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2 / 2)

唐史并不如烟 曲昌春 6194 字 2019-05-02

李靖率领留守的士兵全线出击,冲向全部满负荷的南梁士兵。战场形势随即发生了大逆转,南梁士兵放弃军用物资溃散而去,而李靖顺势攻入了外城,顺便占领了城外的码头,在这个码头里,俘获了数千艘战船。

如何处理这些战船呢李靖和李孝恭组成了统一战线,他们做出了令众将瞠目结舌的决定:所得战船散于江中,随其漂流。

什么数千艘战船就这么不要了太败家了吧再说这样不是又送给敌人吗

看着疑惑的众将,李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不是这样的。萧铣这个反贼的领地南到岭外,东到洞庭湖。若是贸然进攻,城池还没攻克,他的援兵就到了。那时我军前后受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就算有战船,又有什么用呢现在逆贼没长沿的州镇,忽然看见残船随江而下,必定会认为萧铣战败,不敢进兵,等得知确切消息,至少十天半月,届时萧铣已经被我们拿下了,想救也晚了”

事实证明,李靖的策略是对的。当时萧铣的救兵已经到了巴陵湖南岳阳,看见空空的战船沿江而下,遮蔽江面,皆以为江陵城已破,狐疑不敢轻进。

三国时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敌,唐武德年间李靖以空船计退敌,可谓愚者各有各的愚蠢,而智者却是一脉相承。

正途歧途

大军围城,水泄不通,内无可守,外无可依。萧铣知道自己的复国梦该到了梦醒时分。征求一下中书侍郎岑文本的意见,岑文本给出了两个字,“投降”。

“投降”只有两个字,但却是萧铣一生中最难写的两个字。

然而难写也要写,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南梁百姓。痛下决心的萧铣掩饰着自己的伤感,对文武百官说道:“老天不保佑我大梁,几次都被灭国,这次要是死撑着只会害了城内百姓。怎么可以因为我一个人而让百姓们遭殃现在城池未被攻破,应该出去投降。希望可以避免唐军的洗掳。大家失去了我,还怕没有其他的君王吗”

说完这番话,满城哭声一片,在哭声中,萧铣却释然了。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如果所有的苦难可以由自己一个人承担,那又何必再把全城百姓当成自己的筹码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整个天地

“投降”两个字,自古以来写的都很辛苦,然而写下后,皇帝萧铣倒下了,而仁者萧铣却站了起来,在中国的大历史中,仁者萧铣要比皇帝萧铣光彩的多。

萧铣以太牢牛猪羊各一告于其庙,随后率文武百官身穿布衣头裹布巾缌缞布帻走到唐军大营门前,说:“应该死的人是我萧铣,老百姓们并没有什么过错。要杀就杀我,请别杀掠百姓。”仁者本色

数日后,江南救兵十余万全部赶到。然而一切都晚了,一看皇帝都投降了,十余万救兵随即向李孝恭投降,这些人大部分就是因为被李靖的空船忽悠才姗姗来迟。

现在江陵城已经落入唐军之手,等待江陵城的又是什么呢虽然萧铣以一己之力承担所有过失,然而战后劫掠已经成了潜规则,更何况武德年间国家经济不景气,领兵打仗其实没有多少油水,就指着战后劫掠贴补生活呢。

幸好,在江陵城中还有两个明白人,一个人叫岑文本,一个人叫李靖。

岑文本告诫李孝恭,江南百姓在乱世中存活到现在,无不翘首以盼圣君出现。萧铣匆匆投降也是为了放下自己的重担,如果此时纵兵劫掠,恐怕江南民心再也不可收服。

岑文本一席话打动了李孝恭,同时也为岑文本的未来铺好了一条路,可谓利国利民利己。

不纵兵劫掠到嘴的肥肉没有了。

不抢民也行,要不把南梁那些已经被杀将领的家产没收了吧那些人抗拒大军,死有余辜,没收家产就算追加惩罚了。

然而这个建议,又被另一个人否决了,这个人就是李靖。

李靖说:“王者之师,理应悼念死者并安抚死者的家属。我们要是与此背道,那并不是好事。”

在李靖的坚持下,没收家产的建议也被否决了。

此后数日,尽管将领们还愤愤不平,然而他们却看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江南各城,闻风而降。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

这个世界什么最贵人心。

萧铣投降后被押往长安,高祖李渊数其罪。

随后萧铣被斩于都市,年三十九岁,此时距离萧铣起事,仅仅五年。

其实在乱世中,每个人都在寻找出路,萧铣同样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然而他却走进了迷途。与萧铣同样有前朝皇族血统的其实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陈叔达,一个是萧瑀。陈叔达是南朝陈国的皇族后裔,萧瑀是南梁的皇族后裔萧皇后的弟弟。两个人都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职责,又在适当的时间里投降了李渊,同时也在唐朝政坛也谋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走出了与萧铣不同的人生轨迹。

书生握笔是正途,书生握刀便是歧途。

无论乱世还是治世,每个人都应该守住自己的道。

手足情深

说完书生意气的萧铣,再来说说杜伏威和辅公祏这对草莽英雄。

杜伏威和辅公祏是发小,都是齐州人,两个人从小就是刎颈之交。杜伏威自小放荡不羁,稍大也不治家业,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生活,杜伏威选择了一个职业:偷盗。

不过偷盗也没有改善杜伏威的生活,他还是非常贫困。这时老朋友辅公祏向他伸出了援手。不过说起来,辅公祏也是个穷人,他又能帮助杜伏威多少呢

事实上,辅公祏对杜伏威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每隔几天就送给杜伏威一只羊,有一只羊就够杜伏威过好一阵子。然而好景不长,辅公祏的“助人为乐”行为还是被人发现了,而且还报了官。

给人送羊还要报官这还有天理吗

天理还是有的,因为辅公祏送给杜伏威的羊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偷他姑妈家的,不报官才没天理呢

辅姑妈气愤之余报告了官府,杜伏威和辅公祏也因此成了官差追捕的嫌疑犯。两个人一着急,就离开了家乡,加入了群盗,从此走上了职业偷盗道路。这一年杜伏威十六岁,辅公祏略大一点,年龄不详。

加入群盗的杜伏威很快显示出超人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