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4(1 / 2)

研制潜水艇,是龙灏昏前交待下来的任务,十个船坞,大批熟练船工,从美国东海岸挖来的一群专家可以说,霍兰和郑廷襄要什么,龙灏就批给了他们什么。

然而,谁让天有不测风云,击退了338e师后,大金主龙灏居然落马昏迷了

虽说其后主政的梅丽莎,对下加的支持犹在,甚至还有追加,但这个支持,已经变成了对整体下加产业的支持。

换句话说,原先研制潜水艇有专项科研资金。出不出成果,所出成果的多少和时间,都不重要,只需龙灏满意即可,但现在,专项资金一下子变成了竞争立项,要用实际的研究成果来说话。那么,霍兰肩膀上的压力便忽然间无穷大了。

放着世界上流行的巨舰大炮不去研究,花钱弄什么小型舰艇潜水艇依然是保密项目,这本身就惹来了不少不知情之人的非议。

再加上,当龙伯宣布华夏镇的行政班子拆分,那些高层人物。每个人的心思都不尽相同,不说是有异心吧,但至少是人心浮动,做什么工作都安分不下来。

想想可不是嘛,原先的职位没了,要想在北岛之国里寻准定位,有一种东西是人人都渴求的那就是:功绩

功绩分两种。一种是实打实的功劳,比如说生产了多少粮食、缝制了多少军衣、开发了什么新产品;另一种就是指出缺陷,比如说哪个矿区人员冗余、哪个体系保密工作不到位、哪个研究项目是滥竽充数诓骗资金

很不幸,潜水艇这个销金窟、无底洞,就被人盯上了。

对方提案,要求霍兰必须尽快给出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至少是阶段性的,要不然。划拨的科研资金便要砍去三分之二

实话实说,这个提案并不算太过分,霍兰研究小组拥有最好的条件,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不拿出一点成果来展示一下,总会让人以为他们是骗钱的。

是,潜水艇的威力和重要性。梅丽莎等高层核心都心知肚明,但毕竟,龙灏昏迷了,梅丽莎等高层也担心霍兰会因为少了监督而懈怠。

另外。梅丽莎初为遗孀来主政,一碗水端平,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不能别人努力工作了、也拿出了卓越成果,可拿的经费却少于神神秘秘的霍兰小组吧

所以,种种压力下,约翰霍兰和郑廷襄不得不匆匆地从千机城赶到了甲还,亲自主持3号坞的实验。

“要不再考虑一下,约翰”

郑廷襄思忖了片刻,终究还是担心,“其实,我们对潜龙1号的外型和内部构造都已完成了复制,只要钢铁和机械零件保持供应,我们完全可以达到月生产六艘潜水艇的规模呀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交待么”

“这不是交待复制随便找一个大学毕业的,拿着尺子,拿着描红本,就能完成郑,这证明不了我们的价值”

霍兰的眼眶有点红:是啊,模仿潜龙1号的外壳和内在,难度太小了小到后边那一堆助手,随便拎出三个,花上一周时间就能搞定这,说服不了高层不削减经费。

“没有动力,蚣蝮就是垃圾,连鱼雷艇都比不了”

“可是,动力的选择是龙少爷给我们定下的,约翰,你擅自作出改变,风险太大”

霍兰情绪激动,郑廷襄的火气也提了上来,他揪住霍兰的前襟,压低嗓门厉声喝道:“你要记住,潜龙1号只有一艘,要是在这次实验中坏了,我们才是彻底的完了”

蚣蝮,是郑廷襄给仿造潜龙1号修造的潜水艇取的名号,蚣蝮,龙九子之一,取名神兽,乃是郑廷襄希望这批潜水艇能发挥潜龙1号的威力,在大海中如蛟龙出没,所向披靡。

“潜龙1号的动力舱是我们一同撬开的,里面的电动机,是我们亲手拆卸的,郑,你告诉我,那个电动机有什么不同它在美国市场上,随便花800美元就能买到它就是一台普通至极的电动机,没有了伯爵的手段,那样的电动机,就是装一百台,也没法让蚣蝮在水下航行”

霍兰拨开郑廷襄,咬着牙低嘶着,脖子上青筋毕露。

“没有伯爵的手段,嘿这就是你改变初衷,选择内燃机的理由”

“我也不想的,但是,dg的红火势头,你又不是没见到”

霍兰惨笑下:“郑,上头就是在拿我们和dg比较,他们的汽车两周出一个新品,一个月换代一次发动机,照这样的速度,他们宣称的可供单人舒适驾驶的汽车,明年一定可以上市去卖了而我们呢,还在为电动机发愁,熬出黑眼圈,掉光头发,天天脑袋发疼得睡不着却想不出半点突破性的idea经费,我们要是被cut了经费,潜水艇的研制就彻底完了,郑,你还可以回去造你的大桥,造你的大楼,而我呢,就是死路一条不搏一搏,我不甘心,我死不瞑目”

话说到这份了,郑廷襄晓得再怎么劝都是多余

“所以,你就向dg求助,让他们制造了一个内燃发动机给你”

“没错,dg的戴姆勒还是不错的,这个内燃机系统,加上了我的防水设计,要是运气好,未必不能通过这次成果审查”

霍兰的嘴唇都咬破了:“就算经费被cut,只要不被cut四分之一以上,就是胜利未来,我们还能改回来,重新研制电动机,你说对不对,郑”

s:订阅不理想,但我依然在坚持,你们还在坚持看盗版,坚决不给订阅和票票吗

嚯嚯求支持啊

479实验失败

“哎,你都决定了,我还能说什么毕竟,我是有后路的,造大桥么”

郑廷襄自嘲一笑,“但我最后一次提醒你,约翰,科学是不青睐运气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次实验,我不赞同,等会,我会在实验征询表上填写no的,你不要怪我。”

“我不怪你,你填no,但这个实验,依然会进行下去”约翰霍兰手指颤抖,嘴唇却坚定无比。

实验征询表,是3号坞独有之物,但凡在潜龙1号上做实验,这张表都不可或缺。

原因大家均心知肚明,潜龙1号太重要了,重要到容不得半点闪失,而一旦闪失出现,实验征询表就成了免责表和问罪表。

有资格签字的一共有十几人,约翰霍兰排在最后一个,当他在潦草的字母a后敲上了一个句点,亦是说明,实验征询表征询结束。

霍兰扫了眼:“九个a,三个d,我宣布,3号坞第17号实验,五分钟后开始”

a代表agree,d代表disagree,略让霍兰出乎意料的是,郑廷襄画上了a,选择与他站在一边。

霍兰心里一暖,肚中笑骂:这个家伙

实验步骤是早就操练过的,因此五分钟后,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硕大的透明水箱开始灌水,而吊着潜龙1号的铁索也在逐个解开,五名操作人员,掀开舱盖,钻了进去整个过程,郑廷襄都没有搭手,而是站在离霍兰比较远的地方。倚着精钢栏杆,抱着手,口中用京剧调子不断地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水位15米,停止灌水”

“发动机启动,开始下潜”

“下潜5米。开启旋转舵”

“自转频率35,请指示,是否增加”

“1号发动机组功率达到极限,请指示,是否启用2号发动机组”

一条条实验现场播报,从观察员嘴里紧张地传出,这些数据,有些是直观可见的,有些却是通过潜龙1号上延伸出的管子得到的。

透明水箱里灌注的是海水。潜龙1号也下潜到了510米区域,其状况,完全是模拟海洋环境。

局限于水箱大小,潜水艇是无法航行的,替代办法就是令其自转,自转频率与航行节数,有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

理论上讲,只要自转频率合格。航行节数也就达标了

约翰霍兰给这个17号实验的达标线是:自转频率78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