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括必须想出更好的方法减少敌军远程弓弩对自己军队的伤害。
最后他在山谷中发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枯木。这种枯木硬度类似杉柏,胜在干硬,极适合作防御之用。李括当即下令全军收集枯木并用去了皮子的箭镞串联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一张张齐人高的盾墙。
“传我将令,第一折冲营全军冲击”
李括敛了敛神色,从刀鞘中拔出了那柄饮血无数的黑刀,奋力朝前挥去
这是一场惨烈的肉搏战
从李括率众冲入敌军第一道防线时便清楚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敌军虽然仅仅在这道防线布防了五百余人,却死死卡住了自己的去路。若不尽数将他们斩杀,自己绝不可能前进一步。
但要将他们全部杀死,又谈何容易
“噗噗”
“秫秫”
“噗”
如蝗的羽箭不停的射在巨盾上,发出阵阵瘆人的声响。虽然知道木盾足以挡住敌军的射击,但木盾后的第一折冲营的弟兄还是没来由的赶到一阵心悸。
如今对第一折冲营的士卒来说,每向前挪进一步都十分艰难,但他们却不能停下脚步,他们身后还有许多弟兄等着前进,若他们不能夺下这第一道防线,全军就不可能更进一步,驰援睢阳城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根本不可能实现
“进”李括咬了咬牙,下了死令。在这个当口自己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即便花费再大的代价,也要夺下这第一道防线。
“都督有令,进”王小春暴喝一声,举刀高呼道。
“一,二,进”
“一,二,进”
由于巨盾是临时赶制而成,做工极为粗糙,将士们每向前推进一步就会消耗许多的体力。但这巨盾却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叛军立于坡原之上,在这个角度若是仅靠那一张军中配发的木盾,早晚得被射成筛子。
“秫秫”
“噗噗”
羽箭仍不停的射到巨盾之上,将士们却不似方才那般慌乱。他们知道叛军的羽箭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那瘆人的怪响自己就全当没看到
一步、两步,第一折冲营的弟兄艰难的挪动着步子,向前移去。
“啊”“啊”
不知何时,第一折冲营中出现了伤亡,一些江淮军的将士捂住伤口痛苦的倒在了地上高声呻吟着。随着江淮军的不断推进,与坡地上叛军的角度越拉越大,叛军完全不用担心弓弩角度开的太大会造成羽箭绵软无力,纷纷身子后仰将羽箭射了出去。
越来越多的弟兄痛苦的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
叛军调整角度仰射,这才是第一折冲营中弟兄出现伤亡的原因
李括深吸了一口气命令道:“除却推移巨盾的弟兄,大家都抽出木盾护住身子要害”
此令一出,将士们纷纷抽出背后的木盾护住了脑袋、前胸。
此时,从坡地上仰射出的羽箭越来越多。这些羽箭轻松的越过了巨盾,从上空朝江淮军的将士们撒射了下来。
“砰砰”
“噗噗”
“砰砰”
多数的羽箭射到了大唐制式木盾上被卸下力道,纷纷向两侧滑去,丧失了应有的威胁。但仍有少数的羽箭从盾牌的缝隙中钻了进去,生生射出了江淮军将士的喉咙。
“呃,呃”一名江淮军的士卒死死扣住喉咙口的羽箭,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他除了发出几声嗡响根本不能让袍泽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一股殷红的血液从他的喉咙中涌了出来,他眼神一僵沉沉的仰倒了下去。
另一名士卒被飞跃而至的雕翎羽箭射穿了眼睛,痛苦的倒在了地上,被随后跟上的袍泽弟兄踏成了肉泥。
“加速,快加速,就剩几十步了,冲过去,弟兄们加把劲冲过去啊”李括抽出大黑刀,毅然下令道
s:希望七郎他们来的及去驰援啊。大唐加油七郎加油票票也要加油啊,请多鼓励鼓励我哈
第三十五章忘机二
一战倾人城,再战倾人国
这一战他们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唐,是为了属于每一名唐人的家园
在李括的号令下,第一折冲营的士卒迅速的冲上了坡原,向木栅栏奔去。只要越过了这道障碍,他们就可以牢牢的控制这道防线。
“冲过去,杀光他们,为了大唐”
前列的折冲营将士迅速灵敏的越过木栅栏,和叛军近身肉搏了起来。
“拦住他们,拦住他们戳死他们,上前把这伙儿唐寇全部戳死”
一名叛军将领见唐军竟然能攀登上坡原,惊讶之余不免大骇。
自己手中的人数本就少于唐人,现在又失去了地形的优势,若不能压住唐人扬起的气势后果不堪设想。
一队长矛手听了自家主将吩咐立时持械上前,一齐朝奔涌而来的唐兵刺去。
长矛的优势在于兵刃长度,往往能在敌人还没近身的时候将其击杀。但它的弱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不够灵活第一折冲营的将士都是江淮军中的精锐,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此刻他们见到敌军上前阻截没有丝毫的慌乱,相反他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