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北洋定、镇二舰的三景舰,均在1891年以后才下水建成,所以此时的北洋,虽有衰败的迹象,但在远东,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强大海军
龙灏心里暗想:或许再过三年,等到日本咄咄逼人、北洋垂暮迟迟的时候再去招人,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归家号从旅顺港出发,开回上海,既然挖北洋墙角失败,那么就要执行少爷的命令,尽量多招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增加龙鳞党的技术班底。
再次回到上海,龙灏汇来的30万美元也到了账,雷龙他们立刻展开行动,用梦想岛公司的名义,在大清广招技工
dreais的招工广告刊登在申报等国内知名的商业报刊上,其优厚的待遇、五年承诺回国的条件,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就连李鸿章李中堂也知晓了,听闻招工的是一家欧洲皇室公主在美国注册的公司后,居然亲自登门拜访
龙灏闻言讶道:“你们,居然见到了李鸿章”
李鸿章是谁不用赘述,龙灏惊讶的是,这位清朝中兴名臣不在北京城好好待着,怎么跑到上海来了
雷龙答道:“少爷有所不知,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机器织布局、电报局、江南制造局等工厂,最近上面要修园子,财政紧张,他便常常来上海会晤外商,希望获得他们的投资”
“噢”龙灏应了一声,哼道:“与虎谋皮,别看他在大清是位极人臣,在洋人那里,又能讨得什么好”
诚如龙灏所说,李鸿章当时的确四处碰壁,吃了外国洋行许多软硬钉子,憋吞下了不少,子却一个都没贷到,正郁闷塞胸、惆怅满怀,正好读到申报上美利坚梦想岛招募有一技之长的华工前往美国寻找梦想,待遇丰厚,眼睛一亮,便不禁来了精神。
要知道,李鸿章一生与洋人打交道,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争一长短之人,对洋人之了解,可称清朝官员第一,不可谓不深用一句话概括,李鸿章认为洋人都是无利不起早、食人不吐骨的道貌岸然的卑劣货色,用丰厚待遇招募华工
骗局绝对是骗局
于是乎,李鸿章便派心腹先往查探,寻访那些被招募上的人,试试这个dreais公司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李鸿章毕竟老成持稳,秉着宁可放过、不可犯错的精神,这边暗里派人查,那边明里先找美国大使查证,再递上拜帖,亲自登门
一系列做法的结果,却让李中堂大为吃惊,这家梦想岛,似乎还真的是正儿八经地招募华工呢而非是李中堂大人臆想的:骗我国之人才,贩于美利坚做苦力的皮包公司
为何如此呢还要多亏了归家号上的那些洋人:几名法国人和梅丽莎公主的随从
李鸿章领人登船拜访,雷龙等人自然不会傻到以主人之姿迎客,于是乎,一名法国人和一名西班牙人就成了梦想岛公司大清之行的两位负责人。
一连串地道的法语和西班牙语,立刻让李鸿章释疑了泰半,而接下去出示的美国注册证和西班牙皇室的证明,更是让李鸿章大感恍然,很是庆幸没有擅作主张,恶了这家西班牙公主的游戏之作
原来,按照雷龙的指示,这两名负责人给李大人的解释是:dreais公司是西班牙皇室公主梅丽莎所开办,是皇室成员的商业历练之作,由于在美国梅丽莎公主受了一位旅美华裔的恩情,所以此次来到大清,一是为了寻找商机,二来也是为了多多招募有才识技能的华工,以报那位华裔恩人的恩德
李鸿章拍着胸脯保证,大清人才有的是,只要梦想岛公司开出的待遇都是真实,他这位中堂大人将会尽一切可尽之力,负责地为其宣传
雷龙道:“李鸿章的号召力还真不错,之前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花去了近千美元,招到的不过十余人,可在他拜访之后,后面三天,就又多出了几十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赶来报名”
龙灏笑道:“这么说,这位中堂大人还为我们做了一件好事”
周伯当趁机插嘴:“哎,别提了少爷,您是不知道这个李老头有多么老谋深算啊嗯,这个容老头,就是他招惹来的呢”
离李鸿章拜访归家号过了数日,李鸿章又遣人来会晤梦想岛的负责人,此行却是秘密、不为人晓,因为双方谈的乃是一件机密之事
李鸿章的人提出:刑部最近判处了一帮福州造船局贪墨的主事、工匠,本来是要判流放东南亚的,正巧此事经过李中堂之手,李鸿章愿意以一人三百两白银的价格,卖给梦想岛公司。
雷龙等人当时一听,福州造船局那不就是左宗棠于1866年督办的马尾造船厂又称马尾船政局呀,里面的主事、工匠,可是中国第一批研究现代军舰的国宝级人才啊三百两合200美元一个,可真是太便宜了
046清朝历险记下
于是,梦想岛想也没想,立马就答应下来了
但是没想到,李鸿章临到末尾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归家号返美时,能招收一些幼童,帮忙推荐到美国的名牌大学,比如耶鲁、it、普林斯顿等大学去就读当然了,假如那些幼童不争气、考不取,也不为难梦想岛。
雷龙等人没想那么多,顺路送呗,于是便答应下来了。
接下来,就以梦想岛公司的名义,发了一份招收留美幼童的广告:自费者,免船费公费者,若是大学毕业,必须为梦想岛公司工作四年当然了,是有偿劳动
人数限定在36人,雷龙觉得,人多了也没那必要反正就是尽人事、应付李鸿章便好真正值钱的是那些钦犯啊
以清朝的状况,能自费去美国读书的,家里都不差个船票钱,于是报名的幼童,多是冲着衣食住行全包的公费名额。
一时间,几乎全上海都知道了,有个傻到脱线的美国公司招收清朝幼童去美国读书,学费等一应费用还全免
这个时代,但凡能在上海开个洋行、公司的外国资本家,绝不缺少供人读书的钱,只是他们想不明白,缺少人才,干嘛不直接去世界知名大学门口堵、或者高薪到竞争对手里挖便是了,何必多此一举,替落后的清朝培养人才呢
雷龙万没料到,一个招收幼童留学的广告,接下来又引发了更大的风波,半个月内,上海周围的地区都知道了这条广告,很多自恃有才、家中清贫的小才子,都向上海赶来,觉得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李鸿章也露出了他的最终算计,把容闳这个烦人的包袱甩到归家号上来了。
容闳,自清政府撤消了留学计划之后,对清廷大失所望,便于1882年开始,侨居美国。
不过他胸腔内始终跳跃着一颗中国心,时不时还会来到大清,游说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等大牛,希望他们能从手里的经费中漏出一点点,资助那些有志有才的幼童前往自由民主的美国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多积累一分力量。
然而可惜,这些大牛玩的是政治、讲的是交换,李鸿章一心一意弄他的北洋,张之洞在两广搞重工、建陆军,而翁同龢在京师里揣摩上意,鼓动着光绪帝搞亲政,哪有空理会青口白牙的容闳
都筹措些借口,把这位教育家给打发了。
然而,容闳会轻易放弃就不是容大拿了这不,李鸿章刚到上海,容闳就递帖拜访,一天一小拜、三天一大拜,弄得李鸿章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很是头痛脑热,恨不得把容闳踢到黄浦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