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 / 2)

“将士的粮饷,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全额的发放过,这么多年过来了,士兵有一半的时间在饿着肚子”熊廷弼说道这里更加的激愤,他曾经亲眼见过饿的面黄肌瘦的士兵,这件事情他也是身有感触。

缓缓的摇了摇头,孙承宗也摸了摸那冰凉的炮管,沉声道:“大明一年的岁入三百二十万两,陛下每年投到辽东的粮饷却是四百一十万两,这么多的银钱,辽东的将士居然还有饿肚子的,老夫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熊廷弼也缓缓的点了点头,苦笑着道:“很多人都看不过,纷纷的上书弹劾,可是那奏折仿佛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那些上奏折的人,很快便会被人用这样的那样的罪名拿掉,充军甚至杀头。下官在辽东多年,这样的事情见得太多了,这辽东虽说距离京师不远,可是也算的上山高皇帝远了。”话语虽然随意,可是熊廷弼的口中却满是苦味。

“身为臣子,有些本不该说,可是这里就你我二人,说一说也无妨。当年的万历爷什么也不过问,朝廷的大事被那些人把持着,这辽东的事情自然没有人理会。陛下不管,那些人更不会管,只要不出大乱子就没什么。或许他们本就没看得起这些野猪皮,不是他们放纵,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陛下刚刚登基不久,很多事情还不明白,这是一张大网,不是我们能弄得破的”孙承宗的语气不重,说的话却有些大逆不道,不过这位老大人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变色。

在京师的时候,孙承宗无数次的和天启皇帝议事,天启皇帝很多次都抱怨自己的那位爷爷。有的时候气愤了,说的话很是难听,孙承宗这个不过是小屋见大屋了。

轻轻的笑了笑,孙承宗接着道:“不过我相信陛下,我想很快就会有动作了,或许我们都能看的到。”

第一百三十五章局势二

微笑着点了点头,熊廷弼的眼神变得很是深邃,声音低沉的道:“下官虽然是文官出身,可是更像一个武夫。大人不知道,这次被押往京城,下官的心里也以说是心如死灰。”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承宗自然能明白,如果这次不是天启皇帝力排众议,相信现在熊廷弼一定在大牢里。

看了一眼孙承宗,熊廷弼笑着道:“到了京城,下官就感觉到了不同,原本应该下大牢的,却被压到家里。”一边说熊廷弼似乎还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陛下刚刚的登基的时候,很多人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你知道那个时候陛下说了什么吗”笑着看着熊廷弼,孙承宗淡淡的问道。

“这个,下官那个时候还在辽东,并不知道。”熊廷弼好奇的看着孙承宗,笑着道。

缓缓地点了点头,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孙承宗才道:“陛下说不会在没有证据的时候,就查办朝廷大员。当时在京的官员都知道,可是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新皇帝登基收买人心的话。可是方从哲的事情,陛下并没有追究,你的事情,陛下自然会谨慎的处理,所以你还是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看着远处开阔的地面,又看了看城墙上的大炮,孙承宗笑着道:“这些事情说的有些远了,还是说刚刚的话题吧这辽东还有什么问题”

似乎也觉得话题有些远,熊廷弼也笑着道:“是啊那下官就接着说。贪污军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将士们的装备。”

“哦,装备怎么了大明的将士的装备不都是一样的吗”孙承宗欣慰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将熊廷弼找来是对的,还是他了解一些啊

深深的叹了口气,熊廷弼有些无奈的道:“下官也很无奈啊辽东将士的盔甲兵器虽然有一部分是自己锻造的,可是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工部的作坊。这里面的兵器就有很大的问题,虽然每年朝廷投入的钱财不少,可是那里的兵器质量却并不好。一把工部造的刀,在砍死三十人之后,肯定会倦刃,这刀就没法用了。可是总不能总换刀吧这就让很多士兵不敢轻易的出刀。更人受不了的是这刀不够锋利,很多时候砍到鞑子的身体里,就会被骨头卡住,插不进去也拔不出来。”

再一次叹了口气,熊廷弼接着道:“拿着这样的兵器,怎么打仗啊再说盔甲,大明的盔甲可以说是最好的,有链子甲,也有叶子甲,可是在这辽东之地,能够穿上铠甲的士兵却没有多少。”

深深的点了点头,孙承宗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当兵的连兵器铠甲都没有,还什么打仗啊

深深的看了一眼熊廷弼,孙承宗缓缓的点了点头,这位熊经略看起来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可是对辽东的事情非常的了解,对军中的诸般要点充分的掌握,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

“不知道熊经略有什么解决办法”孙承宗呵呵的笑了笑,紧紧的盯着熊廷弼,他可不相信这位熊廷弼没有想过解决的办法。

“这个,不瞒大人,小官确实想了一些办法,可是有些不合适。朝廷是不会同意的,而且很可能为大人惹来麻烦”熊廷弼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何尝不想做啊只是这实在是没办法啊

轻轻的拍了拍熊廷弼的肩膀,孙承宗摆了摆手,笑着道:“行不行的说一说,老夫洗耳恭听。”

“既然大人想听,那么下官就说说。辽东打了这么多年仗,有很多的能工巧匠,完全可以自己打造兵器。而且可以根据士兵的需要进行改进,不但避免了工部的节流和贪污,同时也能让辽东的将士用上精良的装备”见孙承宗的脸色丝毫不变,熊廷弼才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此时孙承宗的脸色虽然不变,心里却在不断的思索着,他也明白了熊廷弼为什么不敢说了。辽东十几万的将士,虽然有一部分兵器铠甲是自己铸造的,可是毕竟是小部分。如果这样大规模铸造兵器,抢了很多人的钱财就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正所谓抢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那些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以天启皇帝的英明,或许能够促成这件事情,可是这牵扯还不仅仅是这一点。大明朝对武官限制非常的严重,如果辽东自己铸造兵器,整编士兵,那辽东就可以独立在大明朝之外了。朝廷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虽然孙承宗一直认为天启皇帝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对自己也是信任有加。可是孙承宗也没有这个把握,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人,是不是也觉得很为难”熊廷弼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想了很多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