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道:“知道了,一直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勘探的人员是发现了矿产,但贮藏量都不大,都不是大型矿产,现发现的有铁矿、铝矿等一些小型矿区,我让他们继续勘探,一定要找到大型铁矿区才行。”
却说朝庭接到丁原的上奏折子,状告吕宁军攻占晋阳、上党。
这一下可是通马蜂窝啦,这不是造反吗皇帝老儿召集朝中大臣,开会讨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以王允、朱儁、张温、黄琬为首的主张出兵,说大熊是造反,没有朝庭旨意随意出兵,还进攻我大汉的州郡。
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一派认为丁原认鞑子做义子,本身就有通敌行为,现全天下都在传说丁原二父子是大、贼,理应先治丁原的罪,至于大熊一事,那也是丁原单方面的陈述,还需要落实后才能定夺。
大将军何进因为收了吕宁的重礼,也不能做得太绝,就来合稀泥。
何进道:现在北方鲜卑族鞑子铁骑在集结,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那是因为大熊在年前狠狠的收拾了鲜卑族鞑子铁骑,并消灭鞑子近二十万人,那肯定是把鲜卑族鞑子给了。现在,鞑子要准备出动大批铁骑来进攻我边境。
如果现在把大熊给收拾了,那你们谁去带兵打鞑子铁骑啊你们有谁敢说是能打得过鞑子的十万铁骑
况且,现在还未收到大熊的上奏折,现也不能凭丁原一个人的陈述,就认定大熊造反吧。如果大熊造反的话,他有必要这么卖力的打鞑子铁骑吗现全天下都知道北方大草原上有只大熊,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大熊派来的信使我见过,也听他讲过大熊的事,说大熊是一心一意为大汉,要为大汉彻底消灭大草原上的鲜卑族、匈奴等鞑子这是他一生的愿望,他对大汉朝是忠心耿耿。
至于丁原被天下议论一事,这是谁都知道的,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还是要多掌握情况,多掌握证据才行,不能草莽行事。
张让道:“丁原的义子吕布是鞑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错吧这在并州一带是人人皆知,而且此人凶神恶煞,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下得了手杀害,那和牲畜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你们大儒们需要的人。”
正在此时,左丰报告说是大熊有奏折上报。
皇帝老儿一听,赶快送上来。
皇帝老儿看完吕宁的上奏折子后,心里可就爽多了,只要不是大熊造反,那再大的事都好处理。
皇帝老儿对朝中大臣说,还是让王允当堂念一下大熊的奏折吧。
王允接过开始念吕宁上奏有折子,边念王允头上边冒汗,等念完后,大家都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王允等人心里清楚这是大熊的鬼话,但这是合情合理啊,是由于丁原违抗圣旨在先,才引发大熊军士兵的哗变,士兵一生气就打下了晋阳、上党。
现人家大熊还让朝庭赶快派新刺史呢这明摆着就是丁原敢在到并州的话,那大熊可就不管啦,大熊也没有说是自己要当刺史;还有丁原派吕布出兵进攻雁门,还和鲜卑族鞑相互呼应,这可是通敌罪啊,他王允敢出头吗。
此时张让说话了,现在谁是谁非都清楚了,丁原通敌确切,违抗圣旨确切,才到至大熊士兵哗变。这全是丁原的问题,一定要追查丁原的罪,是谁先叫丁原是大,这个新词说得好。
第96章再起风波
朝中大臣争论不休,各说各有理,让皇帝老儿头痛死了。皇帝虽然昏庸,可他不傻,知道大熊在边境上抵抗鲜卑族、匈奴铁骑,这对于大汉朝来说是好事。可大熊胆子太大,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肯定会出大乱子,这让皇帝很难办
朱儁说,这也是大熊的单方陈述,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啊这怎么治丁原的罪啊。
张让说,大熊打鞑子铁骑是真实的吧,雁门是大熊从鲜卑族鞑子手中收复的吧。
那丁原为什么不收复呢为什么不打鞑子铁骑呢难道他丁原只会打抵抗鞑子铁骑的人,他不敢打鞑子,这明明是丁原和鞑子串通一气。
何进说,大熊在北方大草原上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我派人去调查过了,现在北方大草原上,鲜卑族鞑子,只要听到大熊之名,那肯是胆战心惊,大熊二字在鞑子的心中就是恶魔,小孩子晚上不睡觉,只要一提大熊来了,小孩子马上不哭,听说大熊在大草原上实行什么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王允一听到三光政策,马上说,那这大熊也是个凶残之人,三光政策有违我大汉民族的礼仪仁慈,我们可是礼仪之帮啊,怎能做如此凶残之事,还纵容手下士兵搞什么民族大融合,那更是伤天害理之事。
卢植说,话也不能这么讲,大熊并没有杀害过我大汉的子民,再说当年霍去病将军也是这样干的,难道也错啦。这下没有人再说大熊的三光政策了。
皇帝说,既然事情是这样,还是说一下并州的人选吧,要不公开出售。
张让说,并州四周均有鲜卑鞑子、匈奴鞑子,一般的人去管不了,就像丁原一样,还不是什么事都做不了,只会是丢失边境重镇,我认为不如就让大熊担任算了,让他好好的抵抗四周的鞑子入侵,保我大汉边境的安危。
何进也说,我也觉得就暂时让大熊代理,如果是大家认为大熊资历浅的话,也不用下任命书,只让他暂时管理也行。
皇帝一看二大牛人都同意大熊暂时管并州,虽然其他人有不同意见,最后皇帝老儿还是采拿了张让、何进的意见,让大熊暂时代管并州一切事务。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