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5(2 / 2)

产品总监的诱惑力对德郁林太大了,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咬咬牙,决定参加令他深恶痛绝的考试。

看到德郁林答应了,小李比希的面孔缓和了下来,说道:“少爷,就让他试试吧,我会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助手跟着他,不会让他给您惹麻烦的”

“行,有森塔斯担保,这家军火公司的产品总监就是你德郁林了”

龙灏笑道,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雪茄点燃了,丢给满脸兴奋的德郁林:“小德啊,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哦,这家军火公司,开办的地方可是很荒凉呢”

小德德郁林一愣:“开在哪里不在旧金山吗”

“当然不在”

龙灏笑了:“不然的话,我为何要把森塔斯的整个团队搬离母巢渔场为何要把钢钢鱼和油油鱼从这里分离开这家军火公司,将会开办在美国国土之外”

“离开美国”

不晓得下加攻略的小李比希,这会儿也吃惊了。

是的,龙灏意图攻占下加,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下加建设成自己的军火仓库。风长明注册的怒焰公司只是给美国政府看的幌子,这家新组建的军火公司也将叫怒焰,不过注册地嘛,却要改成北岛之国

别忘了,龙灏是北海伯爵,是北岛之国的国王。

而北岛之国又是堂堂正正的英联邦成员国,美国的法律,可是管不到这里的

龙灏已经计划好了,除了怒焰军火公司,自己其它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比如灏魅公司、梦想岛、鲲鹏、母巢等等,都要逐步转移到北岛之国的名下。

到时候,土地有下加,国名有北岛,美国这个还未破壳而出的新兴帝国,可就奈何不了龙灏了,也没办法再占龙灏的便宜了。

别的不说,光是现在每年一大笔的赋税,就可以节省了

龙灏才没那么傻,用自己的钱去武装自己的敌人。

龙灏把自己筹建怒焰的思路跟小李比希交待了下,便携着艾世丽离开了母巢。

至于普朗克那些人,龙灏相信小李比希会妥善安排好,北海研究院的发展,有了小李比希引导,将会少走很多弯路,尽快步入正轨。

毕竟,龙灏透露给小李比希,北海研究院的研究范围包罗万象,其目标是成为龙灏的技术仓库,成为像普鲁士科学院那样的存在。

龙灏的确是马不停蹄,离开了母巢,就前往洪府,与洪门的洪天柱、方鸣德等人有了一番不为旁人所知的秘密交流,在这期间,领事馆的欧阳庚和欧阳明兄弟也先后驾车来到洪府,行色匆匆,所为保密未完待续

298洪在末的坦然

不提龙灏进入洪府后行踪再次消失,也不说龙灏的光量子论在美国物理学界再次刮起了一股旋风,并且其风势以极快的速度在向欧洲、向世界各个学术中心扩散席卷让我们把目光重新集中到鲲鹏造船厂,这个龙灏选定的征伐下加的备战基地。

夜,鲲鹏造船厂,铁丝网内,一排厂房灯火通明。

微风小童子所在的仓库外,守卫力量已经加了一倍,而仓库内,龙灏麾下各类心腹,也差不多都齐聚此地。

找不到少爷,他们就自行商议,在龙灏游荡于欧洲的半年光景里,碰上大事,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洪在末瞥向不远处那个双口大房子,心绪飘扬,微微有些走神。

微风打印成套造船资料的事,他算最早知道的那批,像容尚勤请来的守卫,就是禀告过他,由他下令调动。不过,他却不是最早来到这里观看的人,直到这件事在自家圈子里引起了不小震动,他才撇下正在整编的水师,跑来一看究竟。

一看之下,洪在末深深为之动容

先不说那些已经打印出来的资料技术含金量有多高,光是微风打印时的景象,便让洪在末大吃一惊。

与容尚勤不同,洪在末算是老人,对金源异象可是比庸神先生熟悉的多,容尚勤认为的es,在洪在末心中可是佛缘佛祖赏赐的福缘

怎么微风手掌上也有

秘密询问了微风,洪在末解开了心中疑虑,在弄懂了微风与龙灏的关系后,便大手一挥,调派心腹守卫专门负责微风的起居饮食、工作拉撒

开玩笑,这个小孩是少爷收的二代传人。怎么能住在与马桶为伍的鸽笼中

至少要把鸽笼扩大五倍嘛

容尚勤这个家伙,敢如此虐待少爷门人,这是要自己作死的节奏啊

看到微风停止了打印工作,开始改善住房,容尚勤初始还不乐意,不过等到洪在末跟他交待了大概后。他额头的冷汗就簌簌而下,不仅不再反对,反而堆起笑脸,跑到微风面前嘘寒问暖。

原来是门人兄啊,您怎么不早说呢

容尚勤心中惴惴:还好这次摆的乌龙是打着为少爷造船的旗号,要不然微风在少爷面前随便吹吹风,我首席幕僚的位置可就难保了

说起造船,洪在末在帮助完微风后,仔细一问。对这些技术资料的威力才耸然动容。

阿宾组织的船工骨干团,现在分成三批,两天一换,轮流倒班。

一班休息。

一班留在仓库,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接受郑廷襄等人的教导。

另一班则走出仓库,进入鲲鹏的干船坞,组织基层船工。开始尝试着建造万吨货轮,以实践来检验刚刚学到的知识、学到的经验。

反正这半年多鲲鹏的订单接近于零。阿宾又是谨慎的性子,储备的造船材料早就堆满了仓库,现在看到手下的骨干团干劲十足,哪里还不一路绿灯,各种零件、各种钢材,任他们取用。去建造万吨货轮试验舰。

有句谚语,神枪手是用子弹堆出来的。

放之于造船业,便可演变为:造船能力是用废钢砸出来的

钢铁用废了不要紧,只要船工的能力得到提升,零件用废了不要紧。只要学到的新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当中阿宾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笑呵呵地看着一批批的废料从干船坞里搬出,试验舰的雏形在干船坞内一点点形成。

华人船工骨干团的吸收能力是惊人的,他们常年受到金发碧眼的洋人歧视,建造舰船时,做的往往是最苦最累的活计,而真正高端的技术,却始终接触不到。

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华裔船工还稍好一点,可那些从国内作为三大民或者肉票过来的华人船工,对歧视的感触,对技术的渴望,那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阿宾曾经看到一名马尾船政局的老船工,一天20个小时地学习资料、听从教导,接下来又一天20个小时地投入到万吨试验舰的建造当中

那股热情,就像喷发的火山,火焰之炽热,岩浆之汹涌,仿佛怎么都没法扑灭。

鉴于此,阿宾规定,每名船工每天学习工作的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