李长玲看着张芳,沉声说道:“着急人手,我要大堤上去看看”

“府尊,现在下这么大的雨,又是晚上,还是等天亮再去吧道路泥泞,很不好走,很容易有危险啊”听到李长玲的,张芳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劝解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心

天空中的云越来越低,风很大,大殿里的帘子全都被吹了起来,大门被吹的来回动,不时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

“快,把门都关上帘子全都卷起来”王承恩在大殿里不断的叫喊着,无数的太监和宫女在大殿里来回的跑动。

缓步的走出大殿,天启皇帝站在大殿的台阶上,看着天空的黑云,天启皇帝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狂风不断的吹拂在天启皇帝的身上,宽大的龙袍随着风不断的飘动,猎猎作响。似乎感觉不到寒冷,天启皇帝看着昏暗的天空,久久不语。

“陛下,进去吧要下雨了,要保重龙体啊”王承恩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自己魂都要飞出来了。连忙跑到天启皇帝的身边,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

没有理会王承恩,天启皇帝就那么站在那里,看着天空中的黑云,没有知道天启皇帝在想什么。

并没有出现特殊的情况,大雨伴随着狂风降了下来,硕大的雨滴打在房檐上,劈啪作响。时间不长,广场上已经出现了积水,随着雨滴的击打,已经是一片白茫茫了。

水滴不断的飘落,随着风的吹动,有的已经落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他的下半身龙袍已经开始湿了。天启皇帝依旧一动不动的看着面前的大雨,脸色依旧阴沉着。

顾不得天启皇帝怪罪,王承恩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挡在了天启皇帝的身前,任凭水滴打在自己的身上,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转身走进了大殿,轻声的吩咐道:“把门关上吧”

“是,是皇上”王承恩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跟随着天启皇帝走进大殿,招呼站在一边的小太监关门。

在几个小太监的推动下,巨大的宫门缓缓的合拢,一声巨响之后,大门合上了。顿时大殿里和外面成了两个世界,宫里的灯有也被点燃了,不然乌云遮住了天,已经看不到东西了。

没有在大殿里面停留,天启皇帝来到了后面的暖阁,这里只有王承恩一个人伺候。缓缓的坐到床上,天启皇帝面无表情的对王承恩说道:“坐下吧朕和你说说话”

王承恩微微一愣,拿过一个墩子便坐了下来,把天启皇帝的腿揽在怀里,轻轻的捏动着。

“王承恩,你进宫多少年了”似乎是无意的,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轻声的问到。

“回皇上,奴婢进宫十六岁进宫,到今年已经整整十一年了。”王承恩看着天启皇帝,语气颇为感慨的说道。

听了王承恩的话,天启皇帝微微一愣,或许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又或者是王承恩总是一脸老成的样子,天启皇帝忽略了王承恩的年龄。原来王城今年不过二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相比与陈洪要小不少,比王安小的更不是一点半点。

“你和魏朝不是一起进宫的吗朕听说你们还在一起做过事,怎么他比你好像大不少啊”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有些迟疑的问道。

轻轻的笑了笑,王承恩语气轻快的说道:“那是因为奴婢进宫的早,魏朝魏公公要稍晚一些,他进宫的时候都二十一岁了。不过魏公公年龄也不大,不过三十二岁啊”

天启皇帝只能苦笑着摇头,看来自己对太监的年龄实在是没什么概念,便没有在纠结这个问题,而是沉声问道:“王承恩,你当年为什么进宫”

“回皇上,奴婢的家乡当年糟了大灾,家里没有办法便将我卖给了人贩子,几经倒手便将我给了曹公公,曹公公便将奴婢净身带进了宫里。”王承恩轻声的叙述着自己的过去,语气没有一丝的波动,显然已经放下了。

“有没有恨过你的家人他们把你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