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孝哲只顾得保存自己本部的实力,却不晓得这么做对大燕国与大唐的争霸有百害而无一利。若是任由这支虎雏羽翼丰满,他带来的wēixié未必比如今风头正劲的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差
孙孝哲实在是太自私了
方解长叹了一口气,取出一叠湖州生宣开始研磨。有时人生就像一张白纸,你永远不知道其上会写有什么。这个世界本就不是非清即白的,若硬要分个明镜出来倒真显得有些矫情了。
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矫情了还不自知,那样的人迟早会成为死人。
方解是个矫情的人,但却贵在自知。
有自知之明的人便总能化险为夷,在乱世中活下去。
再好的生宣纸染了墨汁也有了瑕疵,无法再如当初那般蕴美。经过自己这么一番运作,李括必定无法再与唐帝共融,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此事之后,受损最多的还是孙孝哲啊。
自己不能再在他身边待下去了
经过一番思忖,方解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沉叹了声,轻捏起狼毫笔蘸了蘸墨汁,施施然挥毫,一时笔走龙蛇,川行华章,不多时的工夫便一挥而就。
方解仔细的审阅了一遍书稿,确认无误后微微点头将其折好收拢到一份信封中,烤了火漆封了口。
“山人方解敬上,但请武卫将军亲启”注1
提笔悬立,将将点上几个墨字,方解释然一笑
注1:武卫将军是安禄山起兵反唐后给麾下大将田承嗣的封号。
s:大家猜猜哪个告密诬陷的人是谁啊,我也好看看我写的如何,嘿嘿,下面绝对有料啊。
第二十一章卧冰三
自打回到唐州城后,李括便一直坐立不安。
叛军首领孙孝哲的将兵策略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先是退军十里,翌日再退十里,及至第三日,竟退到了唐州城三十里开外。
用兵讲究的是兵贵神速,即要以最迅疾的速度给予敌人打击,从而使得敌军将令不通。而孙孝哲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自己退避三舍,悬而不战。这样三日下来,自己已经将唐州城的防务整饬了一番,他孙孝哲还有什么机会攻城
就算他像自己预测的那般只为了将自己的这支军队牵制在唐州附近,与自己长期僵持,也应该在唐州城外五里处扎营,这样可以锁死唐州城与北原的联系,在麦收之时还可以将麦子抢收完毕,在侧面打压城中守军。
但若像孙孝哲这般退到了唐州城三十里开外的位置,可就是真的对一切无能为力了。
即便是如此,有这么一支三万余人的虎狼之师驻扎在自己家门口,还真是有些让人坐立不安
李括摇了摇头,将手中奏报放到案几上,用墨玉镇纸压住一方角,施施然起身背负着双手走到了窗棂边,向西侧望去。
如此大好的河山却要遭受异族铁蹄的践踏,实是他们这些大唐男儿的耻辱。
不知为何,李括有些想念好友张延基,与延基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时常会拌嘴,但却有滋有味。现在二人天各一方,倒是落了清静,却未免太过寂寞。
人生还真是一场不能兼得的棋局
“都督,都督,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窦青跌跌撞撞的冲入了李括的书房,急声喘道:“都督,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见一向沉稳的窦青也这般慌张,李括不由的蹙紧眉头,朝矮几旁点了点道:“窦大哥,你先别着急,坐下来喝口水慢慢说。”
窦青点了点头来到矮几旁坐了定,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仰脖灌了下去这才道:“如今灵武那边传出了邸报,将您列为了叛逆,并号召临近州郡的长官对您进行讨伐。”
李括苦笑一声:“若是如此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如今的陛下可不是个心胸宽广的,我拒绝领旨入朔方肯定得罪到了他。若是依着老礼法,我倒也算的个叛逆。”
窦青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没什么,毕竟如今除了剑南道和江淮道,大唐各地的州郡尤其是河南道附近都是自身难保,哪还有什么闲工夫来讨伐您”
稍顿了顿,窦青接道:“只是这邸报一旦传达至各地州府,您可就成了在朝廷挂名的叛贼,您的家眷那边”
李括闻言大惊。
他怎么没有想到此点
当初他领命入关中勤王只想着叛贼势大,不宜拖家带口沿途奔波。不料半途蜀中突变,皇位易主,太子李亨顺利即位。自己本就和他关系不睦,之后又拒绝了他的诏令,难免和他结下了梁子,若是李亨秋后算账拿自己的家人做要挟,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江淮之地如今不是在永王的手中吗他的态度必定与朝廷相左”李括的心中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永王可以不从新皇的诏令。
“都督,难道您没看朝廷最新的邸报永王奉领了太上皇之命东巡,却在途中与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产生了矛盾。李希言上奏了当今陛下,陛下命永王速回江陵城,可永王却拒绝领旨。陛下遂命裴茂等人率军阻截,大庾岭一战,永王身中流矢被江西采访使皇甫铣捉拿,于二月二十日被处决”
窦青不疾不徐的将朝廷邸报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临了不忘了加上一句:“如今永王的妻儿皆被送忘了蜀中,而且,而且永王的私聘幕僚李白先生也被流放夜郎了啊况且即便永王起事成功,他也不会放过您的亲眷啊。毕竟,毕竟您在江淮盐运的案子上跟他结下了梁子”
轰
李括脑子嗡的一炸,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自己的妻儿如今都在扬州城中,值此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