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1(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493 字 2019-05-02

岑文本一欠身:“下臣知道,圣上也有关注。礼部已经在测算开工时ri,此时关乎大唐国运,任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李元兴又看了其他的辅助工具,特别是开山钻孔的机器。

还有运输用的轨道车。

“这个设计很有趣”运碎石的车子不是正方,或者是长方形,而是梯形。

对于这个一头长一头短的设计,马原的解释是:“殿下,空车很轻,让人推着就可以进入山洞里。然后在机器下料口那里可以转过来,然后再转到另一条轨道上,挂上拉索,就可以从山洞之中拉出来。

马原说着,又在车下打开了一个活扣:“殿下,这是翻斗。碎石出来的时候,直接就翻到坑中,然后再用其他的车子运走,进入碎石机,打成整齐的大小,铁路下的碎石路还是要用上的。”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我的意见是,一边推进,一边加固圆顶。这个意见,你们参详一下。如果需要加固的话,那么进入山洞的车子里,就要有混凝土,还有加固作的预制板,或者是石材。”

“殿下,原本的计划了,开完洞,再修洞。”

“万一,开洞的时候因为震动,塌方呢”李元兴反问了一句。

马原有些接不上话了。

他毕竟是机械学专家,这建筑学他不行。倒是岑文本接口:“殿下,此事可以叫工部负责建工的匠师议一议,如果需要一边前进一边加固,那么就要考虑这个机器是不是可以作一些调整。”

“殿下,机器好改,这原本机器后半段就是空的,增加一些架子,方便工匠们干活就好。唯一麻烦就是进料车是重车,怎么样送进去,这些小匠来考虑吧”

李元兴没有再多说。

看完盾构机之后,李元兴就急急的赶回长安了,却是把武曌与李岚姗留在了耀州。

深夜,李元兴回长安,长安城北门就没有关门,一直打开着,灯火通明。秦琼就坐在城门的门房处等着,见到李元兴回来,秦琼直接就上了李元兴的马车:“五郎,你的电报把我吓住了,这明天北方就有战事,可能这么突然吗”

“怕是高昌人与吐谷浑人感觉更突然”李元兴说罢,吩咐回府。

秦琼却说道:“圣上、三省、六部还有几位回长安的将军都在等五郎,西突厥这么突然的开战,让我们也有些措手不及。”

“去皇宫”李元兴吩咐了一句后,小声说道:“你我措手不及,不代表房公不知道。房公在北方,他打仗不行。玩起阴谋来比我们还狠,他不把消息传回来,就可能是怕有人走漏了他的消息,说不定,李孝恭也知道,他肯定在帮着房公呢。”

秦琼听完,当下就问:“莫不是,五郎你示先有准备”

“我没准备,我只是请房公去西北,帮我坑西突厥一次。原本想来,怎么也要新年了,这么快让我也有些意外。”

听完李元兴的解释,秦琼笑道:“那就不是意外了,这本就是订好的战略。”

“否则,我也不会厚着脸皮从皇兄那里把房公抢过来了,西突厥那边,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变化,不过,房公肯定了然于心。”

秦琼安心了。

进入皇宫李元兴这么一说,李二也安心了。

非但没有半点责怪反而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房公是大唐的栋梁,有五郎的计划,自然是在合适的时机去运用。早一天,晚一天,都不是大事。只是为兄不知道,西突厥可汗之死,是计划之内,还是计划之外”

“计划之外”李元兴也没有想到,西突厥大可汗会挂掉。

“这是个麻烦,大麻烦”王及善冷不丁来了一句。未完待续。

第755节恶趣味的大唐皇帝

王及善提到了麻烦。自然话题就转向了他的引导。

“统叶护此人,曾经自比秦王”王及善一开口,第一眼就看向了李元兴。

李元兴却摇了摇头:“他相比的不是我与皇兄,而是大秦帝国雄主。”

“这个怕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此人武功极盛,打下的地盘不比我大唐国土小,象这样武功极盛的人,在年龄大了之后都有些自负,这也是他自寻死路之外。三次向我大唐提出和亲,秦王殿下可知道真正的原因吗”。

王及善这个问题,也只能在西突厥可汗死掉之后才问。

李元兴笑了:“王公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问皇兄才是。这个问题,我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

“不,就要殿下作答”王及善不想就这个话题再绕一个圈子,有些话他说出来没有李元兴说出来更让人信服。

“好这家伙的后宫之中,有东罗马、波斯、阿利安、吐谷浑、甚至有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公主,所差的就是我大唐公主了。”李元兴不紧不慢的说着。

可听着的人,却不是这个心情。

老程当时就跳起了来:“混账老货,他胆子很肥呀”

“穷兵黩武是一罪,好色贪淫又是一罪,横征暴敛也是一罪,最大的一罪却是猜疑过重,对西突厥各贵族打压过重。所以,这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李元兴套用了一句现代网络用语。

却没有想到,这句话。大唐的人却是非常的理解。

王及善这时继续说道:“有两个问题,对于他的死,我们是要为西突厥讨一个公道。还是支持造反的那些家伙呢。作为上邦大国,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不说话。”

“我大唐,不干预别国内政。”李元兴冷笑着应了一句。

“不行,这个说法会被小邦人嘲笑的。”

“那就打压一个,扶一个。你们选人”李二很直接的就开口了。

在场的三省六部主官们开始拿着纸条写名字,有些不了解西突厥就选择放弃。

李元兴没有写,他只是安静的坐着。

很快,被选择的人就写出来:“莫贺咄他是杀西突厥统叶护的主谋。他想借这个机会上位。所以他是谋权者。这个人可以去死”

“泥孰,此人在西突厥民望很高,而且最重要是,他的部落是靠近我们大唐的。支持他两年。西突厥内部混战。必然国力大降。到时候就是兵部众位将军的用伍之地了。”杜如晦负责念票。

让李元兴意外的是,杜如晦竟然把对外战争说的这样轻描淡写。

红果果的,就要提出要入侵别国。

“这个。出兵之事,不可说的太过直白了”李元兴心说,儒家思想不是说维和嘛。

杜如晦是学儒家的,他的作法与后世大明朝的儒家相比,更象是兵家的人。杜如晦说道:“开疆扩土是万世基业,突厥人对我大唐窥视已久,只有让他们臣服,大唐百姓才可以过得更好”

“就依克明的意见”李二开口支持了。

末了,李二又来了一句:“近ri里,见到商业部、异邦商业司多次上表,说高昌使节已经数次提出,高昌愿降低关税,愿意与大唐有更进一步的盟约。朕的意思是,明晚杜公设宴,邀请一下高昌的使节。”

“皇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