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9(1 / 2)

伯爵,您要走了”

利兰站起来去送,忽然间想到了什么,连忙提醒道:“对了,旁边住着很多从欧洲来的知名学者,都是慕您的名而来,您不去见一见他们吗”

容尚勤留下的那几十个物理学者和教授,都安置在学者楼,反正这里空的很,对方如果住满意了留在斯坦福任教,那斯坦福大学可就赚大了

“见,当然要见”

龙灏笑道:“不过不是我去拜访他们,而是要他们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庆典”

“庆典”

利兰眨巴了下眼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噢,呵呵,看我这脑子,伯爵受封这么大的喜事,自然要通告全校师生,为您举行盛大的庆祝典礼这些交给我,交给我老利兰便行了”

老利兰现在有使不完的活力,当即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当天下午,一条消息就在占地广袤的斯坦福大学校园里传播起来:远渡英伦的龙侍卫长回来了他不仅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英国皇室世袭伯爵的荣耀称号

这条消息很快引起了斯坦福大学的地震,所闻之人,有惊讶的、有高兴的、有不信的、也有内心振奋欢欣鼓舞的

“龙侍卫长是黄种人,也能受封”

“骗人的吧”

“这你就太落伍了,还用种族歧视的眼光看人我说啊,肯定是龙教授的量子理论征服了女王,所以她才会把贵族的称号颁发给他”

“那太棒了,我们大学的知名度又能提升了”

“还用说最近一个月的全美高校排名,我们斯坦福已经从前一期的145位飙升到了现在的第47呢你知道吧,我们也是全美高校五十强的高材生了”

唧唧。

喳喳。未完待续

292普朗克

总之,这条消息引起的正面效应远大于负面,整个斯坦福校园都沸腾起来,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将此消息奔走相告,他们脸上俱洋溢着热烈而自豪的笑容:当初选择斯坦福,呼我的选择果然没错

马克斯普朗克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院做着实验,当他确定了是龙灏龙大师真的回来了之后,一跳老高,差点打翻了旁边的烧杯

顺便提一句,普朗克做的实验是物理化学相通的热领域实验。

普朗克今年34岁,正是科研人员一生中最精华的年龄,他来美国之前,本来是在亥姆霍兹能量守恒定律的创立者的指导下在柏林工作,可当龙灏的量子力学导论微观粒子的二相性一文在nature发表,引发一场小范围轰动时,普朗克就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里基尔霍夫德国物理学家,曾提出电流电压两条著名定律遗留下的工作,一遍又一遍地品读当时连nature杂志也无法定性评价的这篇物理学破窗之文斯托克斯语。

这位历史上原本的普朗克常量提出者,立刻就陷入到量子力学导论中奇妙而富有创新的想法中,普朗克觉得,这位龙姓的物理学家,一定是自己的知己、一定是自己的导师,而且上辈子也一定是自己的好基友

不然,为什么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敲在了自己的心坎,他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曾经在自己梦中朦胧玄奇地出现过

走火入魔的普朗克不顾已经陷入重病状态的导师亥姆霍兹的挽留,毅然地辞去了令德国科学家艳羡不已的普鲁士科学院的工作,与一批同样被龙灏吸引,同样被量子力学所吸引的物理学家们。乘坐轮船,不远数万里,来到了美国,来到了旧金山,来到了名不见经传的斯坦福大学

这中间的辗转坎坷,就不用提了。反正一路艰难,连同行者都死了两个。

普朗克算是最早一批抵达斯坦福的科学家,他表明来意后,立刻就被安排进了上档次的学者楼。

当时,包括普朗克在内的12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漂亮优美的别墅,是给我们住的吗还一人一幢还配有仆从

这个斯坦福大学,这尼玛得多有钱,多土豪啊

在欧洲那些发达的大城市,这样级别的别墅往往都是身家百万的富豪才能拥有。像普朗克在12人里算混得好的,但他在柏林,也是跟一名同事合租一套三居室的房屋,虽然不挤,但也绝对谈不上宽敞

幸好,这些科学家都是理性思维占绝对上风的人,他们惊讶过后,结合帕拉阿图的偏僻、斯坦福的名声不显。总算是勉强接受了斯坦福的馈赠。

他们自我安慰着:反正这样的别墅起码有一百幢,而且大部分都是空着的。我们住下也是给它们添人气啊

但纵使如此,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家们也在别墅内外敲了半天,终于确定了,不考虑地皮价格,光是建造别墅的材料和雕刻的人工,一幢学者楼至少得花费8千英镑

也就是4万美元

也就是12人里薪酬最高的普朗克30年的薪水总和

乖乖。今晚都不敢睡踏实了,要是弄坏了家具、地板、墙壁什么的,斯坦福大学要我们赔怎么办

普朗克之后,又陆续有数批科学家住进了学者楼。

习以为常后,这批以研究为毕生爱好的科学家们不是这样的人。不会疯狂地横跨大洋来到欧洲人眼里的蛮夷之乡美国就投入到寻找龙大师的行动中,当得知龙灏已经前往欧洲,与他们刚好错开后,包括普朗克在内的所有科学家们都是连声哀叹,有几个人更是掉头就走,准备收拾东西回欧洲。

正主不在,还耽搁在这个风景是不错,但完全就是一个牧场的学校做什么

然而,大部分人还是冷静地想了一会,没跟那几个人一道行动。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他们口袋里的钱基本上空了,连回去的路费都凑不齐了

想一下也属正常,这些热血澎湃的科学家们都是像普朗克这样2540岁的新生代、中生代,在各自的学校、科学院里的职位不高,并且重磅的学术论文也没出炉,所以,他们的积蓄不会比欧洲一个中等阶层的工人多出多少。

再说了,这次他们大部分是偷跑、或者辞职出来的,一两个月的薪水断了,能安全抵达美利坚就已经相当不易,这会想掉头就走,除了几个家底殷厚的人外,其他人还真做不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