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大人,卑职想到辽阳去,袁大人奉旨走的急,只是再半路上和卑职简单的交接了一下,这沈阳卑职就不进了。想来辽阳的事情不会少,卑职有些着急”见一群人有入城的趋势,杨涟赶忙对着孙承宗道。这个时候的辽阳才是辽东的首府,是辽东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辽东巡抚衙门的驻地。

沈阳的地位却和辽阳不一样,沈阳是军事重镇,这里囤积着辽东军队的三分之二,是大明直面后金的战场。这里虽然重要,却不是杨涟这个巡抚应该呆的地方,倒是孙承宗应该住在这里。

“杨大人忠心为国,为了国事操劳,老夫自然不会阻拦,杨大人一路顺风”对于杨涟,孙承宗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个人原本是东林党,可是现在和自己一样,是帝党这个人不但为官清廉,而且颇有能力,对天启皇帝给自己派来这么一个人,孙承宗是非常满意的。有一个好的搭档,做起来是自然是事半功倍

“卑职祝大人旗开得胜,卑职告辞了”杨涟也没有拖沓,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便将自己的人带走了,以及天启皇帝交给他的秘密武器

杨涟是走了,那些三法司的人却都留了下来,因为要查的是辽东经略熊廷弼,而熊廷弼之前就在沈阳,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大人,卑职已经在城内准备好了行馆,大人一路劳顿,还是进城休息吧”贺世贤见杨涟等人已经走远了,便对身边的孙承宗说道。

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孙承宗的心里暗暗下决心,这次一定不能辜负天启皇帝的希望。

孙承宗到达辽东的时候,天启皇帝正在皇宫里发呆,看了看外面的太阳,天启皇帝对身边的陈洪道:“孙承宗走了好几天了,是不是已经到辽东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了解,天启皇帝是不可能估算出到辽东需要多长时间的,不过看前几次来回辽东的速度,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回陛下,按照时间算是差不多了,辽东有了孙大人,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孙大人的才能,鞑子猖狂不起来了”陈洪知道天启皇帝所虑何事,自然要拍一拍马屁

天启皇帝则是不置可否的一笑,没有说话

第一百二十四章工部尚书

天启元年,一月二十九,早朝。

缓缓的那拿起桌子上的奏折,天启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大声的道:“王爱卿历侍三朝,朕心中十分的不舍,可是爱卿的身体也让朕十分的担心。爱卿既然去意已决,朕只能让爱卿离去,希望爱卿能够颐养天年”天启皇帝说话的时候语气有些低沉,一副很不舍的样子。

“臣,年老体衰,多谢陛下体谅”王林光赶忙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好一副君臣和美的景象。

熊廷弼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完,可是也已经有了眉目,朝堂上的局势也已经稳定了下来,王林光此时却一定要辞官了。自己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摆明打压东林党的人,自己这样一个人还是先走吧王林光本就是铁杆的东林党,没必要为这件事情搭上自己的性命。

“王爱卿劳苦功高,一心为国,回家后依旧领一品俸禄”天启皇帝似乎颇为伤感,语气低沉的说道。

“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王林光赶忙跪倒在地,感激的说道。其实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王林光都明白,这不过是双方的一个默契。王林光致仕之后,天启皇帝不会为难他,至于一品的俸禄,那就实在是太低了,指着这个钱,都得饿死。

等到王林光站了回去,天启皇帝看了一眼身边的陈洪,淡淡的道:“让袁应泰进来吧”

“宣袁应泰”陈洪一声喊喝,外面便响起了脚步声。

此时的袁应泰依旧身穿辽东巡抚的官职,走上大殿之后,撩衣服跪倒,对着天启皇帝三拜九叩。

“爱卿起来吧”天启皇帝挥挥手,笑着道。

“谢陛下”站起身子,袁应泰的态度显得很是恭敬。

看着一脸干练的袁应泰,天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好官,有能力的官员,爱民的官员。可是有一样,袁应泰不会打仗,就是因为使用了这个人,辽东的沈阳和辽阳才全部失陷了,这也是天启皇帝将他调回来的原因。

这位袁大人的长处是治执政一方,造福百姓,十分的有能力。这些还不是天启皇帝看重的地方,在辽阳城破的时候,袁应泰对着京师的方向上吊了。这样的人最起码忠心没有问题,既有忠心还有能力,怎么可以不提拔呢

“爱卿巡抚辽东,劳苦功高,这一路辛苦了。”将袁应泰的资料在脑海里过了一便,天启皇帝笑着笑,淡淡的道。

“陛下夸奖了,臣并没有什么功劳,这一切都是陛下运筹帷幄之功啊”袁应泰很谦虚,在辽东多年,虽然朝局知道一些,可是面前的这位陛下,自己可是第一次见到,还是先摸一摸脾气的好。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似乎对袁应泰的回答很满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天启皇帝淡淡的道:“爱卿一路舟车劳顿,先歇一歇吧”

听着天启皇帝说话,袁应泰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如果真的想让自己歇一歇,也就没有必要将自己找到这里来。看来天启皇帝是想要自己的态度,想到这里袁应泰赶忙跪倒在地,大声的道:“臣不累,为大明效力,为陛下进忠。”袁应泰将进忠两个字咬的很重,这个时候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不然自己就得回家种田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笑,对袁应泰道:“爱卿拳拳报国之心,朕已经知道了,工部尚书给朕上了辞呈,朕已经准了。你就先代理一下工部尚书,好好干,不要让朕失望。”天启皇帝看似无意的说道,可是下面的大臣却下了一跳,不由面面相觑。

“臣谢主隆恩”宦海沉浮多年,袁应泰也不傻,工部尚书,自己算是升官了。只是代理就是天启皇帝对自己你的一个考验了,做好了,自然没有话说,做不好那就不好说了。

天启皇帝的朝会还在继续,京城里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老百姓还是一样的漠不关心。

一个挑着两个挑筐的小厮,一步步的向前走,还不时的左右看看。这是一个不短的胡同,因为并不靠近闹市,所以这里并没与多少人。

小厮缓缓的走到胡同里,不是大声的喊道:“茴香上好的茴香

伴随着一声响动,一个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