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2 / 2)

张家口这里有无数的商人,大部分都是汉人和蒙古人,也有一少部分的女真人。有的是从叶赫部逃过来的,有的也说自己是海西女真,总之没有说自己是建州女真。至于蒙古人那就是哪个部落都有了,大到鞑靼、瓦刺、察哈尔,小到没有听过的,不胜枚举。

在这些商人之中,最多当然还是汉人,其中权势最大的,自然就是晋商。张家口可以说是晋商的第二个大本营,这里有着非常庞大的晋商群体。

晋陕会馆位于张家口堡的东面,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院落,里面居住着大部分的晋商。

在会馆的大厅里,几个人正在议事,人不多大概也就五六个人。坐在主坐上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红彤彤的脸膛,微微有点胡须,身子也有些发胖。轻轻的端茶杯,慢慢的品着香茗。

“范员外,你就不要在喝茶了我们现在究竟该怎么办啊”一个人在看着坐在主坐上的人,满脸的焦急为问道,显然对这个人不紧不慢的态度很是恼火。

将茶杯放下,范员外淡然的笑了笑,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张家口那就是我们的天下,谁能把我们怎么样朝廷想把我们怎么样要证据没证据的,况且我们背后站着什么人好好的坐着不要担心”

那人还想在说什么,一边的一个人拉着他坐下,那个人缓缓的开口道:“范员外,这次朝廷抓到的人非常的蹊跷,不过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那个陈良宇肯定就在张家口,而且就在那些人的手里。如果这样找下去,难保不找到他们的身上,到时候我们恐怕会被牵连进去。”

“王大宇,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刚刚接到的消息,这次在张家口主持这件事情的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这个人你也应该听说过,在锦衣卫三十多年,手段颇为很辣啊”一边的一个人也开口附和道,显然对于骆思恭还是颇为忌惮的。

范员外淡然的笑了笑,语气轻松的说道:“不着急,我们不着急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免得把侍寝牵连到咱们的身上。比我们着急的人有的是,我们现在只要看着就好。如果真的到我们出手的时候,还不是都在我们的操纵之中。”

看着范永斗的样子,屋子里的人都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了他的说法。不过也有人在叹气,显然并没有范永斗那么乐观。

背着手站在阁楼上那,眺望着远方的白云,骆思恭享受着难得清闲。听着后面的脚步声,骆思恭沉声问道:“有什么消息吗”

“回大人,都很安静,没有人什么消息”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党寒恭敬的说道。

轻轻的抚摸着栏杆,骆思恭沉声说道:“都挺沉得住气,不过明天这些人恐怕就坐不住了。”

第三百章望江楼

天启元年,八月初十,宜伐木做灶,忌婚丧出行。

看着身后的王承恩,天启皇帝就轻轻的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不快。看到一边的一个年轻人,天启皇帝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显然很喜欢他。

几个人此时正走在京城的南城,天启皇帝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一身白衣,手里拿着折扇。表面上跟在天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有八个,手里全都拿着刀,面无表情。不过这八个人的眼睛头特别亮,不断的在人群中扫视,普通人甚至都不敢和其对视。

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富家公子,所有人都绕着走,敢在京城如此横行直撞,显然身份不一般。整个北京城,勋贵满地走,官员多如狗,扔下一块砖头没准就砸到一个四品的。

“王承恩,你干什么呢不要贼眉鼠眼的,没看到大街上这么多人都注意我们了吗”用折扇打王承恩头上的帽子一下,天启皇帝颇为不快的说道。

如今的皇宫大内正在准备过中秋,这一年朝廷大事颇多,皇太后下令中秋节要过的热闹一些。天启皇帝也没觉得有什么,笑着就答应了。不过当王承恩告诉天启皇帝,皇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报上来的数目时,天启皇帝就在也淡定不了了。

置办礼物、赏赐勋贵、赏赐大臣,请勋贵和大臣们吃饭,零零总总加起来要花费八十万两。这还是皇太后交代要节俭,千万不能铺张,显然老太太也知道替儿子省钱。

不过天启皇帝显然是瞠目结舌,过一个中秋节,八十万两银子就没了。想到那些富得流油的王公勋贵,天启皇帝恨不得把他们的银子全都抢过来,现在还要赏赐他们。虽然天启皇帝恨不得把赏赐改成每人一盒月饼,当然不是天价的,不过也只能想想。

派王承恩核查了一下,各项花费确实没有出格的地方,采办也是交给龙昌商号去做,贪污也会很少。想着自己对皇太后的承诺,天启皇帝只好忍痛割爱。后来想了想,反正也是花了,那不如索性大方点直接批一百万。

“公子,这里太乱了,是不是在找些人来啊”左右看了看,王承恩小心的说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还是回去的好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看着王承恩,天启皇帝忍不住住叹了口气,这位从皇宫里面出来,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赶忙点了点头,王承恩一脸笑容的说道:“那回去吧”可是看到天启皇帝的样子,王承恩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轻轻的扇了自己一下,献媚的说道:“小的错了,一切都由公子说的算。”

把自己的眼镜拿下来擦了擦,天启皇帝也没有看王承恩,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陈洪的干儿子,现在已经改名叫做陈林的小太监。天启皇帝笑着问道:“最近京城里面有什么新鲜事吗”

天启皇帝是不愿意呆在皇宫里的,虽然自己批了一百万两,可是看到皇宫里每天布置,天启皇帝总是觉得肉疼。现在朝廷上下都在忙着赏赐的事情,自然没有了天启皇帝什么事情。快过中秋节了,也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找天启皇帝的麻烦,天启皇帝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回皇宫。

虽然心里对骆思恭那边的进展也很关心,可是既然没有消息传来,天启皇帝也没有办法。

“回公子,城里都在准备过节,不过进京赶考的举子已经到了京城,所以今年的节日也要更加热闹一些。况且大明圣明天子在位,今年接连打了几个打胜仗,百姓们都非常的高兴。”陈林献媚的看着天启皇帝,笑着说道。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把自己的小墨镜带上,这可是天启皇帝让将作监花费了很多心血制造的。现在走在街上可谓百分百回头率,不过顶这个大太阳,天启皇帝觉得自己还是戴着一点的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