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5(1 / 2)

匠铺、成衣铺、粮油商行下了很多大的单子,每次有货轮从北方或者西方回来。龙少爷的手下就会花大把的钱采购这些东西。

又比如,龙少爷侍奉的那位西班牙公主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婆娘,花了大价钱,从唐人街购买了许多经营不善铺子的地契,加以改造,便成立了一家叫做中山魂的成衣铺。

一开始,唐人街的街坊对这个成衣铺不以为然,以为就是那位娇滴滴、美得不成样子的洋人公主玩票性质的。能够不亏已算万幸。

可谁知道,这个成衣铺做出来的衣服还真漂亮。虽然卖得贼贵贼贵的,但就是有一些洋人冤大头来买,哟,一套衣服几百美元,这是抢钱啊

败家哦浪费哦奢侈哦

这些没脑子的洋人,他们这么乱花钱。早晚都要变成像咱们这样穷困潦倒的

很多从被收购了的成衣铺买断了工龄出来的华人员工,当时都是不无恶意地这般诅咒着。

当然买断不是全部,中山魂成衣铺刚成立时,梅丽莎也没少返聘华人员工,不过返聘的大多是忠厚老实、懂点文化、裁剪手艺精湛老道的人。梅丽莎开的工钱虽然高,但由于当时大家都不太看好这个公主玩票的成衣铺,愿意接受返聘合同的人并不多。

您给的工钱虽然多,可要是铺子倒闭了,咱也拿不到剩余的钱啊还是到其它的成衣铺子去,钱虽挣的少些,但拿的踏实,胜在细水长流很多不愿返聘的华人员工,都是如此这般想的。

可很快他们就后悔了,这家中山魂的衣服做得越来越漂亮时尚,卖得也越来越贵,可就是不见有倒闭的迹象。

反而销量日益提高,没一个月,都开了好一些分店到唐人街之外,据那里工作的华人员工反馈回来的消息:中山魂的衣服大受美国东部等大城市达官贵人的喜爱,几百美元一套不算贵,只要崭新款式一出来,那便是哄抢一通,装上火车向纽约呀、波士顿呀、费城等城市运呢

在中山魂里面工作的员工第一个月拿到的钱就几乎是合同中规定的上限,总额比起他们从前辛辛苦苦工作一年都要多呢

而到了后来,唐人街的街坊邻里才逐渐明白,原来龙少爷和那位梅丽莎公主居然跑到了欧洲,治好了英女王的顽疾,不但换回来一个伯爵和一个公主,还把中山魂的品牌打进了英国皇室

嘶,这可不得了,英国皇室耶,那中山魂可不就是御用的贡品了

怪不得这价格一个劲地向上窜员工的薪水和福利也打着筋斗地翻番啊

晓得看走了眼,很多当初不愿意去中山魂的老裁缝、小学徒,如今都觍着脸想再进入中山魂帮忙可惜这会儿却是晚了,中山魂已经不再招人,或者确切的说是不再招这些知识层次较低的经验型裁缝,它需要的是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复合型时尚人才。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人可不都是悔断了肠,长吁短叹自己当初鼠目寸光,后悔错过了这趟通往幸福终点站的金光大马车

而现在,中山魂的一套衣服都已经要限量售卖了,一套最少一万美元起底,且有价没市听闻了这个消息,那些人更是疼得心口发闷,捶胸顿足,不少人每天晚上都要面对自家婆娘的无尽唠叨。

“就是你,当初有合同文书请你去你不去,现在看看对门人家王匹克,每天都能赚个20多美元回来,逢双月还有分红福利拿倒看看你,天天在那家洋人成衣行里起早贪黑地干,一个月到手的才100美元不到哼,老娘真是瞎了眼,当初怎么会看上你这个窝囊废”

“叫,叫,你就晓得叫,当初是谁在我耳边说中山魂成衣铺不靠谱、容易倒,死拉活拽地不让我去现在倒好,埋怨的又有你,哼,老子要是现在在中山魂做事,保证比那个王匹克混的好,赚了钱,小妾也买两个回来,免得成日受你这黄脸婆的闲气”

“哎哟,陈特步你行啊,还想纳妾哇,老娘不活了,老娘今天跟你这负心汉拼了让你纳妾,让你纳妾,让你这胯下没几两肉的杀才还要花心”未完待续

380领事馆与大金砖

“别打,别打了哎哟,反了你,操,老子抽不死你”

“救命呀,陈特步杀人啦,街坊邻居快来看哎哟,你这贼汉子还真抽,娘勒,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我抱孩子回娘家”

类似这样凄美的故事,旁边的街坊邻里算是习惯了,每当中山魂的衣服涨一次价,这些曾经有机会去而放弃的裁缝家里就会发生一次家暴。

当然了,理智的讲,中山魂的故事也只是龙灏给唐人街带来的改变之一,其他的变化还有,魅好化工厂招的配药学徒工,鲲鹏造船厂招的造船临时工,以及旧金山各个码头上的苦力

这些苦力,从前都是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交点钱给洪门,以保证自己找到组织、不受欺负,而自从龙少爷来了之后,这些苦力就不用交份子钱给洪门了,不但不用交钱,而且,每人每天只要在码头工作满了四个时辰,就能拿到华夏镇出资的一美元补助费

当苦力的哪个还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啊这一美元,简直就像白捡一样,连带着,得到实惠的苦力对华夏镇这种善举均是交口称赞不迭,表面上他们还受洪门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绳索已经越来越淡,几近于透明了

华夏镇不光有人发补助,还有一些人成立了个什么医疗保险公司,只要是领取了补助的苦力,根据自愿原则,每个月只需花上3美元,就可以参加一个叫做医疗保险的项目,项目规定:若是在缴纳保险期间得了什么病、或者遇到了什么不测,都可以到魅好化工厂开办的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

保险这种形式的集资。自古就有。

早在5000多年前,横渡埃及沙漠的商队为了让遭遇风暴的商人不致于损失货物而破产,就曾经商量着联合起来,通过了一个共同承担风险的互助共济办法。

这个办法约定,如果有商人的货物和骆驼遭遇不测而损失,那么未受损的商人就要取出一部分盈利来补偿救济受难者。假如大家都平安,那么就从每个人的盈利中提取一部分,留存做下次弥补损失的资金。

这个约定,就是保险的雏形。

现代保险业务的起源,则可以归溯到英国在1688年建立的寡妇年金制和孤寡保险会,它使得保险这种互助式的契约企业化,也使得商业保险这一个形式得到大力发展,从人寿保险、海上保险、财产保险逐步发展到火灾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等多方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