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倪元璐将扇子缓缓的合上,恭敬的交还给天启皇帝,颇为诚恳的说道:“小兄弟非常人,倪某佩服。”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既然是好东西,那倪兄就留下吧放在小弟手里也是明珠蒙尘。”
这次倪元璐真的愣住了,沉吟半晌,觉得对方不会图谋自己什么,倪元璐才舒了一口气。一脸正经的说道:“无功不受禄,虽然倪某非常的喜欢,可是倪某不能收。”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难得在这个地方得遇倪兄,可谓一见如故,些许小礼物不算什么。倪兄收起来吧如果不收那就是看不起小弟了”
见天启皇帝说的坚决,倪元璐颇为无奈的笑了笑,沉声说道:“那倪某就谢谢小兄弟了。”
“这才对吗”笑着看着倪元璐,天启皇帝一伸手,随意的说道:“酒菜已经备好了,我们还是坐下谈吧”
两个人坐好,陈林在一边伺候着,刚为两个人倒好酒,大厅里就响起了笑声。“来的好不如来得巧,这望江楼的酒菜可是一绝啊看啦今天是有口福了”
众人都没说话的人吸引了过去,等到看到来人之后,却没有人站起来说话。显然没有人认识这个人,天启皇帝和倪元璐也是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
“在这位小兄弟,既然是请这为倪兄弟喝酒,可不可以也带着在下两位气宇不凡,小弟也是有结交之心啊”那人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笑呵呵的说道。
下意识的一伸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相逢不如偶遇,自然如此兄台请坐。”
上下打量着来人,这个人身上穿着长衫,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过特殊的地方或许就是他的年龄了,从面容看这个人真的不小了,说他五十岁都有人信。
“在下白玉,不知道兄台尊姓大名”天启皇帝对着来人一拱手,笑着说道。一个倪元璐,一个这个人,让天启皇帝文人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原来明朝也有如此有意思的文人,笑容也是更加的灿烂了,看来腐儒也不过是一部分人。
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那人笑着说道:“在下姓文,文震孟,字文起,南直隶人”
天启皇帝没觉得有什么,一边的倪元璐却忽然站了起来,神情颇为激动的说道:“你就是文震孟”
文震孟顿时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倪元璐,当看到他手上的折扇之后,顿时心中了然。对着倪元璐一拱手,沉声说道:“在下就是文震孟,先祖文天祥,祖父就是文征明”
第三百零三章把水搅浑
对于文震孟这个名字天启皇帝并不清楚,可是他提到的两个名字,天启皇帝却是如雷贯耳。文征明这样的名人,鲜少有人没听过,不过相比于另外一个名字,那就要差很多了。
文天祥,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震烁古今。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朝代,这个人全都是被人崇拜的。那首过零丁洋,可谓千古绝唱。虽然唐诗宋词颇多,能够和这首相比的却不多。
如果结合上毕生事迹,能够与文天祥相比的就更少了,这是可以和岳武穆相提并论的人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话不知道鼓舞了多少人,每每读到这里,天启皇帝都觉得热血沸腾。
不过在后世对于文征明是不是文天祥后人的事情,争论也是颇多,不过文征明和他的后人可是一直这么自称的。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可是天启皇帝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毕竟是一段佳话。
对着文震孟一抱拳,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真没想到,名门之后,失敬失敬”
淡然的点了点头,文震孟笑着说道:“先祖虽然威名远播,可是后人却多不争气,其实已经在丢先祖的脸了。”
“文兄过谦了,相信文兄不日就能金榜题名,为朝廷效力就在今朝了”天启皇帝笑着看着文震孟,颇为随意的说道。
听到天启皇帝的话,文震孟神色一暗,低声叹了口气。一边的倪元璐也有些尴尬,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文震孟,笑着说道:“或许小兄弟说的有道理,这次文兄一定能够金榜题名,风云际会”
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倪元璐,天启皇帝迟疑的问道:“有什么对吗”
笑着摇了摇头,文震孟笑着说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文某虽为文家后人,可是却丢了先祖和曾祖的脸。在下十六岁中的举人,本以为能够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可是没想到会试一路不顺,三十年来,在下参加了九次会试,可是全都名落孙山。明年是第十次了,如果在不中,文某依旧会考下去除非文某卧床不起,否则就一定要考下去”
看着文震孟严肃的表情,天启皇帝顿时一愣,三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为了什么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迟疑的说道:“文兄,小弟有一事不明,希望文兄赐教”
“白贤弟,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文震孟一愣之后,便笑着说道。他生性豁达,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磋磨,心智绝非一般人可比。
“文兄如此执着于进士,不只是为了什么文天祥公遗书中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相信文兄一直是这么做的。如果文兄以举人之身到吏部选官,相信一个知县应该没什么问题。那样三十年,文兄说不定已经造福了无数百姓了,现在这样,文兄不觉得浪费了大好的光阴吗”天启皇帝看着文震孟,沉声问道。这也算是他对文震孟的一个考验,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夸夸奇谈。
略微沉吟了一下,文震孟笑着说道:“小兄弟的话说的文某汗颜,三十年文某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一直以来文某都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顶天立地,只有考中了进士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更大的事情。小兄弟说的或许是一条路,不过文某不想做个县官,而是希望能够一展胸中所学,为社稷为江山出一份了。”
一边的倪元璐也有些好奇的看着天启皇帝,看来这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够考进士,为什么要带着举人的身份做官前途实在太小了,出身决定了命运。官场上,进士出身的官员和举人出身的官员,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忽然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的实在是没意义,简直就是无聊头顶。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既然有好的前途,谁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