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5(2 / 2)

赤唐 九州流云 7665 字 2019-05-02

李括抓起一把浮雪朝火堆撒了下去,火焰受击瞬时蹿的丈高,发出声声诡异的怪叫。

他迫不得已下令全军就地扎营,以考虑下一步的打算。只是他在这里想了一夜,却什么也没有想到

真是该死,真是该死

“都督,都督”窦青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李括的身后。他见李括如此失态,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哦,是窦大哥啊。”李括稍稍调整了番情绪,冲窦青微微一笑。

“都督,你方才”窦青尴尬的笑了笑,耸了耸肩。

“没什么,你说吧。”李括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碍事。

窦青心中虽然有如刀搅,却不得不奏报道:“都督,有一名叫郑钧老兵非要吵着见您,我说将不过,您看”

李括略想了想叹了声道:“你唤他进来吧。”

“哎,我这便去。”窦青轻应了声,躬身退下了。

一阵寒风吹过,激的李括打了个寒战,下意识的抱作一团。

“末将参加都督”

一个有些陌生的声音在李括身后响起。

“你叫郑钧”李括坐直了身,沉声问道。

“是。”

“听说你要找我”

“是。”

“所为何事”

“关于行军之时,末将有些建议。”郑钧稍顿了顿,仍是昂起了头道:“听闻都督打算从唐州城取道”

李括对行军路线向来不对下属保密,故而此时郑钧说出了大军的行进路线李括倒也不算惊讶。

“不错,我本打算绕过许州城,从唐州城绕行,只是此时看来已是不可能了。”李括缓缓而诉道:“斥候在城外发现了大股叛军,如今本将有皇命在身”

“将军恕末将直言,如今我唐军熬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不能再退了啊”郑钧竟是跪倒在地,连连冲李括叩首:“安贼起兵造反,河北道各州县尽数投敌,河南道的许多州县也望风而逃。眼下因为杨国忠那厮在背后作乱,使得东都也已经沦陷。东京留守李橙和御史中丞卢奕大人拒不投降,率领汉家儿郎舍生取义,为了保存我大唐帝国颜面流干了最后一滴血”郑钧隐隐啜泣了许久,才算平复了心情:“他们这么做不就是为了让安贼知道,我大唐的军人不都是孬种软蛋吗如今东都已经沦陷,我们若再不打一场硬仗,叛军的嚣张气焰还不知会长到何处去。眼下我们已经不能再退了啊”

他这番话说的声泪俱下,连带着李括都被感动。

“你先起来说话,这样子算什么。”李括虚扶起郑钧道:“那你觉得,本将该如何打一场硬仗”

郑钧见李括竟有意听他之谏大为感动,连忙道:“将军,末将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之人,在江淮府军这些年也算见识了中原府军的实力。别人不清晓,我还不清晓自己这些袍泽弟兄的战力吗别说指望着他们跟安禄山麾下的八千曳落河拼杀,就是跟安禄山的嫡系骑兵来上几个回合,没准就会被冲的七零八落”

稍顿了顿,他接道:“不过安贼虽号称拥兵二十万,却不可能皆是精锐。除却八千曳落河和三万亲军外,安禄山所倚仗的便是那八万骁骑。而如今这八万骑兵中有半数掌握在副将史思明手中,由其镇守河北老巢。所以安贼手中现在有的精锐不会超过七万。河南道如此之大,他怎么可能向每个城池派出精锐也就是说,像唐州这样的下州,即便被叛军攻克,安贼派往驻扎的也应该是些二线军队。这些人多是些雇佣军,战力和斗志相较八万骁骑都甚远。”

李括细细听他说完,半是相信半是不信。信得部分是安禄山兵卒分为几等,各等实力不一。不信的是,郑钧所说的各军具体人数。

也不怪李括生疑,毕竟这等事情皆是军中隐秘,郑钧怎会得知

s:大家猜猜李括会如何行军哈。

♂♂

第十一章执守一

第十二章执守二

似乎看出了李括的疑虑,郑钧扬了扬头道:“将军,末将虽然不才,但入府军之前,曾在朔方军中任职。而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与安禄山可是族兄。”

李括点了点头,示意郑钧继续说。

“安思顺跟安禄山关系甚好,末将又侥幸救过安思顺的命,这安思顺心中感念,曾将我引荐给安禄山,希望我能在范阳军中谋得一差事。”

郑钧顿了顿接道:“只是末将是个实心眼的人,见到那安禄山后只觉他是个油头滑面之辈,不宜相处,遂宛然拒绝了安思顺的好意。之后我便去了扬州府军养老,却没想到遇到了将军,得以在有生之年再次上阵杀敌”

郑钧攥紧了拳头,一字一顿道:“也许是命中注定,我得以窥到了安禄山军中的隐秘,又冥冥之中遇到了将军你。以我对安禄山军制的了解,他们的这部分雇佣军战力也不会比咱们这些袍泽弟兄强多少”

他这话说的难免有为唐军粉饰贴金的嫌疑,不过李括却不想说破。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便是一口气,这口气若这,什么样的硬仗都能打得。相反若是这口气被敌军打压下了,怕是敌军一番冲阵就能将己军击溃。

“你继续说。”李括微微颌首,嘴角已经有了些许的笑意。

“末将觉得,李将军可以继续按照原定路线行之,若是遇到了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