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1(2 / 2)

如今英法等欧陆列强均抬举那龙灏,我泱泱大清,焉能不赏这等良人

慈禧太后就是比光绪帝有气魄,消息的来源也多,知晓英法等国为了龙灏,连通商制裁慈禧是不晓得经济一词含义的的招都使出来了,由此可见,他们对龙灏的看重程度

这个英皇室册封的贵族,貌似还真不是个摆设,那龙灏在外受侮了,英国皇室马上就站出来替其撑腰。

慈禧太后多精明的一个人,立刻就重视起龙灏来,其重视程度说的不好听点,甚至要超过了心腹之臣李中堂

洋人封的贵族头衔既然不是虚的,那我大清的奖赏,自然也不能是口头把式。

慈禧太后懿旨一下,准备封龙灏个一等公,算是给汉臣的最高奖赏了。

最高奖赏被慈禧横插一腿抢走了,光绪帝差点没哭出来:你这老妖婆,都封到一等公了,朕、朕封个毛啊难道要封龙灏为亲王可,他也不是咱旗人呀

要不怎么说光绪帝智商低于八十呢,是不是旗人,还不是满清皇室一句话的事,这个时代,难道就有基因图谱,能上溯到通古斯野猪皮了

幸好,慈禧太后走后,智商绝对高于八十的翁同龢等保皇党商量后,决定这好事不能让老妖婆独自占了,既然爵位赏到头了,那咱就从实物奖赏着手,总之,不能让那位北海伯爵觉得,皇帝不堪事。话事的还是太后种种。

赏啥实物呢

貌似光绪帝一介皇上,兜里还是很穷的,就算是翁同龢等近臣也不富裕,想来想去,一人提出:咱赏他人啊,我大清人口众多。再说了,赏人就是赏兵这龙灏有了兵,就等于皇上您有了兵

草,你才有病呢

光绪帝表面不喜,但心中却颇为意动:赏人好啊,听说龙灏的手下经常派船到闽粤一带招人,这说明他在花旗国缺人手正好不安分的汉人又多,赏给他,带到那花旗国吓吓洋人。扬我国威,也是美事一桩啊

这个或许是史上最荒唐的帝王赏赐,就在光绪帝的拍板下定了,把本国子民送出国当奖赏,亏这位皇帝也能喜悦得跟啥一样。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经过两百余年,汉人百姓,始终还是货物。想如何就如何,出国一途。在上位者的心里,应该已是很好的结果了吧

余事少提,太监笋尖获得了这份携带了圣旨和懿旨的光荣差事,在李鸿章的秘密运作下,从旅顺港出发,目标指向阿拉斯加州。

去旧金山笋尖是不敢的。那里是风口浪尖,还是去众人芸说的北海伯爵的发家之地比较保险。

笋尖相信,自己代表了太后和皇上,光环庇体,那个据说安置了不少国内流民的地方。一定不敢怠慢自己。

大约是七月初,恰逢龙伯接到龙灏昏迷的消息、准备启程前,笋尖一行幸运地抵达了华夏镇。

那时龙伯刚刚整顿完华夏镇内部,才喘了口气,却惊闻自家少爷落马昏迷的大噩耗,当然是风急火燎的,恨不得飞到旧金山,一看究竟。

然而,海上被洛克菲勒的探油船封锁,要通过不是不行,风险却很大。

对方只需一个误入本方油区的借口,就能攻击华夏镇的舰船,在雷龙被撤掉海军司令、主力战舰基本上都去了南方的情况下,龙伯可不敢带着一众行政菁英去冒险。

海上走不了,那只能从陆地行进,通过加拿大,绕路进入美利坚。

但陆上通行也有点小麻烦,那就是阿拉斯加的东部、加拿大的西部,正在进行原住民解放运动,铁路和公路什么的,就算有,现在也都被破坏得无法通行,龙伯一行要经过那里,浪费的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能及时去见少爷,是后果之一,而另一个后果,就是龙伯等管理层离开的时间太长,华夏镇的民心会不稳。

他们可是把龙灏当做万家生佛的偶像供奉的,偶像出事了,本就经历了张月虎叛逃风波的华夏镇,会乱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敢说。

最近一个多月,为了封锁炮轰危机等新闻,龙伯可是下了不少力气,禁止报纸入基地村为的就是要华夏镇稳定,不至于影响了龙灏的苦心成果。

就在这个两难之际,笋尖一行到了,打了龙伯一个措手不及。

却也让龙伯下定了决心:行政班子一起去旧金山,只留下龙鳞军把守华夏镇,要乱,就让它彻底地乱起来吧

反正少爷都出事了,我还管你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镇民做甚

龙伯的怨气如此之大,自然是有原因的,而起因,不消说还是张月虎那马匪的劫船叛逃。

跑了两船人,抓了雷司令,在华夏镇近百个基地村大搞审查,龙伯的这些手段稍显暴力了些,于是遭到了不小的反弹。

当雷龙被无罪释放后,无论是军内,还是村里,对龙伯所代表的华夏行政院,都有不大不小的反对声。

既然是反对,行政院以前的一些过错也就被挑了出来放大来数落,什么行政院管的宽、什么户籍审查严、什么矿工不加工资、什么劳动时间长等等,都被用来当做行政院的罪状。

偌大一个行政院,又是初创,里面的人欠缺管理经验,这些罪状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事,但谁让龙伯在张月虎和雷龙两件事上处置欠妥,所以,功劳其实不小的华夏行政院就中枪了。

不光是以前的陈麻烂谷子事,就连最近行政院短少部分拓荒项目资金的事也被奔走相传,镇民们都说,龙伯为老不尊。带头贪污金矿的产出所得,大家的血汗钱都被行政院的人贪墨了。

更有甚者,一些心思叵测的人还散布说,张月虎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行政院克扣了他们的养马费,因此。他才会率领原先部下,愤而夺船逃跑。

听到以上这些谣言和指摘,龙伯差点气得走火入魔:谁说行政院贪墨了不懂别乱猜那些钱,是送到美国大陆支援黑衣帮、党卫团了,你们这些镇民,本来就不怎么交税,干活的金矿也都是少爷的,少了金矿收入,也只能少爷来查我。关你们鸟毛事

龙伯气不过,真是再正常不过了,在他想来:华夏镇能有今天,全是少爷的功劳。

发现金矿,开拓荒地,调节极寒天气,建立基地村,筹备陆军和海军保卫阿拉斯加。引入外界的生活用品,种植粮食。修建铁路没有少爷,你们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三大民,现在好了,有人裹挟炮舰叛逃,你们居然不帮着少爷,反而还质疑起少爷一手创建的华夏镇了

一群白眼狼

枉少爷还为你们制定了大把福利。去旧金山公费旅游,去纽约读书你们享受过了,就翻脸不认人吗

尤其等到龙灏负伤昏迷的噩耗传来,龙伯的心更是拔凉拔凉的:少爷啊,您错了呀对这些镇民不能太好。您给了他们乐土,他们却回报给您一泡狗翔

龙伯的想法或许有些偏激,把镇民对行政院的不满等同于对龙灏的不满,但不管怎么说,龙伯就是在这种负面情绪的控制下,与笋尖小太监一行进行了一场秘密对话。

对话的具体情况就不细表了,总之谈过之后,龙伯关起房门想了一天。

一天后,龙伯率领行政院的党员,带着小笋尖等人,离开华夏镇,向加拿大境内出发,彻底将华夏镇抛入无为而治的状态。

笋尖太监们还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若不是龙灏起意诈伤,若不是龙伯心绪紊乱,他们这一帮被太后和皇帝想当然派出的钦差队伍,可就要被杀头,然后报回一个人口失踪云云。

然而阴差阳错下,笋尖透露出的清朝一等公爵位,打动了龙伯。

一等公啊,那可是清朝汉臣能获得的最高封赏,龙伯说到底还是一名都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