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六月二日,李显神秘死于神龙殿,享年五十四岁,这个能力平平甚至低下的平庸皇帝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李显是怎么死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在前后细节上有所区别。
旧唐书: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
新唐书:六月,皇后及安乐公主、散骑常侍马秦客反。壬午,皇帝崩。
资治通鉴: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
无论哪一种说法,“李显不是善终”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哪种说法都提到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由此可见,李显应该死于恶妻恶女之手。
或许有人会说,没准,李显就是自己突然暴病身亡,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没有,我坚定地认为李显是死于恶妻恶女之手,这一点可以从改年号的细节中看出端倪。
在李显死后两天,他的年号被改了,由景龙改为唐隆。
改年号就意味着不正常吗
对,不正常,很不正常。
我们不妨看看李显之前的一些皇帝是如何对待先帝年号的:
隋炀帝杨广于隋文帝仁寿四年继位,次年改元大业;
唐太宗李世民于唐高祖武德九年继位,次年改元贞观;
唐高宗李治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继位,次年改元永徽;
李显于唐高宗弘道元年继位,次年改元嗣圣;
李显于武则天神龙元年继位,光复唐朝之后非但没有立即更改年号,而且还沿用了两年。
而在李显死后,他的年号被火速改为唐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在一些历史悬案里面,年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与这一次改年号相似的还有一起:
宋太祖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太祖赵匡胤去世,两天后赵光义继位,随即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而此时距离年末只有70天。
匆忙改元的背后,隐藏着一起千古迷案:烛影斧声。
那么李显之死是否也是疑案呢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一百零六章各怀鬼胎
日子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只要日子继续,问题就不断出现。
这时韦皇后也发现了日子里的问题,本来她以为解决了李显就解决了问题,现在她发现,解决了李显是解决了问题,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她如何控制住局势
李显在时,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李显就是为她挡风的墙,现在墙不在了,她就要独自在窗口受风。
想来想去,只有利用外戚这一条路可以走,幸好,她早有准备。
在这之前她已经把自己的哥哥、族弟、族侄安排进了朝廷,同时还把两个家族子弟发展为自己的女婿,现在到了启用他们的时候。
公元710年六月三日,韦皇后对外封锁李显的死讯,同时召集宰相到内宫开会,会议决定征召全国府兵五万人进入长安戒备,这五万人全部交给韦氏子弟掌管。
驸马都尉韦捷娶成安公主、韦灌娶定安公主、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錡、长安县尉韦播、郎将高嵩在这个时候走上前台,当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礼部尚书同时也是宰相之一的韦温,他是韦皇后的亲哥哥。
或许有人要问,里面怎么还有一个高嵩
高嵩也不是外人,他是韦温的外甥,也算韦皇后的自己人。
这样,五万府兵部队就牢牢掌控在了韦皇后的手里,这是她的底牌,有了这张底牌,稳定局势看起来并不难。
与此同时,李显的遗诏也在紧张的起草之中。
诏书的起草工作由上官婉儿承担,太平公主在一旁协助,经过两人的商议,诏书的草稿拟成,大体内容如下:“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皇后主持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这个权力布局比较对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胃口,她们都想把相王李旦拉进后李显时代的权力格局:太平公主是出于亲情和自己的利益考虑,而上官婉儿则是向李旦示好,为自己的将来留条后路。
然而两个人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成,诏书的草稿很快被宗楚客否决。
宗楚客看完诏书草稿,马上找到礼部尚书韦温,口气严重地跟他说:“相王辅政,于理不宜;且他跟皇后,是叔嫂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能说话,那么他们同时出现在朝堂之上,该怎么相处呢”
所谓的“叔嫂不能说话”只是宗楚客的说辞,他有自己的私心,把李旦排除出去,那他跟韦温就有了辅政的机会。
说到底,是为他们自己。
在宗楚客和韦温的游说下,韦皇后把相王李旦从辅政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改为闲职:太子太师,相当于顾问,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
事情到了这一步,韦皇后认为差不多了,该是向天下公布李显死讯的时候了。
六月四日,李显的灵柩从神龙殿迁往太极殿,韦皇后召集文武百官向天下公布了李显的死讯,然后登上金銮宝殿,临朝摄政,赦免天下,改年号为唐隆,在六月四日之前为景龙四年,在六月四日之后为唐隆元年。
历来改年号都是皇帝的事情,而临朝摄政的韦皇后却自作主张改了年号,这只能证明,这是一个浅薄至极愚蠢到家的女人。
她想用改年号的方式将李显这一页快速翻过去,却没有意识到,有些事情太过刻意了,便是欲盖弥彰。
改完年号后,韦皇后开始收买人心,她将相王李旦委任为太尉,这是位列三公的职位,不过也是虚职,形式大于内容。与相王李旦一起被任命的还有李守礼和李成器,李守礼是现存的武则天年龄最大的孙子,而李成器则是相王李旦的长子,两人都被封王,李守礼为邠王,李成器为宋王,他们跟相王李旦一起陪韦皇后读书。
在这三项任命之外,韦皇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命,即任命韦温为全国警备及武装部队总监,这才是所有任命中最关键的,有了这个任命,韦皇后就把全国的兵权抓在了手中。
抓紧了吗看上去抓紧了。
在韦皇后改元三天后,十五岁的太子李重茂登基称帝,尊韦皇后为皇太后,此时的他已经无年号可改,因为三天前韦皇后已经改过了。
别的皇帝都是先登基后改年号,唯独韦皇后导演下的皇帝先改年号后登基,因此怎么看这个皇帝都不是正版,而是山寨版。
而一般情况下,山寨版的寿命都不长。
现在韦皇后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她该满意了吧
不,她还不满意,她还想比肩武则天。
历史经验证明,君子在某些朝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