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何者谓善,何者谓恶
一场屠戮过后,林中依是花红草翠,树木阴翳。
只是那灌木林间的泥土经了血染尸填更显肥沃,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之气则是不停的刺激众人的口鼻,仿佛只需片刻这杀戮的便能堕化众生。
望着眼前的断肢残壁,濮大锤啐出一口浓痰:“我呸就凭你们也想觅取功名”
“大锤”李括在铜武诸军将的簇拥下阔步而来,见到眼前的景象不免蹙了蹙眉。
“嗯,把他们的甲衣带上一份,回到疏勒我也好叫军匠们研究研究。”大食人的甲胄明显不同于中原的制式衣甲,自己有必要命人稍加研习,即便不能制造出更适合穿透其甲胄的破甲箭,也可以在现有箭头的基础上作一些必要的改进。
李括不愿在这儿做过多停留,只低声吩咐了几句便背身朝清风走去。
“李将军,段某在这里替诸位弟兄谢过你了”段秀实追步上前,冲李括躬身行了一礼。
“段将军快快请起,李某怎么敢当”
李括连忙转身虚扶起段秀实道:“段将军随高帅南征北战近十载,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一个小字辈的边将怎么敢受段将军如此大礼。”
段秀实早已羞得满面通红,摆了摆手叹道:“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啊想我段秀实随高帅历经大小战事,斩杀敌酋如探囊取物。可谁知,谁知这怛罗斯一战竟然成了绝唱”
“段将军何出此言呢”李括心中不忍,和声道:“大食兵力数倍于我军,段将军能以一万骑兵力克大食左翼已是难能可贵。至于最后溃败那也是因为葛逻禄人临战叛敌,乱了我大唐军心。只要我们收拢溃兵,回到安西休养生息以图再战,未必不能再与大食人一决高下。”
方才他已经从段秀实口中了解到怛罗斯会战的具体过程,虽是心中慨叹悲愤不已,但现在木已成舟,除了抬头向前看再说什么都是无益的。
“我有负高帅之托啊。一万名弟兄被我带了出去,到了,到了我就带回了三百余骑”段秀实说到此处竟是有些哽咽,到了嗓子眼的话被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段将军死者已矣,你这样子不是叫弟兄们走的闹心吗”李晟有些看不过眼,迈步上前道:“如今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收整溃兵,带回更多的弟兄而不是在这里感慨万千”
“是啊,一个大老爷们哭哭啼啼的比娘们还磨叽,俺老濮真看不起你”濮大锤搓了搓手,不屑的瞥了一眼段秀实。
“大锤”李括狠狠夹了濮大锤一眼,制止了没心没肺的抱怨。“段将军,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方才你谈到高帅,可知现在高帅正在何处”
段秀实摇了摇头道:“自从那夜率军出战后我便再没见过高帅。我一直忙于在敌军之中冲杀如何顾得了这许多不过高帅应该是和嗣业在一起,有他拱卫,高帅应该不会遇险。”稍顿了顿,段秀实道:“不过到后半夜时,我安西军中军处不知为何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直冲苍穹。那时我推进已到了关键时刻,也没有精力去分神。不过,我猜高帅他们应该是趁夜渡河而去了。”
“趁夜渡河”李括微微惊讶,疑声道。
“是啊,我们为了激发将士们的斗志,扎营时选择背靠怛罗斯河。那河水倒也不是很深,有一处浅湾河水将将没到胸脯。”段秀实略略沉思后道:“若是高帅他们趁势渡河,现在怕已经脱离了险境。”
“噢”李括从亲兵手中接过一张挂图缓缓展开:“段将军你看,你说的渡口可是这里”李括将手指移到距离怛罗斯城东北侧百里的一处浅滩,用炭笔勾出一个圈。
段秀实望着那舆图仔细比对,良久道:“不错,就是这里。”
“那便对了”李括点了点头道:“我们来时是沿着珍珠河古河道一路驰行的,过了桑佳尔山口才转到了怛罗斯河的下游。所以才在这里碰到了段将军”
段秀实点了点头道:“不错,大军本身驻扎在怛罗斯河的上游。不才溃败之后才领着弟兄们沿着河谷疾驰,来到了这里。”不久,段秀实似乎想到了什么,惊呼道:“李将军是想沿着河道一路北上”
“不错,高帅若是撤军该是从怛罗斯城东北境的河滩泅渡,我们沿着河谷而行,再折而向西便可将沿途的一切地点排查。”
李括深吸了一口气,用炭笔在舆图上大致划出了一条路线。
“不可,万万不可啊李将军,不才刚刚率军从上游而来,河谷两岸可都是搜查的大食骑兵啊”段秀实说到这猛然拍了拍脑袋:“我怎么这么蠢,我怎么会这么蠢大食人不惜人力去对岸搜查,肯定是高帅已经逃脱了啊”
说到这,段秀实苍白的面色终于透出一抹红润。
李括一时陷入了沉默,段秀实说的也有些道理。若是一般的将领渡河逃亡,大食人未必会放在心上。能够让心高气傲的阿布穆斯林不惜出动数万骑兵两岸搜查,这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可是,我受高帅之托,若是”
“唉李将军,若是高帅已经渡河,我们再这么北上便是兜了一个圈子。若是高帅不幸已经罹难火海,我们也是去扑一场空啊”
段秀实见李括竟然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忙在一旁提点道:“看大食人急迫的样子,高帅必是已经渡河西返了。我们现在应该从桑佳尔山口直接北上,在俱兰城跟他们汇合”
段秀实在舆图上描出一个钩形线路,诚声劝道
s:翻看地图集好半天才找出一个适合高大都护全身而退的位置,不过这样确实也是省去小七不少麻烦。哈哈,私心是不是重了点
第七十四章万里二
段秀实的一番分析是出于安西军整体利益考虑的,合乎情合乎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这番分析很有道理,高帅也极有可能已经率溃军踏上了东反龟兹的道路。
但凡事不都有个万一吗
若是高帅现在还没有渡过怛罗斯河,若是安西大都护现在还陷于大食人的包围之中,大伙儿这一走不就把他老人家的生路给断了吗
虽然李括本人与高仙芝没有什么深厚的交谊,但若高仙芝真因为自己的这一个决定而丧命,且不论朝廷那头追究与否,少年都会心中有愧。
最后不仅是段秀实,便是李晟、张延基都奉劝李括能够顾全大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倶兰城、阿史不来城沿线线路、军道的控制上。毕竟,即便高帅他老人家真的被拦在了怛罗斯西岸,大多数生还的弟兄们还是会选择经由这条线路返回安西四镇。大唐这一败,这些墙头草势必会落井下石,若安西军不能由一人出面表现出强有力的姿态,那这些弟兄的安全自然不会受到保证。
换言之,李括现在需要作的是高帅一人之安危与安西整体局势之间的权衡。是把五千弟兄的性命都压在高帅身上,还是从理性出发,作出一个最适合当前情况的判断,这一切都取决于李括的意志。
经过一番权衡,李括最终选择听从众将的建议,前往俱兰城一线,接应安西溃兵。毕竟,按照段秀实透漏的唐军营阵位置,若是唐兵东渡,则必定会前往此地。大伙儿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弃数千上万将士的性命于不顾。
任何身份尊贵的人都不能促使李括作出这样的决定,即便他是安西大都护,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事实上,天威军此时选择东去俱兰城是最佳的选择。
如同高秀实所说,大食人的注