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4(1 / 2)

日本人敞开,欢迎他们随时入驻。

反正只要日本人别向中国开战,条件尽管提,清廷都会乖乖地答应下来。

北清和南清的懦弱无胆,令得心智渐开的华夏同胞非常气愤:这就是我们的朝廷吃我们的税赋,享我们的供奉,结果外敌来了,一句话不说就投降了把本国的子民卖的一干二净

清廷的腐朽,在此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深入人心

那是一种浸入骨髓的痛

这样的皇帝,我们不要也罢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同胞,我们反了吧

皇帝轮流坐,这天下又不是生来就是清人鞑子的天下

天下自古以来都是有德者居之,清廷失德好像失了很久了,只是本朝人民比过往哪个朝代都麻木,无所作为,那这皇帝的位子,自然应该让出来

种种这样的声音,在神州大地上响彻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时间进入七月,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依然炽热,烘烤得太平洋上空一片干燥肃杀。

保存了主力战舰的龙灏则依然销声匿迹,没有半点动静。

似乎一个月前损失的潜水艇,根本不是他的部队一样。

古怪异常。

除了太平洋,欧洲和北美两块大陆,其上的热火也是烧得满天皆红。

热火的来源就是战争,唯有炮火和人类身体里的热血,才是越烧越旺的最佳材料。

先说欧洲。

东线和西线战场都投入了新式武器:坦克和大口径的火炮,死伤人数与前年的三皇同盟战争相比,直线上升

用人命如草芥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西法和德国的西线战场,每打一天。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清理尸体。

否则连步子都迈不开

三个国家的历代仇怨,在大型杀伤性武器的催化下。放大到无以复加。

奥匈和沙俄的东线战场,由于双方都是不惜人命的主,打的更是火爆热烈。

每天减少的战士,连裹尸袋都排不上号使用,往往是挖个坑,一大批就地掩埋。

欧洲可以说,正在经历了一场黑死病之后最大规模的减员行动。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突然被加速了的破坏性武器。它们与本时代的不匹配,产生的鸿沟要用人命去填

再说美国。

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胜利对美国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在加固了西海岸港口的防御后,西联再次将主战兵力投入到铲平东邦的军事行动中。

坚持了一个月,七月二日,东邦首府华盛顿终于宣告失守。

不过西联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至少有二十万将士丧生在了这场华盛顿攻防战中。

为什么代价如此之大

华盛顿令人惊叹的坚固防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来利兰斯坦福还以为利用猫头鹰轰炸机可以在五天内解决华盛顿,然而,华盛顿城区里突然出现的高射拦截炮,让他的美梦立刻化作泡影。

当几架猫头鹰轰炸机被击落后,利兰斯坦福就叫停了高空轰炸,转而继续以地面强攻为主。

斯坦福明白。这些轰炸机数量少,可算是龙灏的宝贝,要是在他手上损失过大的话,他这个西联总统也担待不起。

华盛顿落入了西联掌中,但是。战争并未结束。

东邦流亡政府仍然保持了十万以上的可战兵力,他们退到东北角。与加拿大政府遥相呼应,联手继续顽抗到底。

加拿大政府与东邦政府可谓是同仇敌忾

还记得否

周伯当组织的土著解放运动当年可是给加拿大政府留下了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印记,现在逮到机会,他们哪还不尽力保护东邦流亡战士,本着多制造一点麻烦都是极好的念头,与西联周旋到底

况且,东邦和加拿大也不是没有底气,通过大西洋,货轮络绎不绝,充足的物资和武器,源源不断地从欧洲输送而来。

输送的来源自然就是以英国为首的新秩序同盟。

新秩序同盟是爱德华七世复辟之后一边打仗一边着手成立的。

这个同盟中成员国非常多,欧洲境内,除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基本上都加入了这个同盟。

现在欧洲的形势就是新秩序同盟与二皇之间的较量。

新秩序同盟如今对二皇成包围夹攻态势,因此大西洋这条重要的欧美通道便重新掌握在了爱德华七世手里。

其提供的生活物资自不用说,光拿那些武器援助来讲,提供这些的可是两大军火家族:诺贝尔和c罗

诺贝尔会站在新秩序同盟这边并不令人惊讶,可是,c罗家族也倒向了新秩序,却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自从c罗家族摆脱罗斯柴尔德本族的阴影以来,谁不知道它与龙灏的关系

那是铁的不能再铁的关系了,想当初奥匈帝国孤军奋战时,之所以能撑到曙光来临,c罗家族给予的强力支持,功不可没

可现在,连c罗家族都跳反了,众人眼里二皇的前景那无疑是一片黯淡。

加拿大和东邦拿到了生活物资和武器之后,斗志更是满满,因此短时间内,西联军队居然没法再形成战线突破,双方僵持在了缅因州的土地上。

每天都是枪林弹雨,爆炸连绵,交战双方都憋着一口气,赌气般、不断用人命往这个战争的无底大坑里填

全球的局势大致如此,不过人们在关注或者自身体验战争的同时,最关心的其实还是:炼金国国王龙灏死到哪里去了

他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的海军主力呢

以他屡创奇迹的过往经历来看,都一个多月了,他难道还没有做好准备,展开反击吗

还是说经此打击,他就一蹶不振了

龙灏当然不会被打垮。此刻的他,正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距离天选一族的那座城堡,也不过是几百公里。

龙灏此时的装束跟北欧当地人也没什么两样,不仔细分辨,根本认不出这个低着头杵着棍,一步一步踏雪前行的高个男子,会是叱咤风云的炼金国国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