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这炮的射程,卑职已经派人量过了,大概在八里左右。”徐光启丝毫不觉得孙承宗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明朝自己制造的火铳,射程不过三里远。与之相比,这红衣大炮可就是威力十足了。

衡量红衣大炮这种重型炮的关键,就是射程。有了这样的射程其他很多东西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用这样的大炮攻城,几炮下去,城墙必定是垮塌一大片。

红衣大炮的缺点,也是考量一种大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射速了。这种红衣大炮,虽然射程足够,可是射速就差强人意了。一刻钟能射出十发炮弹就以经很不错了,这还不算冷却炮管的时间。按照后世大的时间计算,也就是两分钟打一炮,这速度不得不说实在是太慢了。

回想着红衣大炮的优缺点,天启皇帝也没什么办法,这种前装炮,想要提高射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为什么天启皇帝只让徐光启制造一百门这种大炮的原因,实在是耗费太大,而实际作用却是不大。有了这一百门大炮,可以说一段时间内够用了,主要也就是放在城头守城。至于想要打野战,更多的还要准备那种射速非常高的而且便于搬运的小炮。

一只万人军队携带小炮三百门,并不会占用太大的人力物力,可是战斗的时候却能发挥很大的威力。只要射速足够,那么炮弹就是铺天盖地的。

此时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能够跑出去很远了,红衣大炮的间歇就太长了,野战根本就没什么用武之地。

就在天启皇帝独自沉思的时候,孙承宗和徐光启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二人携手来到了天启皇帝的身边。

“怎么样这些东西还不错吧”笑着看了一眼孙承宗,天启皇帝明知故问道。

“这真的是攻伐的利器,真是好东西”孙承宗的心里颇为感慨,真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哪找来的这个徐大人,这可真是国家的宝贝。如果神机营的子弟全部都用上这样的枪械,每只军队都配上的这样的火炮,那明军的战斗力可就能提高一大截啊

“陛下,这些武器是不是要装备到部队去”孙承宗对于大明此时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心中顿时火热起来,满脸期盼的看着天启皇帝。

对于这件事情,天启皇帝自然是想过的,可是也就是想想,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好东西,一定要交给好的人,不然不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器。

原本的历史上,明军也是配备了大量的红衣大炮,可是后来怎么样红衣大炮成了后金手中的利器,攻打大明朝的城池,几炮就能轰开。

一旦此时将这种大炮拉出去,后金和那些大明朝的敌人,很快就能使用的上。如果在被人进行仿制,那后果可就严重了。毕竟这种大炮并不擅长守城,而是擅长攻坚,在坚固的城池也挨不了几下。

天启皇帝之所以如此秘密的研究这些东西,就是为了不传出去,在没有可有自己能够真正掌握的部队之前,天启皇帝宁愿这些东西全都放在仓库里。

这些事情,天启皇帝自然不会对孙承宗讲,看了一眼满脸期盼的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道:“朕知道爱卿的心情,这些东西朕自有安排,到时候爱卿就知道了。”

孙承宗的嘴里有些苦涩,刚刚的话问出口,他自己都觉得不妥。此时大明不但是外部的危机,还有内部的那些人,他们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一定要提防他们,这些东西怎么可以轻易的拿出去呢

孙承宗的神情有些颓然,可是忽然又觉得自己似乎钻了牛角尖,自己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既然不声不响的做出了这些东西,那么肯定有着自己打算。孙承宗相信,这位天启爷的心里肯定比自己还着急,自己这是怎么了一直以来的养气功夫都哪去了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

第七十三章将军

天启皇帝回到皇宫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这一天的奔波让这位少年天子倍觉劳累,早早的便睡下了。

一夜无话,这天一早天启皇帝起的很晚,今天的早朝就这样又泡汤了。人的惰性真的是没办法,这位天启皇帝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偷懒的方法,对于早朝也看的并不是那么重。

在天启皇帝百无聊赖的时候,选妃的事情按照进度在进行,另一件天启皇帝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这将是一件让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辽东的初春依旧寒冷,根本没有一点春天的意思,每个辽东将士都知道,这个时节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

在明军的营门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说是马车却和普通的马车不同,因为这是一辆囚车。高大的木笼里面站着一个人,一个中年人身上穿着白色的囚服,披头散发的。虽然这这人很是狼狈,可是那双眼睛却很是明亮,无论看向谁都是摄人心魄。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理寺丞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现任的兵部尚书熊廷弼,代表天子来到辽东慰问的熊大人。此时熊廷弼已经没有了原本的威武,显得很是狼狈。

说起熊廷弼,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和后金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这场战役发生于大明万历三十六年,当时担任辽东经略的是杨镐,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无能之人。在这个时候,明朝对后金有着绝对的优势,可是这位杨镐志大才疏,派出四路大军围剿当时的建州女真。

因为这位的指挥失误,被后金将明军四路大军逐一击破,明军出征时十万精兵,被歼灭了五万。粮草物资丢失无数,这一站明军元气大伤。

萨尔浒之战之后,辽东自沈阳以北全部丢失,明朝在也没有了出兵征讨的实力。而保住沈阳的人,就是这位熊廷弼。熊廷弼来到辽东的时候,明军已经大溃败,后金八旗趁机攻城略地,一直打倒沈阳。

熊廷弼来到沈阳之后,熊廷弼上任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前辽东经略杨镐被熊廷弼逮解进京下狱,前辽东总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萨尔浒大败中唯一没有被歼灭的一路总兵被召回北京后自杀。熊廷弼当时屯兵筑城,将辽东局势扭转。

自此以后,这位熊大人一直驻守辽东,那位后金的大英雄哈赤顿时没有了往日的威风。无论如何挑衅,这位熊廷弼就是不出城,一直坚守沈阳。

哈赤在熊廷弼的手上吃了几次亏,对于这位熊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